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皇帝的“磨刀石”
第38章 皇帝的“磨刀石” (第1/2页)南京,皇城。
乾清宫内,空气沉闷得像凝固的铅块。
两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一封来自魏国公徐达,一封来自永昌侯蓝玉,并排摆在朱元璋的御案上。
朱元璋穿着一身寻常的棉布麻衣,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半点情绪。他那双看过太多生死的眼睛,在两份战报上缓缓移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朱砂御笔的笔杆。
战报上的字,一笔一划都透着沙场宿将的凝重。
徐达的奏报言简意赅,先是请罪,言明范统部出兵,损失惨重。而后笔锋一转,详述了前锋营以不足六百残兵,正面冲垮元军大营,阵斩敌将的骇人战绩。字里行间维护之意。
而蓝玉的奏报,则要张扬得多。他用浓墨重彩描绘了那场单方面的屠杀,那支明军残兵是如何像一群饿疯了的野兽,悍不畏死,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将数倍于己的敌人撕成碎片。
奏报的最后,蓝玉用了一句总结:“此部之兵,非人也,乃一群披着人皮的饿狼战斗意志强悍。”
许久,朱元璋放下奏报,拿起另一份前锋营的伤亡与功过簿,目光落在一个名字上。
“范统……”
他低声念着,嘴角忽然咧开,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
“咱还记得,他那个爹,是范建,没想到那个老实憨货,竟生出这么个混不吝的儿子。有意思,真有意思。”
站在一旁的马皇后,端着一碗刚炖好的燕窝,听着这话,眉头却蹙了起来。她将燕窝轻轻放在御案上,声音里带着挥之不去的担忧。
“重八,我听说,棣儿就在这支前锋营里?”
朱元璋端起燕窝,喝了一口,随口应道:“嗯,在里面当火头军,取了个名叫朱虎。”
马皇后的心猛地一揪,声音都高了几分:“火头军?那奏报上写的,前锋营折损了四百多人!那可是四百多条人命啊!你……你就这么让他待在那种地方?”
一旁侍立的太子朱标,也忍不住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四弟毕竟是亲王之尊,那前锋营的战法,听蓝玉将军所言,太过暴戾血腥,有伤天和。儿臣担心,长此以往,会损了四弟的心性。是否……该将他调回?”
朱元璋“砰”地一声放下汤碗,碗里的燕窝溅出几滴。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自己最心爱的妻子和最器重的儿子,声音里没有怒火,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
“妇人之仁!”
“你们只看到了他危险,只看到了什么狗屁心性!咱问你们,大明的北疆,危险不危险?那些鞑子的弯刀,锋利不锋利?”
“咱封他做燕王,是让他去北平享福的吗?是让他坐在王府里,对着舆图指点江山,做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朱元璋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人的心口上。
“咱要的,是一把能镇住整个草原的刀!是一头能让所有豺狼都闻风丧胆的虎!”
“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可那有什么用?那股子文绉绉的酸气,能挡住鞑子的铁蹄吗?能让那些桀骜不驯的部落俯首称臣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