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悍臣 > 第157章 人见人爱小娘娘

第157章 人见人爱小娘娘

第157章 人见人爱小娘娘 (第2/2页)

“此言当真?”
  
  “滚。”
  
  林坤毫不客气的让自己的随从,直接给钱掌柜的扔了出去。
  
  于是坐在地上的钱掌柜,瞧着高阶之上的樊楼,露出一丝苦笑,然后眯了眯眼睛,站起身来就走了。
  
  玉清宫内。
  
  罗崇勋来找赵祯,传达了皇太后的话。
  
  赵祯跟着宋煊厮混,在待人接物上也是长了些本事。
  
  他并没有着急反驳,而是开口道:
  
  “我听人言求雨也是要算吉时的,否则吉时未到,就算是求雨那也是毫无效果,反倒会惹怒上仙。”
  
  如此说辞,罗崇勋其实也相信,理由能过得去就行。
  
  但是他信不信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娘娘她老人家相信才管用了。
  
  “官家所言极对。”
  
  罗崇勋脸上带着笑,又弓着身子:
  
  “可是大娘娘那里不知清楚此事,特差遣臣来提醒官家不要忘了此事。”
  
  “大娘娘所教导的,我岂能忘记?”
  
  罗崇勋相信官家说这话是真心的。
  
  他们从来不会怀疑官家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
  
  所以也并不会往演戏那方面去想。
  
  毕竟这么多年,官家都是对大娘娘的命令坚决服从到底的。
  
  赵祯脸上带着笑意:“大娘娘可是歇息了,若是没有歇息,那我要去大娘娘那里请安。”
  
  “回官家的话,倒是未曾。”
  
  赵祯当即站起身来:“那便走吧。”
  
  罗崇勋连忙在前头引路,要摆开皇帝的仪仗队。
  
  但是被赵祯拒绝了,他不想过于张扬,反正从玉清宫出了门,走那么几步路,就进了皇城。
  
  他就当听宋煊的话,找机会多溜达溜达。
  
  如今动一动出汗排排体内的毒素,赵祯是欣然接受这么一个理念的。
  
  待到赵祯去了宫内,刘太后还没有沐浴完。
  
  赵祯便先去小娘娘那里问好,在他的印象当中,唯有小娘娘是真的疼爱自己。
  
  “小娘娘。”
  
  “呀,是祯儿来了。”
  
  杨太妃连忙拉着赵祯问东问西,询问他是否吃饭之类的。
  
  杨太妃也是个聪慧之人,但是她对权力没什么兴趣。
  
  而且对自己的侄儿安排高位,也是直接拒绝,让侄儿吃个皇粮就成。
  
  杨太妃知道自己的侄儿烂泥扶不上墙,年纪轻轻就是个泼皮无赖。
  
  但是又喜欢喝酒,性子还暴虐,如今把丁谓的豪宅赐给了他去居住。
  
  她十二岁就入了宋真宗的王府。
  
  只要宋真宗给刘娥升位,杨妃也同时升位。
  
  不喜欢掌控权力,又甘心做小,从不忤逆刘娥的意思,所以刘娥才能同她情同姐妹。
  
  刘娥死后想要安排她继续垂帘听政,但是杨太妃只是应允了皇太后的位置。
  
  让人删去了刘娥遗诏里的同议军过事的字样,还政给宋仁宗,当了几年皇太后无疾而终。
  
  刘娥借腹生子后,年龄已大,是杨太妃哺育赵祯长大的。
  
  赵祯也是从心里认同这个养母的。
  
  “小娘娘安心,我最近在玉清宫吃得好,睡的好,又能修身养性,可是好的很。”
  
  听着赵祯的话,杨太妃眼里有些心疼他。
  
  但是如今国家大事全都在皇太后手中,赵祯什么时候能亲政,她心里也没有谱。
  
  于是只能抚摸着他的头道:
  
  “祯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可过于操劳,否则同你父皇一般,长的不算高,将来如何能威严起来?”
  
  “哈哈哈,小娘娘说的在理。”
  
  赵祯又炫耀了一下他最近选的亲卫,可是个个身体不矮,而且有点人样子的模样。
  
  不过比十二哥要少了几分威风。
  
  “十二哥是?”
  
  “宋煊。”
  
  “呀,是宋状元呀。”
  
  杨太妃脸上带着笑:
  
  “我近日来听宫里人说宫外的趣事,可是没少听到宋状元的大名。”
  
  “宋状元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手段,祯儿有如此谋臣,将来必定能够大兴大宋。”
  
  听着杨太妃的话,赵祯是打心眼里高兴。
  
  杨太妃能够在刘娥身边屹立不倒。
  
  除了自身同样美貌,与刘娥是同乡外,更多的是她自己本人情商极高。
  
  无论是给宋真宗,还是给刘娥,亦或者是给赵祯都能提供极高的情绪价值。
  
  以至于人人都喜欢她。
  
  “小娘娘,您也听说了十二哥的事?”
  
