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女诸生的洞悉能力
第68章:女诸生的洞悉能力 (第2/2页)演武场上,空空荡荡,只有风,和被他砸烂的木桩,不由得挠挠头,不明所以。
魏国公府,书房。
徐妙云听完了父亲的讲述,再次陷入了沉默。
她的手指,在桌上那副北方堪舆图上轻轻划过,从北平,到大宁,再到遥远的捕鱼儿海。
那纤细的手指,仿佛在推演着一场无形的战争。
“父亲。”她终于开口,声音清冷而坚定,“皇上有意将皇子们分封四方,拱卫京师。太子仁厚,善治国,却不善掌兵。未来的大明,必然是‘内圣外王’之局。北方边防,关乎国本,是重中之重。”
“燕王朱棣,既有皇子之尊,又在军中历练出了赫赫战功,未来这北平之主,大明北疆的兵权,非他莫属。”
她抬起眼,看向自己的父亲,那双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
“今日这桩婚事,表面上是皇后娘娘心疼儿子,想为他寻一门贤内助,压一压他身上的煞气。”
“实际上,更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是在为以后,北平兵权的和平交接,铺路。”
徐达的心,再次被狠狠震动。
这些深藏在君心之下的谋划,他不是看不透,但绝不像女儿这般,看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清晰。
徐妙云继续道:“我徐家,执掌大明兵权太久了。功高,必然震主。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父亲您忠心耿耿,可皇上,终究是皇上。这桩婚事,便是皇上给出的一条路。将我徐家,与他朱家,与未来的北疆,彻底捆绑在一起。”
“燕王殿下既非无能之辈,此番婚事,于国,于家,于我,都是最好的选择。”
“女儿,同意这门亲事。”
她的话,掷地有声,没有半分女儿家的忸怩,只有权衡利弊后的决断。
徐达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有为女儿这份才智感到的骄傲,更有为她这份清醒感到的心疼。
“女儿,你不必要为家族,做出这等牺牲。”他声音干涩,“只要你过得开心,天大的事,爹都能给你顶住。”
徐妙云闻言,那张始终平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浅浅的,发自内心的笑意。那笑容,如冰雪初融,让整个书房都仿佛明亮了几分。
“父亲,女儿早晚都要嫁人。听您所言,这位四皇子,杀伐果决,有情有义,也算是人中龙凤了。”
她俏皮地眨了眨眼。
“总好过嫁给这应天府里,那些只知饮酒作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酒囊饭袋吧?”
“父亲,您就替我,去回了皇上吧。”
徐达看着女儿眼中的那抹释然,知道她是真的想通了,而不是在委屈自己。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这头倔驴,终究还是自己做了主。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这算是嫁女儿呢,还是给燕王殿下,找了个能时时刻刻盯着他,管着他的“监军”?
而此刻的演武场上,朱棣刚刚平复下心神,那股让他头皮发麻的寒意,竟又一次袭来。
这一次,更加清晰,更加冰冷。
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而他,就是网中的猎物。
朱棣皱起了眉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这是犯啥说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