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沙丘星上的沙棘希望
166沙丘星上的沙棘希望 (第2/2页)“沙尘暴过去了!”半小时后,沙尘渐渐散去,天空恢复了原本的湛蓝色。李研究员看着种植区里完好无损的幼苗,又看了看沙须藤旁边堆积的沙尘,激动地抱住王玲,眼泪都流了下来:“成功了!沙须藤真的挡住了沙尘暴!”
风澈跑过去,轻轻碰了碰沙棘麦的叶片——叶片虽然沾了点沙尘,但没有新的划痕,根部也还埋在湿润的沙土里。他赶紧掏出画册,在沙须藤的画旁边,画了一道厚厚的防风墙,旁边写着:“沙须藤=沙棘麦的防风墙!还能储存水!”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每天都泡在沙棘麦种植区,比之前任何一个星球都要小心——因为沙丘星的太阳太晒,他每天都会戴着遮阳帽,脖子上挂着小水壶,时不时喝口水补充水分。早上天刚亮,他就跟着李研究员去观察沙须藤的生长情况——沙须藤长得飞快,短短四天就连成了一片,藤蔓覆盖了种植区周围的沙丘,叶片上的绒毛凝结了不少露水,轻轻一碰,露水就会滴进沙土里,滋润着下方的沙棘麦根系;中午,他帮王玲检测沙棘麦的生长状态,看着幼苗的叶片从发黄变得翠绿,根系也越来越粗壮,能扎到更深的土壤里,他比谁都开心;晚上,他会坐在生态站的窗边,借着灯光把一天的发现画在画册里,还会把沙须藤的绒毛粘在书页上,做成一个小小的“固沙标本”,旁边标注“能挡风沙,还能存露水”。
这天早上,风澈刚走进种植区,就听到李研究员的欢呼声:“沙棘麦开始分孽了!而且叶片比之前厚实多了!”
风澈赶紧跑过去,只见沙棘麦的茎秆从一根变成了三根,叶片也变得更宽,表面的蜡质层更明显,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轻轻捏了捏叶片,能感觉到里面的水分,不再像之前那样干瘪。“李阿姨,你看!它的叶子好有弹性!”风澈兴奋地说,还摘下一片叶子,放在检测仪下——王玲告诉他,叶片的水分含量已经达到了65%,完全符合生长需求。
但开心没多久,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当天下午,李研究员发现种植区的灌溉系统彻底坏了——因为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泵抽不上水,原本储存的水只够维持两天。“要是没有水,就算有沙须藤挡风沙,沙棘麦还是会枯死。”李研究员看着储存水箱里越来越少的水,眼圈都红了,“我们试过挖深井,但沙丘星的地质太复杂,挖了好几口都没找到水。”
风澈看着沙棘麦渐渐有些发蔫的叶片,心里也跟着着急。他蹲在沙须藤旁边,看着藤蔓上的果实,突然发现果实里的水分好像比之前多了——难道沙须藤能找到地下水?他顺着沙须藤的根系往深处挖,挖了大概半米深,居然发现根系的末端有湿润的沙土!
“周叔叔!这里的土是湿的!”风澈激动地大喊。
周明跑过来,用小铲子挖了一点湿润的沙土,放在检测仪下检测:“土壤含水量有25%!下面肯定有地下水!”
李研究员也跑过来,看着湿润的沙土,激动得说不出话:“沙须藤的根系能找到地下水!我们可以跟着根系的方向挖井!”
大家立刻找来工具,顺着沙须藤根系的方向挖井。风澈也帮忙,用小铲子一点点挖沙土,虽然手心磨得有点疼,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挖了大概三米深,井水终于冒了出来——清澈的泉水从沙土里渗出来,慢慢填满了井眼,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有水了!”李研究员激动地跪在井边,用手捧起泉水喝了一口,眼泪又流了下来,“是甜的!这是沙丘星最甜的水!”
