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火山星纪事:板结层下的新生
170火山星纪事:板结层下的新生 (第1/2页)风澈正蹲在种植区边缘,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一株刚抽穗的焰麦松土,忽然听到赵研究员的一声惊呼,手里的铲子差点脱手掉在滚烫的火山岩上。他抬头望去,只见赵研究员跪在种植区中央,手里捧着一把刚挖出来的深层土壤,那土块硬得像晒干的砖块,用铲子敲上去发出“当当”的闷响,土块边缘还沾着几根断裂的焰麦须根,根须末端已经变成了褐色,显然是在穿透土壤时被硬生生扯断的。
“怎么会这样?”王玲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她背着高温检测仪快步走过去,探头对准板结的土壤。屏幕上的数据跳出来的瞬间,她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深层土壤的孔隙度只有12%,正常焰麦根系生长需要至少25%的孔隙度!这些板结层像给土壤盖了层盖子,焰麦的主根根本扎不下去,只能在表层土壤里盘绕,时间长了会因为吸收不到深层水分和养分,就算麦穗长出来也会干瘪脱落。”
周明也凑了过来,他从种子箱里拿出一把特制的土壤取样钻,用力插进板结层,钻尖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半天才钻进去不到五厘米。“这层板结至少有八厘米厚,是矿苔的残体、火山灰和重金属沉淀物混合形成的,高温让它们像水泥一样凝固了。”他拔出取样钻,看着上面沾着的坚硬土屑,“我们之前只关注了矿苔的中和作用,却忽略了残体堆积的问题——矿苔的生长周期只有20天,死亡后叶片会逐渐分解,但火山星的高温让分解速度变慢,加上持续沉降的火山灰,就慢慢形成了这层‘壳’。”
风澈蹲在一旁,看着那株被扯断根须的焰麦,麦穗虽然还是橙红色,却失去了之前的光泽,轻轻一碰就晃悠悠的,像随时会掉下来。他心里一阵难受,伸手摸了摸焰麦的茎秆,忽然发现土壤表面的矿苔下,有几条细细的白色丝线在蠕动——那是之前没见过的东西,比头发丝还细,在暗绿色的矿苔间若隐若现,碰到板结层就会绕着圈往缝隙里钻。
“你们看这个!”风澈赶紧招呼大家,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开矿苔,露出那些白色丝线。仔细一看,丝线其实是一种极细的根须,根须上长着密密麻麻的小突起,像微型的吸盘,正紧紧吸附在板结层的表面。“这是什么?是矿苔的新根吗?”
赵研究员凑过来,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是‘裂石藤’的气根!这东西是火山星的伴生植物,平时都长在火山岩的缝隙里,我之前在生态站的标本室见过,只是没想到它会跑到种植区来!”他立刻起身往生态站跑,没过多久就捧着一本厚厚的标本册回来,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夹着一株干枯的植物——茎秆像铁丝一样细,叶子呈鳞片状,最特别的是它的根系,密密麻麻的白色气根缠绕在一起,根须末端带着尖锐的小刺。“裂石藤的气根能分泌一种酸性酶,专门分解坚硬的岩石和土壤板结层,而且它的根系和矿苔是共生关系,能吸收矿苔分解出的养分,同时帮矿苔疏松土壤!”
王玲立刻用检测仪对准那些气根,屏幕上很快跳出分析结果:“气根分泌的酶pH值4.2,刚好能分解板结层中的硅酸盐成分,而且酶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多糖,能让板结层的颗粒重新分散,增加孔隙度!更神奇的是,裂石藤的根系还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释放到土壤里,正好补充焰麦需要的养分!”
风澈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掏出画册,飞快地在矿苔的画旁边添上裂石藤的气根——用白色的线条画出缠绕的丝线,在根须末端画了小小的刺,旁边标注“能裂土,能固氮,板结层的小钻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种更多裂石藤?让它帮焰麦把板结层钻开!”
“可裂石藤的生长速度很慢,而且它需要依附岩石才能扎根,种植区里都是土壤,它能活下来吗?”周明提出了疑问,他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板结层,“而且现在板结层这么硬,就算种了裂石藤,等它把土壤疏松开,焰麦的麦穗可能已经枯萎了。”
风澈低头看着画册上的画,突然想起在沼泽星时,浮净苔和沼稻是相互依存的,浮净苔净化水质,沼稻的根系则帮浮净苔固定位置;在沙丘星,沙须藤的藤蔓能缠住沙晶花,防止它被风沙吹走。他抬头看向种植区边缘的火山岩,那里的裂石藤长得格外茂盛,气根已经钻进了岩石的缝隙,把坚硬的火山岩都撑开了一道小缝。
“我们可以把裂石藤的气根和矿苔混合在一起种!”风澈指着火山岩上的裂石藤,“矿苔能给裂石藤提供养分,裂石藤的气根能帮矿苔疏松板结层,就像它们在火山岩上那样!而且我们可以用之前促进矿苔扎根的营养液,给裂石藤的气根也喂点‘加速剂’,让它快点生长!”
赵研究员眼前一亮,他立刻让助手从生态站的育苗室里搬来几盆培育好的裂石藤幼苗——幼苗的茎秆只有铅笔粗细,气根已经长出了十几厘米,像白色的胡须垂在花盆里。“裂石藤的幼苗更容易适应新环境,我们把它的气根剪下来,和矿苔的叶片混合,埋在板结层的表面,再浇上特制的营养液,说不定真的能加速疏松土壤!”
说干就干,周明立刻调配营养液——他把之前促进矿苔扎根的营养液,加上裂石藤气根分泌的酸性酶提取物,再混入少量沙棘麦的抗热成分,这样既能促进气根生长,又能让它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活性。王玲则用检测仪在种植区画出了板结层最严重的区域,用红色的喷漆做上标记,方便大家集中种植裂石藤。
风澈的任务是帮忙处理裂石藤的气根,他戴上特制的隔热手套,小心翼翼地把气根从幼苗上剪下来,每一段都保留五厘米长,确保根须末端的小刺完好无损。“裂石藤,加油哦!快点把板结层钻开,让焰麦的根能扎得更深!”他一边剪,一边小声念叨,还把剪好的气根放在铺了矿苔叶片的托盘中,像摆放小树苗一样整齐。
就在大家忙着准备的时候,生态站的气象监测仪突然发出了警报,屏幕上的红色预警灯不停闪烁。慕容冷越快步走过去查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不好,气象站监测到西北方向有一座休眠火山开始活动,预计48小时内会有一次小规模喷发,伴随大量火山碎屑流,虽然不会直接冲击种植区,但喷发带来的高温气流会让地表温度升高到90℃以上,板结层会变得更坚硬,裂石藤的气根可能会被高温灼伤!”
“90℃?那焰麦的蜡质层也承受不住啊!”赵研究员急得直转圈,他看着种植区里已经抽穗的焰麦,眼里满是不舍,“要是高温气流过来,不仅板结层的问题解决不了,就连已经长出来的麦穗都会被烤焦!”
风澈心里也跟着着急,他摸了摸怀里的画册,突然想起在沙丘星时,大家用沙晶花的花瓣制作过隔热层,沙晶花的花瓣能反射阳光,降低周围温度。他赶紧翻开画册,找到沙晶花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画说:“我们可以给种植区做一个‘遮阳伞’!就像在沙丘星用沙晶花那样,找一种能反射高温的东西,盖在种植区上面,降低地表温度!”
王玲眼睛一亮:“生态站的仓库里有一批耐高温的反光薄膜,是之前准备用来覆盖种植区保湿的,这种薄膜能反射70%以上的阳光,应该能抵挡高温气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