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悍臣 > 第59章 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第59章 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第59章 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第2/2页)

就这还没有结束,再加上窦家后续惹上了人命官司,也彻底落寞被发配了。
  
  再到河南府知府刘烨的奏疏。
  
  说他能过从回鹘换回一些战马来,也是因为宋煊这个学子出的主意,被他给抓住机会了。
  
  敢想敢干。
  
  大宋文官真是有这种潜质。
  
  再一想到那胡商带着胡姬正是随着军队一同来东京的,更始让鲁道宗明白了其中的关系。
  
  这宋十二当真是好本事。
  
  鲁道宗只是内心想着,并没有出声叨扰。
  
  他也是考中进士才有今日的。
  
  因为他自幼父母双亡,居住在外祖父家,几个舅舅全都是武人。
  
  但身边人习武,都没有影响到他。
  
  鲁道宗越发刻苦读书,终于考中进士。
  
  今日他瞧着宋煊在那里自我监督“考试”,隐约看见了自己当年刻苦的影子。
  
  可惜。
  
  青春不在了。
  
  “fu。”
  
  过了一会,宋煊才轻轻松了口气,吹了吹墨迹,把笔放下:
  
  “不知鲁相公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自是为昨日之事而来。”
  
  鲁道宗摸着胡须笑道:
  
  “我只是未曾想到如此拥护大宋律法,为此不惜以身犯险,怒斥宗室子弟之人。”
  
  “竟然没有留下姓名,让人传颂,岂不是可惜?”
  
  宋煊也是脸上带笑:
  
  “好叫鲁相公知晓,我在家乡习惯做好事不留名的。”
  
  “哈哈哈。”
  
  鲁道宗没有戳破宋煊的小心思。
  
  整个南京。
  
  谁不知道及时雨宋煊的名号呐?
  
  真做好事不留名,那能有这种效果吗?
  
  但是成年人了,尤其是要准备混官场,总是要说些言不由衷的场面话。
  
  无论是打机锋,还是翻来覆去装傻的言语,都是要细细思索。
  
  切不可脱口而出!
  
  稳,才是最重要的。
  
  “宋十二,我不是来问责你的,莫要担忧。”
  
  鲁道宗先是表明了态度,摸着自己的胡须:
  
  “我是非常赞赏你在这件事上没有屈膝卑言的举措。”
  
  “否则东京城百姓不知道该如何传扬我大宋律法一无是处呢。”
  
  若是发生信任危机,就算是改正了。
  
  那也不知道多久以后才能恢复双方之间的信任。
  
  不如趁机再次惩罚宗室子,如此方能表明官家是心向百姓的。
  
  正是因为有像宋十二这般正直之人,天下百姓才愿意相信官府能过为他们发声,为他们做主。
  
  百姓才不会随意造反。
  
  宋煊不清楚鲁道宗的底细,遂开口问道:
  
  “不知道鲁相公如今身居何职?”
  
  鲁道宗觉得有些好笑,但又着实欣赏宋煊当众维护大宋律法的操作,第三次耐心回答:
  
  “本官乃是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兼任宗正寺寺正鲁道宗。”
  
  宋煊点头。
  
  原来是副宰相这么一个高官。
  
  他还真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不知道鲁相公来寻我就单单是昨日那件事?”
  
  “不错。”
  
  鲁道宗倒是没有对宋煊进行隐瞒。
  
  而是很明白的告诉他,御史中丞程戡弹劾了宗室子赵允迪藐视大宋律法一事。
  
  官家震怒。
  
  故而由他这个宗正寺的寺正出面调查。
  
  事情经过他已经全都查清楚了。
  
  就是无论是谁都不知道那个“主角”是谁?
  
  只晓得极其雄壮,面容俊俏,不知姓名。
  
  好在赵允迪派人跟踪,这才知道宋煊在这里住。
  
  “原来如此。”
  
  宋煊点点头。
  
  人家是地头蛇,想要寻一寻你这个外来者住在哪里,还是挺容易的。
  
  就算你住在鬼樊楼当中,只要肯花钱,也能得到确切的消息。
  
  “不愧是晏同叔夸奖过的学子,当真是有志气。”
  
  鲁道宗也是顺势点名了他与晏殊之间的旧友关系,又问道:
  
  “你在发解试当中排名几何?”
  
