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圣心难测,朱元璋的平衡术
第84章:圣心难测,朱元璋的平衡术 (第1/2页)朱元璋捏着那封薄薄的密报,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纸张下,那股透过字迹扑面而来的杀伐之气。
是棣儿的笔迹,一笔一划,如同刀劈斧凿,锋芒毕露。
信里没有半句废话,开篇就以“千户朱虎”的身份,将范统修筑的防御工事描绘得淋漓尽致。壕沟有多深,陷马坑如何布置,淬了毒的铁刺以何种角度倒插,烽燧之间如何形成毫无死角的火力网……桩桩件件,细节之详尽,仿佛一份工部呈上的图纸。
字里行间,是一个纯粹的武人,对这种阴损却高效的战术发自内心的惊叹。
接着,话锋一转,谈及那座京观。
棣儿用词大胆,直言此举“不仁”,却也直言此举“有效”。他没替范统辩解,只是冷静地陈述事实:京观筑起之后,辽东胡人部落闻风丧胆,边境之上,再无宵小敢越雷池一步。
信的结尾,那句话让朱元璋的指节轻轻敲了敲龙椅扶手。
“一朝之不仁,或可换边境十年之安宁。以杀止杀,非圣人之道,然于边疆之地,或为唯一之道。”
好!
好个棣儿!
懂得透过表象看内里,懂得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仁义道德,去算军国大账!这才是咱老朱家的种!
至于那个范统……
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这个胖子,有意思。不仅敢打敢杀,还懂得用最野蛮的手段,达到最精明的目的。
是个人才。
殿下,争吵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陛下!范统不除,国法何在!天理何在!”
“严惩!必须严惩!”
御史大夫声泪俱下,捶胸顿足,仿佛大明的国威,全系于斩杀范统一人之上。
丞相胡惟庸站在文官之首,看似愁眉不展,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拱上一句火:“诸位同僚稍安勿躁,陛下圣明,自有决断。然,此事关乎我大明国体,确不可不慎重。”
他每一句话,都像一瓢油,精准地浇在文官那本就熊熊燃烧的怒火上。
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范统这个小小的参将,而是范统一事背后,那整个盘根错杂的武将勋贵集团。
曹国公李文忠气得脸色发紫,梗着脖子怒吼:“陛下!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岂能因后方几句屁话,就寒了他们的心!”
“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岂能相抵?”一名御史立刻反驳,“若杀人有功便可不罚,那天下岂不大乱!”
就在这时。
“魏国公徐达,八百里加急军报到!”
一声通传,让整个奉天殿瞬间安静下来。
徐达的军报,简洁明了,通篇都是冰冷的数字和事实。饕餮卫一部,以不足五十人的伤亡,全歼来犯之敌五千余人,其中,含北元太尉纳哈出麾下精锐千人骑。奏报中,详细记录了此战对辽东局势的重大影响。
至于那座京观,奏报中,只字未提。
朱元璋看完了。三份奏报,摆在了他的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