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章 惊!胖丫给他生的是两个娃!
第一卷 第33章 惊!胖丫给他生的是两个娃! (第1/2页)谢团长媳妇的事?
坐在后排座的乔星月,特意留意着这句话。
谢团长媳妇能有什么事?
想到之前兰姨说,谢团长和他媳妇没任何感情基础,两人正准备离婚,乔星月也不好多问。
她细心地照顾着身侧的宁宁。
昆城的初夏,天色擦黑后,车窗吹进来的风带着微微的凉意,比起在绿皮火车上那些臭烘烘的气味,清爽多了。
宁宁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脸色看起来也没那么蔫了。
坐在吉普车副驾驶的谢中铭,没有说话,只对肖松华淡淡地嗯了一声,似乎不想过多聊到胖丫。
随即拿起肖松华放在车上的一叠军事资料,开始翻阅了起来。
即使他靠在车椅上,仍旧身姿挺拔,脊背像是被无形的线绷着,肩背挺得笔直,连带着脖颈都透着股挺拔端正的劲儿。
车窗摇下半截,风卷着初夏的青草气息吹进来。
他挽着袖子的手臂,轻轻托着手上的军事资料,风吹得泛黄的纸张哗哗响。
书页的翻动声,让他停下了看着军事资料的动作。
回头一看,乔星月和孩子们刚一上车,就又睡着了,大概在火车上是真的累坏了。
绿皮火车上,别说安安和宁宁受不了那股子车厢里臭烘烘的气味,他也受不了,这会儿正好让她们吹吹清爽的晚风。
谢中铭便没有摇上车窗。
又怕她们母女仨人吹着凉风会着凉。
他抽回眸光看着开车的肖松华,“车上有毯子吗?”
“你个大老爷们,还怕冷?”肖松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汉,说话的声音偏硬,嗓门也不低。
谢中铭不由拧了拧眉,眼里带着寒气,压低声音道,“声音小点。”
说完,谢中铭特意回头看了看她们娘仨。
见她们娘仨呼吸均匀又轻浅地睡着,便又抽回了眸光。
肖松华这才注意到,后排座的一大两小正闭着眼睛睡觉,不由自觉地压低了声音,“没有毯子,手套箱里有两件军外套,你打开看看。”
闻言,谢中铭打开仪表台右下方的手套箱,从里面拿出两件崭新的军外套,特意回头够着手,披在了乔星月和安安宁宁的身上。
肖松华觉得有点意思。
这个男人从来不会多看任何女同志一眼,以前上军校和在部队里,给他写过情书,大大胆胆追求过他的女同志可不少。
哪个女同志能得到他这样的照顾?他和任何女同志,都不会有半点接触。
后排座坐着的女同志倒好,谢中铭竟然主动给她盖衣服,还怕他说话的声音吵到她们,特意要他小声点。
肖松华小声问,“这个女同志,是你们军区的?”
“不是,她在我家给我奶奶调整身体。”谢中铭继续翻看那叠军事资料。
肖松华握着方向盘,开着车,又问,“刚刚你也没介绍一下。”
谢中铭端坐在副驾驶位,头也不抬,“乔星月,她的丈夫也是军人,不过牺牲了,那两个女娃是她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一个叫安安,一个叫宁宁。宁宁和我爸一样有哮喘病,也是来昆城拍胸肺CT的。”
“不是吧……”肖松华惊了一下。
又特意回头,快速看了一眼乔星月。
她歪着脑袋轻轻抵在车窗玻璃上,胸前的马尾和马尾上系着的蝴蝶结丝带随风飘扬着,脸蛋白白的,睫毛长长的,鼻尖也是小巧白皙,年轻漂亮的就像是刚毕业的高中生一样。
那两个女娃,怎么就是她生的双胞胎女儿了。
肖松华还以为,那是她家里的妹妹呢。
再一想,觉得不对劲儿,太不对劲儿了。
“中铭,你有问题,有很大的问题。”
谢中铭骨节分明的手指,翻过泛黄的纸页,声音里带着特意压低的提醒,“小点声。”
肖松华不说话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抵达昆城的芙蓉饭店。
谢中铭把乔星月和安安宁宁叫醒,母女三人下了车,和谢江走在前头。
肖华松和谢中铭走在后头。
肖松华特意压低了声音,“中铭,难怪你要急着找到胖丫离婚,原来是因为这个寡妇啊。”
“注意你的用词,她叫乔星月,叫她乔同志。”
‘寡妇’这个词,让谢中铭的声音冷了几分,带着明显的提醒之意。
闻言,肖松华就更觉得谢中铭有问题了,他把胳膊搭在谢中铭的肩头,停下脚步,问,“中铭,你不会是喜欢上这位丧偶带着两个孩子的乔同志了吧?”
也难怪。
自苦英雄难过美人关。
这乔同志生了两个四五岁的娃,还能年轻漂亮如刚毕业的高中女生,她身上自带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谢中铭喜欢上人家,也不奇怪。
谢中铭的沉默不答,让肖松华更加肯定他的猜测,“那你是要赶紧找到胖丫,和她把离婚手续办了。反正你们也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但是中铭,万一你找到这个胖丫,她不愿意离怎么办?”
“你什么时候变得跟个大妈一样爱打听?”谢中铭冷着脸色,往前走了一步。
随即又停下来,问跟上来的肖松华,“芙蓉酒店的人,有没有提到胖丫生孩子的事情?”
“啥,胖丫给你生了娃?”
“你不知道?”
“不知道啊,一会儿去问问,这个我真不知道。中铭,到底咋回事,你和胖丫不是只有一次吗,她咋就生娃了?”
谢中铭没有回答。
乔星月和谢江已经到了芙蓉饭店的门口了。
她和身后的二人隔得远,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这会儿,她停在芙蓉饭店的门口,打量着这条街景,打量着饭店门口的一景一物。
她已经离开芙蓉饭店四年了。
除了芙蓉饭店那四个字没有换掉,其余的完全变了样。
原先的棕色大门,刷上了鲜艳的大红漆,连两旁的标语也从‘为人民服务’改成了——粮票有价,服务无价。搞好饮食服务,支援四化建设。
黑板上的当日菜单,也全都换了,招牌菜不再是回锅肉,菜价普遍涨了两三毛。
“爷爷带你们吃饭,吃完饭今晚好好休息。休息好了,明早再去医院。”谢江牵着安安宁宁的小手往里走。
乔星月也跟着往里走。
上前招揽的服务生喊着,“里面请,粮票带够喽!”
这服务生瞧着,也是生面孔。
乔星月坐下来后,四处打量了一番,整个饭店的大堂布局完全改了,见不到一个熟面孔。
按理说,芙蓉饭店属于是国营饭店,饭店里的每个岗位,经理、财务会计、采购、服务生、厨师,这些都是属于体制内的员工,有固定的编制,人员十分固定。
不像她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人员流失严重。
咋就看不到熟面孔了呢?
难道芙蓉饭店体制内的员工,都大换了一波血?
正是疑惑时,谢中铭和肖松华后脚走进来,他们点着菜。
乔星月带安安宁宁去后厨洗手,这才看见后厨的人也不是当年的那些厨师和墩子匠了。
她随便问了一个人,“大哥,向您打听个事,我四年前来这里吃过饭,芙蓉饭店的工作人员,咋都换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