  “解元。”
  
  “应天府解元?”
  
  鲁道宗险些揪掉自己的胡须。
  
  因为他发现晏殊这个故友对自己有所隐瞒,并没有提及宋煊是应天府解元之事。
  
  “此番进京考试,怕不是奔着会元来的。”
  
  鲁道宗在心中暗暗想着,并没有把话说出来。
  
  “怎么,鲁相公觉得我不像个解元?”
  
  “倒也不是这样!”
  
  鲁道宗脸上带着笑:
  
  “只是有些诧异,今年科举考试改革,你可是要当心呐,策论为主。”
  
  “嗯,我便是在写策论练手。”
  
  “可否给我瞧一瞧?”
  
  “正巧没有名师指正,倒是有劳鲁相公了。”
  
  鲁道宗接过宋煊的卷子,耳边听着他所言也是有些得意。
  
  这道题是考过的旧题目。
  
  论燕云十六州可复否。
  
  这是太祖与太宗的执念,但是真宗并没有这种想法。
  
  宋煊是支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他先是列举了每年冬天越来越冷,冷的时间也会变长。
  
  契丹人也喜欢温暖的地方。
  
  而大宋便是如此让人向往的温暖地方。
  
  待到契丹人对于居住环境的渴望,终究会促使他们撕毁盟约南下攻打大宋。
  
  到时候大宋就不一定有运气能过当场击杀辽国主帅。
  
  而辽国人马兵临城下。
  
  黄河水既可以成为己方的护城河,又能够成为敌方有力攻城武器。
  
  君不见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壮举吗?
  
  看到这里,鲁道宗微微挑眉。
  
  关羽水淹曹军,威震华夏这件事他是看见过的。
  
  但是宋煊他凭什么说是七军呐?
  
  要论多,那也得是“三”这个数字才行。
  
  因为古文当中一是一,二是二。
  
  可三就不一定指三了。
  
  但是鲁道宗也没有发问,而是准备看完了再与宋煊交流。
  
  总之。
  
  没有燕云十六州的大宋是极为危险的。
  
  太祖与太宗皇帝,都是在军队当中拼杀出来的“优秀统帅”。
  
  他们的军事战略水平定然高于许多人,故而大宋必须要贯彻执行两位先帝的遗志,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此不要面皮的吹捧,让鲁道宗下意识的倒吸气。
  
  要说太祖皇帝的武略,鲁道宗是认的。
  
  但是太宗皇帝他更擅长的是政务,而不是军事。
  
  宋煊为了证明他的观点是对的,强行拿这两位先帝给他站岗。
  
  如此小手段,倒是符合他给赵允迪挖坑的思路。
  
  最后宋煊提议不要一味的进行战争,我们完全可以用丝绸换马的策略来削弱他国,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鲁道宗可以肯定宋煊他还没有接到刘烨的书信。
  
  那么就说明宋煊他自己个就认为自己的计策能成功。
  
  因为回鹘的事,鲁道宗也一直都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如今本来是追问宗室子的事,未曾想到宋煊在纸面上书写这个东西,提供了解决思路。
  
  大宋无论是与大辽,还是西夏,甚至回鹘以及海上的各国。
  
  只要是贸易,大宋都是赚钱的。
  
  可是西夏的李德明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曹利用所言,兴许这两年就会发动战事,吞并回鹘。
  
  想到这里,鲁道宗把卷子还给宋煊:“写是不错,但是有个漏洞。”
  
  “什么漏洞?”
  
  “丝绸换马这招是不错。”鲁道宗捏着胡须叹息道:
  
  “可是你也得有一直能与大宋换马的势力在啊。”
  
  “如今回鹘实力弱小,不出一两年西夏李德明定然会动手,到时候我大宋还救不救这个外甥?”
  
  这外甥关系是从唐朝那里继承来的。
  
  “若是救,便要发兵与西夏为敌,大宋边关士卒能否打的过西夏军队?”
  
  “追也追不上,逃也逃不脱。”
  
  “连大辽五十万人马都大败而败。”
  
  鲁道宗神色黯然的道:
  
  “实话告诉你,辽国出征小小的回鹘都战败了,你写这篇策论又能懂什么实际的困难?”
  
  宋煊眼里尽是疑色。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耳熟?
  
