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悍臣 > 第89章 折磨起居郎

第89章 折磨起居郎

第89章 折磨起居郎 (第1/2页)

话题又扯到了宋煊在殿试当中被针对的事情上了。
  
  范仲淹以前就是心中有所想法,想要待到丁忧结束后,再上报给官家。
  
  只是这次听闻学生遭遇如此不公之事,便把心中所想一股脑全都写了出来。
  
  他们在天下学子心目中最为看重的殿试当中操作,很难让人不相信会在其余考试上搞小动作。
  
  如此一来,便是毁了三代帝王苦心经营的成果。
  
  这不是一件小事。
  
  听着范仲淹如此旭说,赵祯也忍不住开口道:
  
  “是啊,朕都不曾想过有人,会做出如此让人气愤之事!”
  
  王曾几个人都没有开口。
  
  这件事没有证据不好说的。
  
  要是当时就摁死陈尧咨,那一切都好说。
  
  吕夷简也却是没想到陈尧咨办事会如此下头。
  
  属实是冲动了。
  
  现在不得不为他擦屁股。
  
  纵然自己抢宋煊当女婿失败,可毕竟他一眼瞧出自己女儿有病,这件事还是帮助了吕夷简。
  
  只不过感激归感激。
  
  利益归利益!
  
  什么情分啊,羁绊之类的。
  
  还是全都要为利益靠边。
  
  赵祯见无人应和,却是直接挑明了:
  
  “十二哥儿,吏部的官员们想要让你去开封府为官,推官以及司录参军事二选一,你觉得这个安排如何?”
  
  听到官家的询问,吕夷简总算是想明白了。
  
  官家这就是在偏袒宋煊,告诉是有人想要搞他。
  
  不过一瞬间吕夷简就想明白了。
  
  官家长大了,他也想要培养自己人。
  
  而宋煊连中三元,又是官家第一个当场钦点的状元。
  
  前无古人,怕是后来者也不知道多少年才会出现。
  
  如何能不被官家视为心腹?
  
  更何况还有郭皇后那事。
  
  宋煊丝毫不顾及背后的风险,强行为官家出头,定然让官家对他心生好感。
  
  可如今是皇太后临朝称制,官家也得低头。
  
  如此种种,吕夷简倒是轻视了官家对宋煊的重视。
  
  宋煊闻言瞥了吕夷简一眼,随即笑了笑:
  
  “朝堂的诸位高官按照惯例授予进士官职,我当然没什么意见。”
  
  宋煊对推官的职责倒是清楚,顶头上司是知府,便是陈尧佐。
  
  另外一个他没怎么接触过,不过应该是一个不如推官的官职。
  
  “官家,此举不妥!”
  
  范仲淹当即开口道:
  
  “殿试当中都有人敢如此做事,那平日里可见他们有多猖狂。”
  
  有了范仲淹的台阶,赵祯自是开口:
  
  “吕相公,你觉得呢?”
  
  听到赵祯的主动询问,吕夷简也是赞同的点头:
  
  “倒是在理。”
  
  王曾坐在一旁看热闹。
  
  他不是没提前看过这份文件。
  
  看了也选择直接报上去,他想看看官家的态度以及后续手段。
  
  毕竟天子想要亲政,那也得展现出一定的政治手腕来。
  
  毕竟如今的皇太后执政也算是经验丰富。
  
  若是突然间轻易调整,对于大宋也是一件灾难之事。
  
  “既然诸位相公觉得在理的话,吕相公还是要与吏部的人说一说,母后那里我去说。”
  
  “喏。”
  
  吕夷简应了一声,他发现官家确实是长大了。
  
  他竟然主动想要掌握权力。
  
  而且刘太后像是放任似的。
  
  吕夷简猜测皇太后对于这件事也不是很满意。
  
  毕竟做的过于下作,以至于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就在这件事落听的时候,宋煊开口了:
  
  “官家,我有一言。”
  
  “十二哥有什么话,尽管说。”
  
  赵祯此时心里微微得意。
  
  朕的人。
  
  朕自是要护着。
  
  “范院长的万言书我看明白了,其余事我暂且不做评论。”
  
  宋煊指了指文中的第一条:
  
  “就是有关大家嫌弃知县官小,年轻人不愿意做事的言论,我想要以身作则。”
  
  “哦?”
  
