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

112古智新用:反恐宣传的新路径 (第1/2页)

陈凯则制作了交互式反恐知识小程序,里面包含虚拟演练、知识问答和紧急求助功能。王玲看着团队成员的初步方案,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攻心为上’的核心是争取主动,让群众从被动避险转为主动参与。咱们的宣传战术要接地气,既要让老人小孩看得懂,又要让年轻人愿意传播。”
  
  办公室的窗台上,一只通体墨黑的鹰正梳理着羽毛,锐利的目光不时扫过桌面。它叫黑龙,是三年前王玲在边境执行任务时救下的雏鹰,当时它翅膀受了重伤,王玲将它带回基地悉心照料,伤愈后便一直留在她身边。黑龙通人性,每次团队讨论时,总会安静地守在一旁,偶尔发出低沉的鸣叫,像是在回应王玲的话。
  
  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小组召开宣传战术研讨会。林薇将《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的相关章节打印出来,铺在会议桌上:“古人通过舆论造势瓦解敌方士气,咱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先做一批真实的反恐案例宣传。但不能只讲惊险过程,要重点提炼群众能用到的知识点,比如遇到可疑人员如何识别、发现危险物品后怎么正确报警。”她边说边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各地反恐案例的剪报,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关键信息:“你看这个商场反恐案例,最初是一名导购员发现顾客携带的包有异常,悄悄通知了保安,才避免了危险。咱们可以把这类‘群众立功’的故事放大,让大家知道普通人也能为反恐做贡献。”
  
  赵阳摩挲着下巴,提出自己的想法:“光有案例还不够,得让群众有实操能力。我设计的防身术课程分了三个等级,基础级教‘摆脱纠缠’,比如被人拉扯时如何利用关节发力挣脱;进阶级教‘环境避险’,比如在地铁里遇到危险怎么快速找到安全出口;高阶则针对安保人员,增加格斗技巧训练。但普通群众可能觉得防身术太难,咱们得把动作拆解成‘三步法’,比如‘手肘顶击’就简化成‘站稳脚跟—曲肘蓄力—对准腹部顶出’,配上线条漫画,一看就懂。”
  
  陈凯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出小程序的雏形:“这个‘全民反恐小卫士’小程序,首页是每日反恐小贴士,点击就能看短视频讲解。中间是虚拟演练模块,模拟超市、地铁、校园三种常见场景,用户可以选择‘群众’‘安保’‘志愿者’等身份参与互动,比如在超市场景里,用户需要找出携带可疑物品的‘顾客’,正确识别就能获得积分,积分能兑换急救包、防狼喷雾等实用物品。最下面是紧急求助功能,一键就能联系当地反恐部门,还能自动发送定位。”
  
  王玲逐一翻看方案,黑龙突然从窗台上飞起,落在她的肩膀上,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脸颊。她抬手轻抚黑龙的羽毛,眉头渐渐舒展:“思路很清晰,但有两个关键点要完善。第一,宣传要贴近不同群体,比如给老年人的宣传册要用大字体,配手绘插图;给学生的可以做成漫画手册,融入校园生活场景;给上班族的则做成短视频,方便在通勤时观看。第二,要建立反馈机制,在小程序里加一个‘线索上报’板块,群众发现可疑情况可以拍照片、写描述上传,后台安排专人审核,一旦核实给予奖励,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分工很快明确:林薇负责案例整理和宣传材料撰写,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内容;赵阳负责防身术课程的拍摄和简化,联合当地社区和学校开展线下培训;陈凯负责小程序的优化和维护,对接反恐部门搭建线索上报通道;王玲则协调媒体资源,联系地方电视台、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
  