风澈也凑过去,喝了一口泉水——凉凉的,甜甜的,比飞船里的循环水好喝多了。他突然想起沙须藤旁边还有一种小花,开着淡黄色的花瓣,花瓣像星星一样,之前没在意,现在才发现,小花的根部也朝着井的方向生长。“李阿姨,你看这种花!它们好像也能找到水!”
李研究员蹲下身,看着那朵小花:“这是‘沙晶花’,平时只在有地下水的地方开花,花瓣能在白天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晚上还能凝结露水,储存在花瓣里。之前我们没注意,原来它是‘找水向导’!”
王玲用检测仪检测沙晶花的花瓣:“花瓣里的露水含水量有80%,而且含有矿物质,能给沙棘麦补充养分!我们可以在种植区周围种上沙晶花,既能帮忙找水,又能给沙棘麦补充水分和养分。”
当天下午,大家就开始种植沙晶花。李研究员收集了很多沙晶花的种子——种子是黑色的,像小小的芝麻,落在手心里轻飘飘的;王玲调配了促进发芽的营养液;风澈则负责撒种子,他蹲在种植区周围,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沙土里,还特意在每颗种子旁边浇了点井水——他觉得井水比营养液更有营养,能让沙晶花快点发芽。
“沙晶花,快点开花哦!”风澈一边撒种子,一边小声说,“这样就能帮沙棘麦找到更多水了。”
接下来的三天,风澈每天都会去看沙晶花。第一天,种子冒出了小小的绿芽;第二天,绿芽长出了圆形的叶片;第三天,叶片中间长出了花骨朵——到了傍晚,花骨朵居然开花了!淡黄色的花瓣在夕阳下展开,像一片小小的星海,花瓣上凝结的露水在阳光下像一颗颗小小的钻石。
从那以后,大家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了。跟着沙晶花的指引,大家又挖了几口深井,还在种植区里安装了新的灌溉系统,用井水灌溉沙棘麦;沙须藤则继续挡着风沙,叶片上的露水和果实里的水分,也成了沙棘麦的“额外水源”。
一周后,沙棘麦开始抽穗——淡绿色的麦穗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沉甸甸的,压弯了茎秆,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澈用手轻轻捏了捏麦穗,能感觉到里面饱满的种子,他开心地跑去找李研究员:“李阿姨!麦穗好沉!里面肯定有很多种子!”
收获沙棘麦那天,生态站里一片热闹。大家穿着防晒服,拿着特制的镰刀——镰刀的刀刃是耐高温的,专门适合沙丘星的环境——在种植区里收割沙棘麦。风澈也拿着一把迷你镰刀,跟着李研究员学收割。沙棘麦的茎秆比雾稻和冰穗麦都要坚韧,风澈割得有些费劲,但他还是很认真,每一株都割得整整齐齐,种子一颗都没掉。
收割下来的沙棘麦被送到生态站的烘干室,烘干后的麦穗变得更加干燥,金黄色的外壳泛着淡淡的光泽。大家一起脱粒,金黄色的种子从麦穗里掉出来,像一颗颗小小的金豆子,落在透明的袋子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风澈抓了一把种子,放在手心,感觉暖暖的——那是沙须藤挡住的风沙,是沙晶花找到的水源,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他把一颗种子小心地放进画册的夹层里,想把沙丘星的阳光和温暖永远留住。
晚上,生态站举办了丰收宴。大家围坐在通风的活动室里,吃着用沙棘麦种子做的麦饼——麦饼带着淡淡的麦香,还有一丝甜味,比飞船里的营养剂好吃多了。李研究员拿出自己酿的沙棘果汁,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然后举起杯子:“为了沙棘麦的丰收,为了沙须藤和沙晶花的奇迹,也为了我们的小英雄风澈,干杯!”