  这下子连王曾都想要听听宋煊的高见了。
  
  “毕竟像我这样年纪轻轻便中进士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在二十五六岁甚至三十来岁考中进士才是常态。”
  
  “大家都认为自己如此辛苦一朝鲤鱼越龙门,应该身居高位,这种眼高手低的想法是正常的。”
  
  “可现实问题是你若不是从基层干起,一点执政经验都没有,光凭着拍脑门去执行政策,以及断案,对于大宋百姓而言是一件惨事。”
  
  “如果这样的人就算身居高位,那也是尸位素餐,手下官员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哄骗你这个上官。”
  
  “一个蠢笨官员怕是要比那些贪官还要严重,对上不能报效官家,对下不能安抚百姓。”
  
  “故而我想的是,既然官家与大娘娘把我留在东京城为官,那么我想出任开封县知县。”
  
  “开封县知县?”
  
  赵祯倒是没想到宋煊会选择去干这个苦差事。
  
  因为在他看来,开封县知县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顶头上司也是开封府尹。
  
  衙门口不在一起,但也是一个受气的位置。
  
  尤其是东京城这个地方的情况太复杂了。
  
  “我宋煊一个连中三元的大宋状元郎都愿意担任知县,其余不如我的进士,还有什么话可说?”
  
  “若是我做出成绩来,自是可以上升,若是做不出成绩来,那便贬黜,合理的很。”
  
  范仲淹盯着自己的学生,他当真是没想到宋煊会以身入局。
  
  若是如此,天圣五年的进士们的官职怕不会很高。
  
  范仲淹丝毫不在意宋煊这个当学生的初入官场,官职就会比自己高。
  
  因为他们二人成绩不一样。
  
  宋煊是一甲,还是连中三元的获得者。
  
  而自己不过是乙科第九十七名。
  
  王曾他这个连中三元状元郎,初入官场那也是正六品。
  
  宋煊如此心态,倒是让他高看一眼。
  
  吕夷简也没有料到宋煊直接自己选一个位置,甚至还拿着范仲淹所说的万言书当说辞。
  
  他们师徒两个配合的可真是好啊!
  
  宋煊如此大义凌然的话落下后,殿内的几个人都面面相觑。
  
  毕竟这话说的有点真诚,又无法反驳。
  
  “倒也不是不行。”
  
  还是王曾没有让话头落下,笑了笑:
  
  “宋十二有如此心思,应该鼓励。”
  
  “官家,您觉得呢?”
  
  赵祯看向宋煊。
  
  眼神询问当真想要做那个费力不讨好的位置?
  
  宋煊只是笑笑,没有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于是赵祯沉思了一会:
  
  “此事较为复杂,朕还是与母后交谈一二,再做定夺。”
  
  吕夷简心中明白,官家是不想让宋煊去做那个位置的。
  
  但是也不想让宋煊做开封府的推官。
  
  估摸效仿上一届连中三元的宋庠。
  
  吕夷简猜测官家是这样寻思的。
  
  现在宋煊不过是把自己放在低姿态上,倒是也没有什么错处。
  
  此子心思缜密,利用他老师的万言书,让自己达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范仲淹也没有多说什么。
  
  待到回去再与宋煊说上一二,他是怎么想的。
  
  从吏部报上来的官职,就足可以见陈氏兄弟在暗中发力了。
  
  这几个宰相都没有提出异议。
  
  范仲淹直接把幕后操纵之人,指向了吕夷简。
  
  因为王曾的人品他是信得过的。
  
  赵祯看向范仲淹:
  
  “范院长,王相公像朕极力推荐你,晏殊也因为此事与朕陈述你既往的政绩。”
  
  “先前整治河堤的事,朕也清楚,你都被当地百姓建造生祠纪念感谢。”
  
  “十二哥他在省试当中的有关修缮黄河的策论,你也瞧瞧。”
  
  宦官张茂则把宋煊的策论交给范仲淹。
  
  “你有经验,十二哥他有理论。”
  
  “到时候修河这件事,还需要落在你们头上,陈尧佐他对于修河也颇有心得,今后难免要共同做事。”
  