  林薇泡在档案馆和图书馆里,筛选出近五年适合普及的反恐案例。她发现有个小区反恐案例特别典型:一位退休老人在晨练时,发现有人在垃圾桶旁鬼鬼祟祟放置包裹,他没有贸然上前,而是用手机悄悄拍下照片,记住嫌疑人的衣着特征,然后假装散步到物业办公室上报,最终警方及时排查了可疑包裹,避免了意外发生。林薇以这个故事为原型,改编成图文故事,标题定为《退休大爷的“反恐小举动”》,配上手绘的老人晨练、拍照、上报的插图,文字用加粗的大字体,还在文末总结了“三不三做”原则:不惊慌、不围观、不触碰,做观察记录、做及时上报、做配合调查。
  
  针对学生群体,她创作了漫画《校园反恐小课堂》,主角是初中生小宇。漫画里,小宇在放学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讪,对方试图让他带路去学校仓库,小宇想起老师讲过的“陌生人求助多警惕”,以“要找老师报备”为由离开,并立刻告诉了班主任。漫画还融入了校园安全检查、紧急疏散演练等内容,每一页都有“知识小贴士”,比如“遇到可疑包裹,远离并告知老师”“紧急疏散时不推挤,弯腰捂鼻贴墙走”。
  
  赵阳带着两名队员,在社区活动中心搭建了临时训练场。第一次线下培训吸引了三十多位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赵阳没有直接教动作,而是先播放了一段模拟视频:一位阿姨在菜市场被人强行拉扯,她慌乱中用手肘顶向对方腹部,趁机挣脱跑向人群。“大家看,这个动作不需要太大力气,关键是找对发力点。”赵阳边说边示范,让队员扮演“歹徒”,自己扮演“受害者”,一步步拆解动作:“首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稳重心;然后左臂弯曲,手肘对准前方;最后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快速顶向对方腹部或肋骨处。”他特意强调:“这套动作只用于自保,目的是争取逃跑时间,千万不要主动攻击对方。”
  
  居民们跃跃欲试,赵阳耐心指导每个人的动作,纠正发力错误。62岁的张大爷学得格外认真,他说:“以前总觉得反恐离我们很远,现在学会了这些技巧,出门心里更踏实了。”针对年轻人,赵阳将防身术拍成15秒短视频,配上动感音乐,标题起得简洁直观,比如《地铁遇袭?三招快速脱身》《被人尾随?这样找帮手最安全》,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短短三天就有几十万播放量。
  
  陈凯在小程序里增加了“线索上报”的匿名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不公开个人信息,后台收到线索后,会在10分钟内转交给对应区域的反恐部门,处理结果会通过小程序消息反馈给上报人。为了提高参与度,他还和当地商家合作,积分可以兑换便利店优惠券、电影院门票等。上线一周,小程序注册用户就突破了一万人,收到有效线索23条,其中一条关于“可疑人员在公交站徘徊”的线索,经警方核实,成功排查了一起潜在的安全隐患。上报线索的是一位上班族,他拿到奖励后在小程序留言:“原来随手拍一张照片,也能为反恐出份力,太有成就感了!”
  
  王玲对接了十多家地方媒体,将整理好的宣传材料分批次推送。地方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后播出《全民反恐小剧场》,用情景剧的形式演绎案例;本地公众号推出“反恐知识连载”,每周更新一篇图文;短视频平台发起“#我的反恐小技巧#”话题,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经验。为了让宣传更有感染力,她邀请了之前在案例中立功的群众拍摄采访视频,退休的李大爷在镜头前说:“反恐不是警察的事,是咱们每个人的事,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这段视频被广泛转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闲暇时,王玲会带着黑龙在基地的山林里散步。黑龙展开翅膀在她头顶盘旋,不时俯冲下去叼起一根树枝,再飞回她身边放下。队员们常说,黑龙就像王玲的家人,形影不离。一次训练结束后,林薇看到王玲正在给黑龙梳理羽毛,笑着走过去:“组长,黑龙现在越来越有‘保镖’范儿了,上次我在办公室整理史料到深夜,它还守在门口,看到陌生的维修人员,立刻警觉地叫了起来。”王玲嘴角扬起笑意:“它跟着我这么久,早就把基地当成家了,你们也是它认可的‘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