风澈拿着果汁杯,和大家碰杯,果汁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看着周围欢笑的人们,突然觉得,不管是星云农场的粉紫星尘、极光星的绿色极光、星环星的彩色星环、雨雾星的紫色雾霭,还是沙丘星的金色沙丘,不管是雾露苔、晶蓝花、极光苔、岩绒草、水须苔、光瓣花,还是沙须藤、沙晶花,这些植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里生长,给星际带来生机与希望。
离开沙丘星的前一天,风澈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他把自己的画册送给了李研究员,画册里不仅有沙须藤、沙晶花和沙棘麦的记录,还有他画的金色沙丘、生态站,甚至还有李研究员在井边捧起泉水的样子。“李阿姨,这个送给你,以后要是想我们了,就看看画册。”风澈说,还特意指了指夹层里的那颗沙棘麦种子,“这是沙棘麦的种子,种下去就能长出新的沙棘麦,以后沙丘星就会有更多绿色了。”
李研究员接过画册,翻看的时候,手指轻轻抚摸着画纸上的沙须藤和沙晶花,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我会好好珍藏,等以后沙丘星的沙棘麦种满整个低地,我就把画册放在沙丘星生态博物馆里,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叫风澈的小朋友,帮我们在沙丘上种出了希望。”
第二件事,风澈和李研究员一起,在种植区的井边种了一株特别的沙晶花——他在旁边立了一个小小的岩石牌,上面用星光笔写着:“沙须藤会记得,沙晶花也会记得——我们一起在沙丘上种出了金色的希望。”岩石牌旁边,他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和一株顶着金色麦穗的沙棘麦,麦穗旁缠绕着沙须藤,沙须藤旁边开着沙晶花,像一幅小小的全家福。
飞船驶离沙丘星时,风澈趴在舷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金色星球,心里满是不舍。他看到种植区里的沙须藤还在挡着风沙,沙晶花的黄色花瓣在阳光下闪烁,井水从灌溉系统里流出来,滋润着沙棘麦,整个种植区像一片绿色的绿洲,在金色的沙丘中格外显眼。
慕容冷越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个小小的金属盒——里面装着一段晒干的沙须藤,一朵压干的沙晶花,还有几颗金黄色的沙棘麦种子。“这是李研究员特意给你准备的,她说让你带着沙丘星的阳光和泉水,去下一个星球。”
风澈接过金属盒,紧紧握在手里,眼睛亮了起来:“下一个星球是哪里呀?”
“是‘沼泽星’。”周明笑着说,他调出沼泽星的资料,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被绿色沼泽覆盖的星球,“那里的常年积水,土壤肥沃但透气性差,目标作物是‘沼稻’,但最近受沼泽里的‘腐叶菌’影响,稻穗发黑腐烂,而且有‘沼蛭’会啃食根系,需要我们去帮忙。”
风澈立刻翻开画册,在新的页面上画起了沼泽星的样子:绿色的沼泽里长着高高的沼稻,旁边画了几只小小的虫子,旁边写着:“下一站:沼泽星!目标:保护沼稻,赶走腐叶菌和沼蛭!”
飞船在金色的沙尘中穿行,培育舱里,沙须藤的样本已经开始在湿润的沙土里发芽,沙晶花的种子也躺在含有井水的土壤里,等待着在新的星球上绽放黄色的花瓣。风澈靠在王玲身边,手里抱着画册,渐渐睡着了。
梦里,他看到沼泽星的天空是翠绿色的,绿色的沼泽里长着成片的沼稻,沼稻的旁边种着一种能吸收腐叶菌的植物,像无数个小小的吸尘器,把有害的细菌都吃掉;沼泽里还有一种能驱赶沼蛭的小花,紫色的花瓣在水面上漂浮,像一片片小小的紫帆。他和王玲、慕容冷越、周明一起,在沼泽边的木桥上行走,手里拿着小铲子,种下一颗又一颗沼稻的种子,笑声像水一样,漫过绿色的沼泽,带着希望,飘向更远的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