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十八章站桩
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十八章站桩 (第1/2页)常言道,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何况林峰开出的是一月三两现银的工食钱,岂有招不到人的道理?
不过三五日工夫,四十五个民壮员额便已招满,且皆是身家清白、体格健壮的良家子。
西城门外不远,有一处略显破败却宽敞的宅院,如今零散分布着这几十号新募的壮班衙役。
壮班驻扎在此,也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往日壮班虽有名册,实则常来的不过三十来人,也从无操练之说,皆是散养于市井之间,县衙之内自然并无其专属的驻地。
而眼前这处院子,乃是一个姓田的员外的产业,还是林峰自掏腰包租赁下来的。
至于为何选在城外而非城内?
无它,租金便宜尔。
今日是壮班首次集结。院子里临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木台,林峰正站在台上,手中拿着一卷新录的壮班名册,目光沉静地扫视着下方。
台下站着的,多是刚从田间地头或是市井脚店应募而来的汉子。
其中大多是以力气谋生的农民,其间夹杂着几个挑夫、马夫,甚至还有一名手艺尚可的木匠和一名膀大腰圆的杀猪匠。
众人初次聚在一处,难免嘈杂,院子里充斥着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忽然,一阵格外响亮的喧哗从角落传来。
林峰抬头望去,只见庄勇正和几个相识的农夫嬉笑推搡,打闹作一团,显然是旧识。
另一边,邓权与牛天则正按吩咐,提着石灰筐,在院中地上仔细画出用以整队的白线。
一旁的李胜见状,忍不住凑近低声道:“都头,台下太过散漫,可要属下先去申饬一番,立个规矩?”
林峰却摇了摇头,只是又将手中的名册细细看了一遍。
过了片刻,邓权几人上得台来,他才对身侧的众人吩咐道:“从现在起我点你们五个为队正,你们去整整队伍。”
赵小乙一愣,挠头问道:“呃……峰哥,这队咋整?”
“按地上白线,整成五列横队。”林峰放下名册,指着那些石灰线。
赵小乙点头领命,转身深吸一口气,提着腰刀对台下吼道:“所有人!听见没有!都过来!照着地上的白线,站好!”
一些机灵或胆小的闻声,赶忙小跑着凑过来,试探着找位置。
但更多的人依旧茫然四顾,或继续与相熟之人闲聊说笑,甚至还有几人仍在旁若无人地推搡打闹。
赵小乙见状,心头火起。他猛地冲下木台,抡起腰刀,连鞘带皮朝着那几个最闹腾的家伙劈头盖脸地抽去,口中还厉声喝骂:“耳朵聋了?!叫你们站队!滚过去!”
一阵吃痛的惊呼和混乱的躲闪后,人群总算被驱赶着,拖拖拉拉、推推搡搡地朝台前聚拢过来。
木台前的地面上,用石灰清晰地划出了十道白线。然而台下这群新募的民壮大多茫然无措,根本不知该如何依线站列,更谈不上整齐。
牛天和邓权二人只得跑前跑后,耐着性子,一个个拉着人的胳膊,将他们拖到对应的白线后,反复比划着位置。
脾气火爆的赵小乙却没那个耐心,他提着刀鞘,但凡有动作迟缓或站错位置的,他便骂骂咧咧地上去连抽带打,强行将其驱赶到正确的位置上。
一片混乱中,倒是庄勇负责的那一列最先整饬完毕。想必是因那列中有不少是他的旧识或同乡,彼此熟悉,听他呼喝安排倒也顺从。
而令林峰略感惊讶的是,紧随其后整好队伍的,竟是平素不显山不露水的李胜。
只见李胜既未像牛天、邓权那般费力拉扯,也未如赵小乙般动粗喝骂。
他先是沉默地扫视着自己那列散乱的人群,随即大步走到队列最前方,背对木台,面向众人,沉声吐出一个字:
“看。”
他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压过了嘈杂。待几个离得近的人下意识望过来时,他伸出双手,以极其清晰缓慢的动作,双臂平举,与肩同宽,随后脚跟并拢,身体绷直,做了一个堪称标准的“立正”示范姿势。
做完,他放下手,目光扫过面前几个似乎看懂了的人,朝白线最前端的位置微一颔首。
那几人愣了愣,竟下意识地模仿着他刚才的动作,略显笨拙却也像模像样地站到了线后。
李胜不再多言,只是走到下一个位置,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动作和那个“看”字。
不过片刻功夫,他负责的那一列竟已成型,虽仍略显生涩,却已是全场最齐的一列。
林峰自始至终一直站在木台上,注视着台下,待到队伍勉强成形,他才开口道:“今日,是我与诸位初次相见。我先自报家门——我名林峰,现任本县县衙都头,执掌壮、快二班一切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