  赵祯虽然对陈尧咨的行为感到不爽,可是在水利方面,这兄弟俩确实做出过贡献。
  
  范仲淹点头表示明白,接过宋煊的策论看了起来。
  
  他对于宋煊所说的法子,当真是闻所未闻,但是总比水淹辽国境内的办法要强上许多。
  
  李垂这是根本就没打算夺回燕云十六州。
  
  范仲淹提如此多的谏言,想要增强大宋军事实力,也有一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思,更要对付崛起的西夏。
  
  毕竟西夏大败五十万的辽军,以弱胜强,足以见识到西夏的军事实力不断上涨。
  
  这些异族人的野心,从来不会被轻易满足的。
  
  “官家,十二郎的策论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范仲淹放下手中的策论,交还给一旁侍立的宦官:
  
  “只是不知道朝廷打算什么时候修缮黄河?”
  
  “短时间内是没可能的。”
  
  王曾接过这个话题:
  
  “朝廷的税收不足以支持修缮黄河的资金缺口,还需再积累几年,方能开展。”
  
  范仲淹也能理解。
  
  他们在南方修建的河流并不算大。
  
  黄河不是谁都能玩转的。
  
  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还不如不动。
  
  否则破坏黄河原有的平衡,稍微来场大雨,就能酿成极大的祸端。
  
  赵祯也明白,不过好在自己年轻。
  
  母后她没有这个魄力。
  
  朕有!
  
  “你们再聊一聊。”
  
  赵祯站起身来,叫宋煊去后堂。
  
  “你方才说的是认真的?”
  
  “当然。”
  
  宋煊轻微颔首:“况且现在全东京城的人都知道陈氏兄弟会故意针对我。”
  
  “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要选择开封知县这个受气的官职?”
  
  “官家不可能罢黜他吧?”
  
  “就算是调离也很难。”
  
  赵祯觉得自己虽然长大了,可朝中大小事务全都靠着母后做主。
  
  甚至给宋煊他们安排的官职,也是先让母后看,再交给他的。
  
  赵祯现在纵然有雄心壮志,那也没有任何施展的地方。
  
  故而显得愁眉苦脸的,他还不一定能过说服母后能够答应自己的想法。
  
  “就是所有人都知道,我才要干这个!”
  
  “既可以独立于他,又受到他的辖制。”
  
  赵祯不明白,他知道宋煊是聪明人,但是有些时候自己并不能理解他。
  
  因为这眼瞅着就是一个新坑!
  
  宋煊见赵祯不明白,随即又小声嘀咕道:
  
  “我是一个生手,没有人带我,在工作上是否会容易闯出祸端来?”
  
  “不错。”
  
  “我一个新县令闯出祸端,这能是我的问题吗?”
  
  “不能!”
  
  宋煊随即指了指殿外:“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故意针对我,官家觉得会是谁?”
  
  “嘶。”
  
  赵祯眼睛一瞬间就瞪圆了:
  
  “还能这样?”
  
  “官场我也是头一次混,但是官家也应该见识过,朝中大臣为了一件事该是谁的责任,而相互指责的事情吧?”
  
  “嗯,我是有这方面的印象。”
  
  “可是。”
  
  赵祯又有些纠结:
  
  “毕竟这是东京城内,全都是朕的子民,若是十二哥用一些事来坑人,而且还不瞒着朕,是不是不太好?”
  
  “哈哈哈。”
  
  宋煊随即大笑几声:
  
  “官家切勿担忧,此事我自是会有分寸,待我任职后,先证明自己的能力,放好实行后续的计划。”
  
  “什么计划?”
  
  “如今官家尚未亲政,许多人都成了太后一党,陈氏兄弟也是如此。”
  
  宋煊压低声音道:“自是找机会翦除他们的力量,为官家早日亲政做好准备。”
  
  赵祯下意识的看了一下窗户:
  
  “莫要说这种话,我尚且年幼,母后她。”
  
  赵祯并没有说完,其实他内心深处也是渴望亲政的。
  
  但是掣肘太多了。
  
  “官家觉得太后她老人家什么时候会还政?”
  