  特别像是自己告诉未来老丈人曹利用的。
  
  现在被鲁道宗拿来在自己面前“教训”。
  
  看样子这些事全都让曹利用给“懂”完了,他在朝廷里装个大逼。
  
  “哦,原来如此。”
  
  宋煊装模作样点点头:“鲁相公教训的的是。”
  
  鲁道宗觉得宋煊能有如此想法,并且还让刘烨试验成功了,倒也算不得纸上谈兵。
  
  只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确实不那么容易。
  
  辽国现在巴不得大宋与西夏打仗呢。
  
  就如同大宋妄想着大辽皇帝耶律隆绪咽不下西征的那口恶气,继续攻打西夏。
  
  谁都愿意做壁上观!
  
  让对方相互消耗实力。
  
  奈何辽国的文臣武将,那也不是没脑子的武夫。
  
  五十万人马西征惨败后,反手就赏赐给李德明金印,以此来稳住他。
  
  鲁道宗是个实诚人,他摆了摆手:
  
  “这些都是曹侍中所言,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哦!”
  
  宋煊下意识的点头,果然如此。
  
  你这都是头茬的拾人牙慧了。
  
  “十二郎面对昨日之事就不害怕吗?”
  
  鲁道宗又把话题给转回来了,他要试探出宋煊背后是不是当今刘太后。
  
  毕竟这张耆的院子,不是谁都能居住的。
  
  “害怕?我不明白!”
  
  宋煊眼里露出疑色:
  
  “这里是大宋京师,天子脚下,宗室子就能肆意欺辱百姓吗?”
  
  鲁道宗虽然正直,但是这么多年的宦海沉浮,许多事都不再是少年时所想的模样了。
  
  他成熟了许多。
  
  故而听到宋煊的话,一时间有些失神。
  
  “倒是没有。”
  
  宋煊摊手道:“我虽初到东京,可也知道开封府的陈父母秉公执法,当今天子更始严以律己,登闻鼓从来不是虚设,所以即使面对是宗室子,我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鲁道宗被说的哑口无言。
  
  这便是少年人对一切都是十分相信的模样吗?
  
  想当年自己也是这样,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尽人意。
  
  每一个心怀进士之梦的举子,大抵在没有考中之前,都会畅想着自己为官后,会如何如何!
  
  可世上又有几人会保持初心不变?
  
  宋煊虽然摸不透鲁道宗的想法,但自己的言论奔着伟光正去说,定然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而且方才的策论,他也是没有按照内心的想法去写。
  
  有外人在,不好被他看了去。
  
  宋煊瞧着陷入思考当中的鲁道宗,确认了他是吃这一套的,心中便更有谱了。
  
  “我大宋读书人若都是你这般,不知道该有多好啊。”
  
  鲁道宗悠悠的叹了口气,他也问过了与宋煊同行的几个举子,要么就是想走,要么就是想要息事宁人。
  
  诸如宋十二这样的举子,始终是少数人。
  
  “罢了,事情既然已经查探清楚了,那便不多打扰了。”
  
  鲁道宗有那么几分相信,宋煊绝不是刘太后的人。
  
  亲近刘太后的,哪一个不是喜欢阿谀奉承的?
  
  眼前这个举子过于正直,而且心中也有着大志向。
  
  怎么可能是会主动靠拢想要效仿“武则天”的人呢。
  
  若是真到了那一步,鲁道宗相信宋煊定然会出列斥责。
  
  朝中惜身惜官职的碌碌无为者,太多了。
  
  鲁道宗自己是扫不干净的,他也没那个能力去扫。
  
  “鲁相公慢走。”
  
  宋煊站起身来,亲自往外去送一送。
  
  他发现鲁道宗都是副宰相了,竟然没有带一个仆人,就是自己这么溜达过来的,颇为诧异。
  
  听王保说,他那么多官职,每个月的俸禄定然不低。
  
  就这,依旧没有身着华服,也没有人在身边伺候。
  
  倒是个奇人。
  
  宋煊转身,王保连忙询问:“十二哥儿,可是无事?”
  
  “能有什么事。”
  
  “我方才那么做,那当官的不会为难你吧?”
  
