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双管齐下探迷踪
第七十二章:双管齐下探迷踪 (第1/2页)沈墨留下的线索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虽暂歇,却在楚瑾宸与林微心中激起了探寻真相的决意。然而,两人都深知,宫廷秘档,尤其是前朝密卷,绝非轻易可窥。贸然行动,非但可能一无所获,更会打草惊蛇,引来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日子,瑾王府表面一切如常,甚至比以往更加低调。楚瑾宸专注于兵部事务,对北境军报尤为上心,时常与将领们商议至深夜。林微则依旧往返于王府与“济世堂”,行医施药,抚慰病患,只是暗中更加留意各类疑难杂症与古籍记载,尤其是与伤口溃烂、无名高热相关的案例。
然而,暗地里,两股细流正沿着不同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向着目标渗透。
楚瑾宸这边,动用了手中最隐秘的力量。他并未直接派人接触保管档案的内廷太监,那无异于自投罗网。而是采取了更迂回的方式:一是通过安插在宫中其他部门的眼线,侧面了解宫廷书库的管理流程、人员轮值以及近期是否有异常调动或查阅记录;二是暗中调查沈墨的人际网络,试图弄清他送出这份线索,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还是代表了太医院内部某些派系的意向,亦或是受了更高层人物的暗示?
玄一亲自负责此事,进展缓慢却稳步推进。反馈回来的信息琐碎而庞杂:宫廷书库戒备森严,由司礼监下辖的典籍厅掌管,首领太监是皇帝的心腹,油盐不进。沈墨在太医院资历极老,但性情孤高,与同僚交往不多,近期除了正常当值,并无特殊举动。倒是其一名弟子,近日曾奉命入宫为某位太妃诊病,在宫中停留时间较长。
线索模糊,但楚瑾宸并不气馁。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极有耐心地梳理着每一条信息,等待着那个可能出现的突破口。
而林微这边,则选择了从“医理”本身入手。她深知,若“幽冥珠”真与某种特殊病原有关,那么太医院的档案中,或许不仅藏有前朝秘辛,更可能留有历代太医对此类疑难杂症的观察记录和治疗尝试,这些同样是宝贵的线索。
她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借着“济世堂”与太医院几位太医建立的交流渠道,以请教切磋之名,更加频繁地与太医们探讨医术。尤其在处理完一些复杂外伤或高热病例后,她会将病例详情(隐去患者身份)记录下来,与太医们共同分析,并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引向历史上是否有类似难以治愈的怪症。
这一日,林微在与那位曾坐镇“济世堂”的耿直老太医王院使(已致仕,但仍被返聘参与编修医书)讨论一例伤口久溃不愈的病例时,故作感慨道:“王老先生,此类创口溃烂、反复高热之症,实在凶险。晚辈翻阅些杂书,曾见有记载前朝似有类似疫情,不知太医院古籍中,可有相关记载?若能知古鉴今,或能有所启发。”
王院使捋着胡须,沉吟道:“王妃所言极是。太医院藏书阁中,确有一些前朝医案存档,不乏疑难杂症之记录。老夫年轻时也曾翻阅,其中有些病例,描述诡异,用药思路与今时大相径庭,真伪难辨。尤其是永和年间……”他说到这里,忽然顿了顿,似有顾忌,摆了摆手,“唉,都是些陈年旧事,有些记载语焉不详,甚至涉及宫廷秘闻,不便多言,不便多言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