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新桃旧符暗藏机
第七十章:新桃旧符暗藏机 (第1/2页)医馆风波如同一场骤雨,来得猛烈,去得也快,却在京城权贵圈层和市井百姓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齐王楚瑾瑜偷鸡不成蚀把米,名声受损,一时间沉寂了许多,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而瑾王府与“济世堂”则因祸得福,声誉更隆。林微“仁心仁术、明察秋毫”的形象深入人心,连带着楚瑾宸“治家有方、用人唯贤”的评价也悄然流传。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轨道,但府内众人都清楚,平静之下是更深的戒备。玄一将王府和医馆的防卫布置得更加周密,如同张开的蛛网,静待着可能来自暗处的下一次袭击。
楚瑾宸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兵部事务和暗中布局上。北境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容乐观,几个游牧部落有联合南下的迹象,兵部上下忙碌异常。他利用这个机会,不动声色地调整着一些关键岗位的人选,安插提拔了一批有能力且忠于自己的将领。同时,他听从林微的建议,开始以“寻访名医、尝试新药”为由,偶尔在极少数心腹面前,流露出腿部“略有知觉”、“似有好转”的迹象,为日后可能的“康复”铺垫。
林微则继续经营着“济世堂”。经历了上次的事件,她对前来求医的病患观察得更加仔细,对药材的采购和保管也制定了更严格的规程。她与那位耿直的老太医和经验丰富的铃医合作愈发默契,医馆的运转井井有条。闲暇时,她依旧研读医书,并尝试着将一些现代的基础医学知识,用这个时代能接受的方式记录下来,偶尔与太医们探讨,每每能引发新的思路。
这一日,林微正在医馆偏室整理近日的病案记录,孙管事却亲自来了医馆,脸色有些凝重。
“王妃,府里来了位客人,王爷请您回去一见。”孙管事低声道。
“客人?是谁?”林微有些诧异。寻常客人,楚瑾宸不会特意让她回去。
孙管事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是……是太医院的院判,沈墨沈大人。”
太医院院判?沈墨?林微心中一动。太医院院判是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正五品官员,掌管宫廷医药事宜,地位尊崇。沈墨此人,医术高明,但向来深居简出,与各王府交往淡泊,今日为何突然来访瑾王府?而且点名要见她?
“沈大人可说了所为何事?”林微一边起身整理衣装,一边问道。
“沈大人只说,有要事与王爷、王妃相商,关乎……关乎医学之道。”孙管事回道。
医学之道?林微心中疑窦丛生。她与沈墨并无私交,仅在宫宴或太医院交流时有过几面之缘,对方为何会因“医学之道”专门来访?
带着疑问,林微乘坐马车回到了瑾王府。来到正厅,只见楚瑾宸已端坐主位,下首客位上,坐着一位身着深青色官袍、面容清癯、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是太医院院判沈墨。沈墨神色平静,但眼神深邃,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与睿智。
见到林微进来,沈墨起身微微颔首致意:“老臣沈墨,见过瑾王妃。”
“沈院判不必多礼,快请坐。”林微还礼,然后在楚瑾宸身侧的位子坐下。
楚瑾宸开口道:“沈院判今日过府,说是有要事相商,且与王妃相关。院判但说无妨。”
沈墨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林微,缓缓开口道:“老臣冒昧来访,实是因近日翻阅太医院古籍,又听闻王妃于‘济世堂’施诊,屡有妙手,尤其对外伤处理及疫病防治颇有独到见解,心中有些疑问,想向王妃请教。”
林微心中警惕,面上却带着得体的微笑:“沈院判言重了。妾身不过是略通皮毛,岂敢在院判面前班门弄斧?院判有何疑问,但请直言,妾身若知,定当知无不言。”
沈墨沉吟片刻,道:“老臣近日研究一本前朝残卷,其中提及一种名为‘菌毒’的病症,描述其症状为伤口红肿、溃烂、流脓,伴有高热寒战,病情凶险,与寻常金疮之症迥异。书中记载了一种以‘霉变之物’外敷的疗法,看似荒谬,却偶有奇效。老臣百思不得其解,闻听王妃处理外伤,常强调‘洁净’、‘消毒’,不知王妃对此‘菌毒’与‘霉变疗法’,有何见解?”
林微心中一震!菌毒?这描述听起来极像现代的细菌感染!而霉变之物……难道指的是青霉素之类的原始抗生素?这位沈院判,竟然在研究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