  王保有些担忧,毕竟一个老头有那么多的官职,定然是大官。
  
  宋煊随即摆手道:“拦的好,咱们院子也不是谁都能进来的。”
  
  “那便好。”
  
  王保放下心来,他正在院子里打熬力气。
  
  “你去把那老仆叫来,我有点事问他。”
  
  “哎。”
  
  宋煊想要在东京打探消息,还得是借助曹利用的力量。
  
  鲁道宗这个人,被老仆给介绍了一二。
  
  宋煊颔首,又听老仆道:
  
  “十二哥儿若是遇到了麻烦事,我这就回去禀告老爷,让他为十二哥儿出头。”
  
  “些许小事罢了。”
  
  宋煊随即又笑着对老仆说:
  
  “你去街上打探打探,怒斥宗室子也配姓赵便是我说的,你辛苦一趟告诉我那未来老岳父,让他无需担心。”
  
  “喏。”
  
  曹府当中,已经下了值的曹利用见到自己的老兄弟再等着。
  
  听着他的汇报,曹利用眉头一挑,这事还真是他干的。
  
  “老爷,是不是要?”
  
  “用不着。”
  
  曹利用大手一挥:
  
  “我自是相信十二郎有办法处理的毫无差错,尤其是此事又有鲁道宗在探查,我更始相信他的为人。”
  
  曹利用心中想的是没必要添乱,尤其是这件事宋十二占着理呢。
  
  走到哪里都占着理,那就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尤其是八大王,还说什么八贤王。
  
  曹利用觉得刘娥那个女人绝不会放弃敲打赵元俨的。
  
  送上门来的机会。
  
  “直娘贼。”
  
  曹利用只觉得自家女婿心真黑,那可是黑的太好了。
  
  不知不觉就给那赵允迪挖坑,给他埋了都还得谢谢十二郎呢。
  
  赵允迪说大宋律法姓赵这话却是不假,让曹利用反驳,他根本就反驳不出来。
  
  谁知道宋煊直接说你不配姓赵,简直是给太宗皇帝丢脸的话一出口,赵允迪就得跪了。
  
  此事一出,今后这帮宗室子,定然不会再无所顾忌了。
  
  终于有人来杀一杀他们的威风了。
  
  宋煊如此表现让曹利用极为满意,自家好女婿将来为官后,也定然不是个吃亏的主。
  
  这样的人,在官场上才能爬的更快。
  
  在没有当官的时候,就表现出不畏强权,维护大宋律法的形象。
  
  口碑那也会有着一定的传播。
  
  特别是沾染了宗室,这件事可大可小,就看官家他怎么想的。
  
  曹利用嘿嘿笑了几声,又交代了一下。
  
  “再有几日就要开考了,饭菜什么的务必要检查小心一些,绝不能因为吃肚子坏了,耽误了他参加省试。”
  
  曹利用心心念念着宋煊能够连中三元呢。
  
  他自是要好生给自家未来女婿在后勤这方面上搞好了。
  
  绝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鲁道宗的调查奏疏写的极为详细,而且也很快就递交到了天子手中。
  
  赵祯其实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但是对于鲁道宗短时间就查探完了真相并且进行反馈,最重要是先拿给他这皇帝看,而不是交由母后。
  
  赵祯对于鲁道宗非常满意。
  
  他也是长大了许多,渴望自己手中有更多的权力以及朝臣的认同。
  
  “不知官家要如何处罚赵允迪?”
  
  鲁道宗先在赵祯这里留个底,免得告知太后后,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赵元俨已经自称神经病数年不参与朝政,姿态摆的很足。
  
  若是再肆意报复,那就不妥当了。
  
  他这个寺正也不希望此事过于扩大影响。
  
  赵祯倒是拿不准主意,此事可大可小,自是要惩罚赵允迪,要不然百姓怎么看他这个皇帝?
  
  “不知道鲁参政可有建议?”
  
  鲁道宗听到皮球又提回来了,他也明白天子执政经验不够丰富,遂开口道:
  
  “依照老臣愚见,官家不如效仿太宗皇帝,略作惩治,但是要昭告天下。”
  
  “那除名是否过于严苛?”
  
  赵祯又想起宋煊说的那句,你也配姓赵的话。
  
  鲁道宗抬起头看向皇帝,他着实没有料到天子竟然会下发如此严重的惩罚。
  
  “是过于严苛了。”
  
  赵祯一瞧鲁道宗的神态,便明白了:
  
  “那便免去他的官职,闭门思过,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