  赵祯沉默不语。
  
  “臣不是离间天家亲情,但是武则天旧事不可不防。”
  
  听到宋煊如此言语,赵祯眼睛刷的睁大:
  
  “母后,她断然不会如此的。”
  
  这话说的赵祯自己个都不自信。
  
  毕竟他娘喜欢穿龙袍,以及各种该皇帝干的事,可是没少干。
  
  最终赵祯叹了口气:“依照十二哥观之,我母后当真会行武则天之事吗?”
  
  “依我观之?”
  
  宋煊摇摇头:
  
  “我如何能确定太后心中的真实想法?”
  
  “不过我看刘太后的气色极佳,估摸还能执政很长时间。”
  
  赵祯知道宋煊医术是有一手的。
  
  他听到宋煊如此言语,更是心中哀鸣。
  
  岂不是待到朕三十而立,怕也没机会亲政?
  
  那可真是让赵祯开始挠头了。
  
  依照赵祯参考祖上的寿数,一般宫中养尊处优的太妃们都挺长寿的,但是皇帝却是活的时间不长,子嗣也并不兴盛。
  
  若是自己在三十岁都不能亲政,岂不是成了傀儡皇帝?
  
  到时候如何覆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治理黄河,整治吏治等一系列需要耗费心神之事?
  
  “她毕竟是我母后!”
  
  “难不成武后不是从自己的亲儿子手里抢夺的皇位?”
  
  赵祯再次沉默,他想起来鲁宗道评价武则天的话:
  
  “唐之罪人,几危社稷!”
  
  这位在吏部任职的参知政事最近病了,一直在家里养病。
  
  “更何况她还不是。”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当即瞪大眼睛:
  
  “你说什么?”
  
  宋煊装作失言的样子:
  
  “没什么,就是听说一个映射的小故事。”
  
  赵祯压制住心中的疑惑,他稳稳的问道:
  
  “什么小故事?”
  
  “十二哥讲的小故事很有趣,我小时候便喜欢听。”
  
  “嗯?”
  
  这下子轮到宋煊有些诧异了:“官家何意?”
  
  “毕竟朕如今也没有举行冠礼呢,母后临朝称制,再他们眼里朕自然就是小孩子。”
  
  赵祯也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因为他知道宋煊也是有所保留,并没有完全把该说的话说出来。
  
  不过他有这份帮助自己夺权的心思,赵祯是晓得的。
  
  “官家可不能一直拿自己当小孩子。”
  
  宋煊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臣八岁就出来独自打拼了,不少道理也是吃了亏才能明白的。”
  
  “嗯,朕知道。”
  
  赵祯倒是不着急,因为他还需要考虑考虑。
  
  就在这个时候,敲门声响起。
  
  “进来。”
  
  宋煊端起茶也没多说什么。
  
  其实他内在的逻辑就是陈氏兄弟是皇太后的人,动他们不如直接动太后刘娥。
  
  而且赵祯亲政之后,把刘娥任命的宰相全都踢出中枢了。
  
  “臣宋庠,见过官家。”
  
  宋庠踏进门口,瞧见年轻的官家以及正在喝茶的宋煊。
  
  “免礼,宋巡官。”
  
  宋庠如今是太子中允,直史馆(荣誉职位士大夫非常重视这一职位,因为它代表了个人的学识水平和荣誉),以及三司使当中度支司的巡官。
  
  “何事?”
  
  “回官家的话,臣奉大娘娘的令,已经调为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
  
  听着宋庠的话,宋煊不是很理解这其中的官职。
  
  但是赵祯能明白母后对宋庠的培养。
  
  三司当中最重要的便是户部。
  
  三司主要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财权,可以说如今权力极大。
  
  无所不管!
  
  现在又让宋庠修起居注,那就是要跟在皇帝身边,记录他的言行。
  
  除了赵祯私生活外的种种言行,都要进行编纂记录。
  
  “朕知道了。”
  
  听着赵祯的回答,宋庠当即掏出册子,坐在一旁开始磨墨:
  
  “官家与新科状元之间的对话,理应被记录。”
  
  宋庠一丝不苟的坐着自己的事。
  
  可是宋煊与赵祯方才的对话,根本就没法子记录在案。
  
  难不成两人在这里讨论如何让刘娥还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