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30章 巧渡乌江石板河阻击战

第30章 巧渡乌江石板河阻击战

第30章 巧渡乌江石板河阻击战 (第2/2页)

“轮战不休”:面对必然残酷的持久战,保持部队锐气是关键。王林将三个主力营(含古蔺补充后恢复建制)拆分成六个连级战斗群(例如:一营A群、一营B群)。每个战斗群负责一个核心支撑点区域。“每个群顶在前面硬抗四小时!四小时后,不管伤亡多大,立刻撤下来!到后面二线预设的休整点,吃饭、喝水、包扎、喘口气!预备队(由团直属队、部分休整好的群轮换)立刻顶上去!记住,撤下来不是休息,是保命!是为了后面能继续打!辎重营随时准备给撤下来的群补充损失的人手!”这种轮换机制,如同精密的齿轮,力求在极限压力下维持部队的持续战斗力。
  
  “血与火的熔炉”:辎重营的任务空前繁重。他们不仅负责伤员的紧急收治和后送(利用坎邓村及后方简陋房屋设立临时救护所),更肩负着战场“输血”的重任。“钟光邦!老红军、新红军的磨合,就在这战场上完成!哪个战斗群撤下来缺人了,立刻从辎重营挑表现好、身体壮的补进去!一边打,一边教!告诉他们,想活命,想当真正的红军,就在这火线上学!老兵带新兵,把咱们‘虎团’的魂,用刺刀和子弹刻进他们骨子里!”
  
  方案既定,独立团三千多将士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蚁,在金沙江的怒吼声中,将坎邓村的山岭变成了布满死亡陷阱的钢铁堡垒。当周浑元、吴奇伟的中央军精锐前锋,带着在贵州被红军牵着鼻子跑的憋屈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狂热,气势汹汹地扑到石板河一线时,迎接他们的,是坎邓村方向那一片死寂却又透着森然杀机的山岭。
  
  敌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独立团一个前沿山头发起试探性进攻。他们很快领教了“Z”字交通壕和猫耳洞的厉害。直射火力难以有效杀伤隐蔽良好的红军战士,而红军的“三三制”射击则像精准的毒蛇,不断收割着冲锋路上的生命。第一次进攻在丢下数十具尸体后狼狈退去。王林严令:“不许追击!节省弹药!”
  
  敌军调整战术,集中兵力猛攻一处狭窄隘口。黑压压的士兵在军官的督战下,嚎叫着挤满了隘口通道。“点火!”王林在观察哨看到这一幕,果断下令。数支火箭带着尖啸射入堆积的柴草堆!“轰!”烈焰冲天而起!松脂助燃,瞬间形成一道数米高的火墙!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士兵惨叫着变成火人,后续部队被高温和浓烟逼得连连后退,冲锋队形大乱。早已准备好的机枪、步枪火力如同泼水般覆盖过去,隘口前顿时尸横遍野。敌军首次大规模进攻惨败。
  
  敌军恼羞成怒,调集重炮,对独立团阵地进行猛烈炮击。然而,“猫耳洞”发挥了巨大作用,伤亡被有效控制。更让敌军指挥官抓狂的是红军的炮火反击。这边山头刚落下几发炮弹,那边山头又打来几发,刚调转炮口准备压制,炮声又消失了。刘根胜的“幽灵炮兵”小组神出鬼没,虽然杀伤力有限,但极大地骚扰和迟滞了敌军的进攻节奏,让他们始终无法集中力量突破一点。
  
  连续的高强度进攻让敌我双方都疲惫不堪。但独立团的“轮战不休”机制发挥了奇效。当敌军因为疲惫和伤亡攻势稍缓时,独立团刚刚撤下的战斗群经过数小时的喘息、补充(辎重营不断将经过初步战场淬炼的新红军补充进去),又像上了发条一样,精神抖擞地顶回了前沿阵地。而敌军却因为持续消耗,锐气大减。此消彼长,阵地依然稳如磐石。钟光邦的辎重营救护所人满为患,但秩序井然。轻伤员包扎后稍事休息又被送回连队,重伤员则通过秘密通道向后方转移。新补充的战士,在老兵嘶哑的吼声和残酷的战场环境下,以惊人的速度褪去生涩,眼神变得凶狠而坚定。
  
