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终结
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终结 (第2/2页)几番夹筷,盘子里本就不多的肉,只剩下唯一一块了。
另一侧,楚峰一家却默不作声。他和父母只是低着头,筷子规规矩矩地只往那碟黑乎乎的咸菜里去。
楚仲贵瞥见楚峰盯着肉的眼神,开口道:“峰儿也夹块肉吃。”
楚峰下意识舔了舔嘴唇。虽说内里是个二十多岁的灵魂,可这具身体终究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对油滋滋的肉香几乎毫无抵抗力。
他刚拿起筷子伸向盘中,一旁的吴氏却一把将盘中的肉夹起,径直塞进楚阳碗里,嘴上念叨着:“阳儿读书费脑子,正该多吃点补补!”
楚仲贵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默然低下头,什么也没说出口。
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楚阳,柔声问道:“阳儿,今儿在学堂里都学了些什么呀?”
楚阳嘴里塞满了饭,含糊地应道:“唔……夫子教了我们念诗。”
“哟,还念诗了?念的是什么诗呀?给奶奶听听。”老太太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楚阳扒拉了两口饭,支吾了半天:“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生什么离?哎,忘了!”
楚仲贵一听,忍不住皱眉:“早上才学的,怎么转眼就忘了?”
吴氏立刻尖声道:“凶什么凶!还不是被你一吓给吓忘了!”
“我这……”
老太太忙打圆场:“行了行了,阳儿读书也不容易,慢慢想。”
楚仲贵嘀咕道:“他不容易啥,又不用下力气干活。”
吴氏不乐意了,声音扬高了几分:“读书是脑力活,比干活还费神呢!你又不识字,哪懂阳儿每日多辛苦?”
楚仲贵被噎得没话说,只能闷声:“嘿!”
楚峰忽然放下碗,低声道:“爹,我也想读书。”
这话一出,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楚叔兴眉头一拧,斥道:“你这小子,发什么癔症?”
“没有,我是真的想读书。”楚峰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执拗。
自打觉醒了前世记忆,楚峰就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个陌生的“大楚朝”,读书,依然是他这样的农家子弟最好的出路。
虽说此大楚非彼大楚,历史走向也与他所知截然不同,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却是放之古今皆准。而且以他如今的知识储备,哪怕考不上进士,但努力一下,搏个秀才、中个举人,还是很有希望的。
吴氏在一旁嗤笑一声:“读书?束脩你交得起吗?再说了,夫子收学生可是要考校天分的,又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学堂。”
楚叔兴脸色不太好看,闷声道:“行了,别说了,赶紧吃饭。”
吃完了饭,老太太径自回了屋,收拾碗筷的活儿自然落在了陈氏身上。便宜老爹拎起斧头去院里劈柴,楚峰却留在厨房没走。
“去玩吧,娘来收拾就行。”陈氏柔声道。
“没事娘,我帮你一起。”
陈氏望了儿子一眼,手上动作慢了下来,声音也低了些:“娃啊,不是爹娘狠心不让你读书……实在是,家里凑不出那份束脩。”她顿了顿,像是安慰自己又像是安慰他,“等下次你舅舅来,娘一定舍下脸去求求他……要是还不行,咱就安心种地,日子也一样能过。”
楚峰看见母亲眼里藏不住的自责,连忙挤出个轻松的笑:“娘,真没事。就算儿子以后没什么大出息,也一定好好孝顺您和爹。”
陈氏望着他懂事的样子,眼眶微热,笑了笑轻推他一把:“去吧,累一天了,出去玩会儿,这儿有娘呢。”
......
楚家虽未正式分家,却早已各过各的日子,只是还在一起开伙。楚峰一家三口,就挤在院子西边那一间矮屋里。
屋内除了一张旧木桌、几条歪斜的板凳,几乎再无他物,显得格外空荡。楚峰自己睡在窄巴巴的耳房,爹娘则歇在稍大些的正屋。
一进屋,楚叔兴便倒头躺下了。
陈氏却坐在床边,语气里带着不甘:“凭什么他家阳儿能读,我家峰儿就连想都不能想?”
楚叔兴翻了个身,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陈氏越说越激动,“厨房是老二媳妇管着,他们三天两头开小灶我也忍了。老大家那块田,也是咱们帮着种、帮着收。如今倒好,老二家的能读书,我们家的连想一想,都成了罪过了?”
“你……唉,我懒得跟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