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昂贵的精神需求
第48章 昂贵的精神需求 (第2/2页)说到《大西洋月刊》,普佐还想起一件事,趴到床边,从床底下拉出了一只大纸箱,看分量装得是满满当当。
“猜猜里面是什么?”普佐啪啪拍了两下纸箱。
“看起来像是很多书啊,”恩尼吸了吸鼻子,纸箱被拉出来后,他闻到了一股印刷油墨味。
普佐嘴角勾起,将纸箱子打开,其中竟叠满了《大西洋月刊》……全都是最新一期的。
恩尼惊讶了下:“你买这么多最新期干嘛?”
他心想普佐这是给他刷销量来了啊,问题是刊登在杂志上也没什么好刷啊,也不是单行本。
普佐却是说道:“我知道《布朗克斯的故事》发表后,很多白人都在骂你,但这部小说对我们意大利人来说,可是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个箱子里总共有76本《大西洋月刊》,我让安东尼、伊芙琳跟我一起抢购回来的,我准备把杂志在社区中分发,很多穷苦的人是不舍得买杂志看的。
放心吧恩尼,我们社区的人全都支持你!”
恩尼看着那满满一箱的杂志,内心很是触动。
一方面是普佐为他所做的事,因为担心他在骂声中消沉,所以带着弟弟妹妹连夜排队买杂志给社区的人,就是为了让恩尼感受到支持。
另一方面是为了普佐说的那句“很多穷苦的人是不舍得买杂志看的”,让他不由想到与普佐初见时,普佐带着一本十分破烂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个年头的书……太贵!
这年头除了那些纸浆杂志外,别的书籍都相当昂贵,出版的单行本基本都是昂贵的硬皮封面精装书,售价至少都在2美元之上,有的昂贵的甚至要达到5美元一本。
以这个年代的消费力而言,是妥妥的“奢侈品”。
目前美国唯一在出版平装书的企业,只有「口袋书出版公司」,在去年首批出版了10本平装书,包括了《呼啸山庄》《罗杰疑案》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与通俗读物,定价仅为25美分,通过路边的报摊、杂货店、车站等非传统书店的渠道进行销售。
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普及阅读、普及文学”这件事,也吸引了很多平常没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反正25美分也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仅是首批出版的平装书,就在一周内销售出了10万本。
不过,纵然口袋书出版公司的尝试,证明了平装书在美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很好的解决“大众阅读需求”。
但从去年到现在,平装书的市场占比,也不过是从以前的不足1%,提升到了现在的5%左右。仍然远远的低于精装书。
一个民众会因为书籍价格昂贵、想读却读不起书的国家……本质上不也是一种精神剥夺吗?跟1933年元首在柏林贝贝尔广场焚书有什么区别?跟后世美国的精英教育垄断有什么区别?
……图书界急需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