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罗镇会议 六盘山下骑兵威 吴起长征结
第40章 罗镇会议 六盘山下骑兵威 吴起长征结 (第2/2页)“执行命令!”王林语气不容置疑,随即看向另一侧,“沙马尔格!”
“到!”年轻的彝族连长纵马前出,眼神灼灼。
“你的骑兵连,到右后方那片林子后面隐蔽!子弹上膛,马刀出鞘!听我号令!我要你像猎豹一样,等敌人乱了,冲上去,给我狠狠地砍!练了一个月了,总归要亮刀的!”王林的手掌狠狠向下一劈。
“明白!骑兵连,跟我来!”沙马尔格兴奋地一拉缰绳,率领一百二十名骑兵如风般隐入侧后的树林中,马蹄声被茂密的植被吸收。
此时,东北军骑兵已经清晰可见。两百多匹战马奔腾,卷起漫天尘土,马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气势汹汹地直扑过来,显然想凭借速度一举冲垮这支“步兵”。
“打!”随着陈阿海一声怒吼,一营的阵地上瞬间喷吐出无数条火舌!
近十挺重机枪组成的密集交叉火网,如同死神的镰刀,猛地扫向冲锋的骑兵队伍!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瞬间被撕碎,惨叫着栽倒在地。
“砰!砰!砰!”步枪手们沉着射击,专打马匹。
“轰!轰!”营属迫击炮也发出怒吼,炮弹落在骑兵冲锋队形中,虽然直接杀伤不多,但爆炸声和破片极大地惊扰了战马。
东北军骑兵没料到这支“步兵”火力如此凶猛、反应如此迅速!他们的冲锋势头瞬间被遏制,队形大乱。战马受惊,四处狂奔,骑手们努力控制坐骑,却不断有人中弹落马。
“好!一营打得好!”王林在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不禁喝彩。独立团超强的火力配置在此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敌军骑兵指挥官见势不妙,试图收拢部队后撤。
“想跑?没那么容易!”王林冷笑一声,“信号弹!沙马尔格,出击!”
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
“骑兵连!冲锋!”树林后,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沙马尔格猛地抽出马刀,刀锋直指溃乱的敌群!
“冲啊!”一百二十名彝族战士发出了震天的吼声,他们如同出笼的猛虎,策动战马,从侧翼猛地插向试图撤退的敌军骑兵!
这些凉山来的勇士,马术精湛,悍勇无比。他们如同旋风般卷入敌阵,马刀挥舞,砍瓜切菜般将慌乱的敌军骑兵劈落马下。他们的冲击时机、角度都恰到好处,正好打在敌军最混乱、最脆弱的侧翼!
原本就陷入混乱的东北军骑兵彻底崩溃了!他们根本无力组织有效抵抗,只能四散奔逃,或者下马投降。
战斗很快结束。开阔地上,人仰马翻,一片狼藉。
经清点,此战击毙击伤敌骑兵近百人,俘虏一百二十余人,缴获完好战马一百五十多匹,以及大批马刀、骑枪、弹药。
“哈哈哈!痛快!真他娘的痛快!”李云龙跑过来,虽然没捞着主攻,但看到这场漂亮的阻击战加反击战,也是大呼过瘾,“一营的机枪够猛!沙马尔格那小子的骑兵冲得也够狠!”
王林看着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收缴战利品,特别是那些雄健的战马,心中欣喜,却也清醒。他对王光道和李云龙说:“战马是好东西,但我们现在养不起太多。骑兵训练、马匹草料消耗巨大。我的意见是,我们精选其中最好的三十匹,替换骑兵连的劣马,加强骑兵连。其余一百二十多匹战马和俘虏,全部上交给支队司令部。中央比我们更需要这些资源来组建更大的骑兵部队。”
王光道表示赞同:“团长考虑得周到,我同意。”
李云龙虽然有点舍不得,但也知道这是大局:“行吧,听团长的!反正咱们有一个骑兵连也够用了,沙马尔格那小子带得不错!”
很快,王林亲自将一百二十余匹战马和俘虏的骑兵送到了支队司令部。
支队首长看到王林送来如此厚礼,大为惊喜。主席握着王林的手说:“王林同志,你们独立团又立了一大功啊!不仅击溃了敌军,还送来了我们急需的战马!你们真是我们陕甘支队的拳头和宝贝!”
彭司令员也拍着王林的肩膀:“打得好,交得也痛快!有了这些马匹,咱们司令部的骑兵部队就能更快组建起来了!你们‘猛虎团’,名不虚传!”
王林立正敬礼:“老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独立团坚决服从中央决定,一切为了北上抗日!”
当晚,支队司令部宣布,以这批战马和俘虏为基础,正式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骑兵侦察连(即赫赫有名的红军第一支骑兵部队的前身)。而王林的独立团,则因为此战的出色表现和无私贡献,再次受到全军通报表扬,“猛虎团”的威名,响彻陇东高原。
1935年10月19日,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今吴起县)。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宣告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