  敌军的进攻已近疯狂。周浑元、吴奇伟亲临前线督战,重赏之下,敌军发动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集团冲锋。炮弹几乎将独立团前沿阵地犁了一遍。无数敌军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嚎叫着涌向摇摇欲坠的防线。各个支撑点都陷入了惨烈的白刃战和反复争夺。猫耳洞里塞满了伤员和烈士的遗体。交通壕被炸塌多处。“三三制”的枪声变得稀疏——弹药快要告罄!预备队几乎打光!陈阿海、黄木生、周志明三位营长都亲自端起了刺刀!王光道政委也提着手枪在战壕里穿梭,鼓舞士气。王林将最后的警卫连投入了最危急的缺口,手中那支驳壳枪的枪管打得发烫。夕阳如血,映照着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每一寸阵地都在燃烧,都在呐喊,都在用生命践行着“一步不退”的誓言!
  
  就在独立团伤亡近半,防线岌岌可危之际,一匹快马冲破硝烟,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命令!
  
  “独立团王林团长!主力部队已全部安全渡过金沙江!军团命令:你部立即撤出战斗!由39团接防掩护!速向皎平渡口转移!”
  
  命令简短,却重若千钧。
  
  王林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和硝烟,嘶哑着喉咙吼道:“传令!各战斗群,交替掩护,按预定路线,撤!”
  
  撤退,同样是一场血战。幸存的战士们扶着伤员,抬着烈士的遗体(尽可能带走),利用夜色和熟悉的地形,在39团兄弟部队的拼死掩护下,艰难地脱离接触,向渡口方向撤退。
  
  当王林带着最后一批断后的战士踏上渡船,回望那片吞噬了无数忠魂的石板河山岭时,东岸的枪炮声依然激烈——39团的兄弟们正在用生命为他们争取最后的时间。
  
  皎平渡口,军团长亲自在岸边迎接这支伤痕累累却脊梁挺直的部队。看着那些几乎人人带伤、疲惫不堪却眼神依旧锐利的战士,看着那面弹痕累累却依然傲然飘扬的“铁血后卫虎团”战旗,董振堂眼眶发红,重重地、无声地向王林和所有幸存的独立团将士敬了一个军礼。
  
  而在石板河东岸,望着那片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依然未能攻克、如今只剩下红军后卫零星阻击的山岭,周浑元与吴奇伟并肩而立,脸色铁青,眼神中充满了震惊、挫败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坚如磐石,韧如蒲苇……”周浑元长叹一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古有岳家军难撼,今有……这‘铁血后卫’独立团,真真是难攻!难攻啊!”
  
  吴奇伟默然无语,只是死死攥紧了手中的马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金沙江畔的十天血战,王林和他的独立团,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卓绝的智慧,在他们心中刻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
  
  渡船缓缓离开江岸,载着英雄的残躯和不灭的军魂,驶向对岸。金沙江的怒涛在船底翻滚,仿佛在为这支不屈的部队,奏响一曲悲壮而雄浑的血色凯歌。前方的征途,依然漫长而艰险,但独立团的旗帜,永不倒下。
  
  {历史旁白:中央红军于1935年4月29日决定分三路抢渡金沙江入川:
  
  红一军团抢占龙街渡(禄劝县北)
  
  红三军团抢占洪门渡(元谋县)
  
  红五军团抢占皎平渡(禄劝县皎平渡镇)
  
  但因龙街渡江面宽、遭敌机轰炸,洪门渡水流湍急,全军最终改从仅6艘木船的皎平渡渡江,需至少9天时间。
  
  红五军团的任务
  
  作为长征中的“铁血后卫”,红五军团在军团长董振堂指挥下,奉命在禄劝石板河构筑工事,阻击尾追的周浑元纵队(蒋介石嫡系部队)和万耀煌第13师,为主力渡江争取时间
  
  红五军团利用地形顽强阻击,敌人每天最多只能前进七八里。但这时,敌军两个纵队已云集山下,形势非常紧迫。在崇山峻岭之中,红五军团顽强地奋战了几个昼夜,就在要撤到最后一防阵地的时候,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从江北返回石板河,传达中央军委最新指示,要求红五军团再坚守三天三夜。面对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危险,红五军团毅然领命。
  
  石板河阻击战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著名的阻击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红五军团扼守阵地九天九夜,硬是将几万敌军挡在了石板河以外。为主力红军安全渡过天险金沙江赢得了时间,为长征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军团基层官兵伤亡殆尽:战斗后期,前沿阵地“几乎全部打光”,班长、排长、连长“大都牺牲或负伤”,营团级干部被迫率通讯队、警卫队填补防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