  “当然了。”杨太妃眉眼当中都带着笑:
  
  “端午节在金明池的时候,我就瞧见过他,倒是长了一幅好皮囊,若不是被曹侍中给抢走当女婿了,还不知道有多少小娘子喜欢他呢。”
  
  “哈哈哈。”
  
  赵祯忍不住大笑起来,生的儿子多也是有好处的。
  
  曹家七个儿子,在万人之中争抢,直接把宋煊给高抬到曹利用面前了。
  
  赵祯又笑着与杨太妃说着宋煊的趣事。
  
  杨太妃颇为慈祥的望着自己的养子。
  
  她可以确信,赵祯是交到好朋友了。
  
  杨太妃很难想象一个皇帝竟然也会拥有“朋友”这层关系。
  
  先帝的朋友倒是不少,如今也就剩下了张耆一人。
  
  赵祯自幼有人陪读,但是真的没有像说宋煊这么开心有意思。
  
  “听祯儿的话,宋状元倒是个有执政手段之人,初次掌控五十万人口的开封县,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小娘娘说少了,开封县算是不在户籍之人,兴许就超过了七十万呢。”
  
  赵祯也是当了一日开封知县,才发现有许多事要忙,许多都要他自己去亲自安排。
  
  除了一些棘手或者敲登闻鼓的案子要宋煊这个知县出手,大部分案子都会在县丞那里先过一手,然后交给知县审阅。
  
  不是所有案子都需要他来亲力亲为的。
  
  但是赵祯就是要去亲力亲为,站在县衙内听着原被告的诉说。
  
  所以不光是宋煊他掌控近七十万人口,连带着赵祯这个皇帝也在掌握这么多人,来处理各种事情。
  
  赵祯觉得分外充实,初次掌控权力的他,甚至都不想下值。
  
  “宋状元当真是有本事。”杨太妃又夸了一句。
  
  赵祯眉眼也带着笑,他又说了收税以及安排人清理沟渠之事:
  
  “我再也不想睡到半夜被叫醒,然后去大殿当中避水了。”
  
  去年开封大水,把皇宫都给淹了,上哪说理去?
  
  杨太妃也深有感触,确实十分不方便。
  
  “宋状元如此有远见,当真是大宋之福啊。”
  
  赵祯却是摇摇头:
  
  “我在路上听人说并不是如此,如今天气干旱,许多百姓都在传扬今年没有大雨,所以十二哥他做的全都是无用功。”
  
  “就算清理了沟渠,过段时间也会被杂七杂八的脏东西给填满了。”
  
  “他们岂能如此短视?”
  
  杨太妃前些日子还听闻黄河又要泛滥,水淹东京城的谣言呢。
  
  正是范仲淹弹劾刘从德贪污黄河工程款项之事,说的有鼻子有眼,许多百姓都想要逃走。
  
  如今又天气大旱,洪水不会来了,开始责备宋煊清理淤泥浪费钱财了。
  
  当真是没什么脑子。
  
  “是啊。”
  
  赵祯又说了一下当今遇到的困难,光靠着宋煊收上来的税不足以应对洪水来之后的各种情况。
  
  朝廷又要准备好给辽国的岁币,这件事更是马虎不得。
  
  “祯儿可是缺钱了?”
  
  杨太妃连忙表示自己还有体己钱,反正也用不到。
  
  娘家那边的亲戚也都安排了官职,侄儿一家还住在了丁谓的大豪宅当中,用不着她去贴钱。
  
  所以杨太妃愿意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给赵祯用。
  
  “不用不用,小娘娘,我已经想到搞钱的好办法了。”
  
  “什么好办法?”
  
  杨太妃倒是来了兴趣,想要听一听,因为她这钱原本就是打算捐赠出去,建造一个道观的。
  
  相比于刘娥喜欢礼佛,她更喜欢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那便是从那些寺庙和道观收钱。”
  
  “啊?”
  
  杨太妃是知道许多权贵都会出钱兴修各种寺庙道观的,以至于如今香火十分鼎盛。
  
  “祯儿,你如何能向出家人收钱?”
  
  “小娘娘,这有什么不能的!”
  
  赵祯斩钉截铁的道:
  
  “东京城的这些出家人拿着我们供奉给佛祖的钱,去放高利贷,逼死人命,让人家破人亡的事,我也听说过,这符合佛家的慈悲济世的理念吗?”
  
  “他们的度牒都是我大宋颁发的。”
  
  “既然他们想要放高利贷盈利,那就该给朝廷上税。”
  
  杨太妃听着赵祯的解释,确实是这个道理。
  
  不光是寺庙等会放高利贷,稍微有点实力的人家,都会开一个“解库”。
  
  当然大宋律法是不允许官僚做高利贷业务的,可是他们的家人不是官僚,自是能钻这个空子。
  
  特别是官员借贷这件事在宋真宗时期也是必须要杜绝的。
  
  杨太妃是陪在宋真宗身边批阅奏疏,所以对于这件事有印象的。
  
  可政策是政策,现实是现实。
  
  有政策并不能杜绝官员之间的借贷。
  
  因为许多官员家庭并不富裕,许多普通官吏不贪污受贿,根本就无法靠着朝廷俸禄养家糊口。
  
  大宋文官的待遇好是好,可也得等你把品级升上去再说。
  
  更不用说不少读书的学生在没有当官之前,很难有稳定经济来源,为了买书求学赶考,许多人都是靠着借贷来的。
  
  他们当官之后先还这部分贷款,然后后面再借,就更容易了。
  
  不过杨太妃觉得朝廷向这些寺庙道观收税,想必是极为困难的。
  
  她有些担忧的跟赵祯说了这些话,而且她也不相信这个主意是赵祯想出来的。
  
  赵祯以前是个乖孩子,绝对不会如此冒失。
  
  但是宋状元做事就比较激进,他虽然为大宋朝廷着想,可是也会得罪一帮既得利益者。
  
  这群人也会在背地里记恨宋煊的。
  
  杨太妃把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并且让赵祯不要如此操作。
  
  若是要用来接纳灾民,到时候把她攒的钱拿去用。
  
  赵祯更是不能同意。
  
  他想了想这种得罪人的事,确实不能让十二哥出头。
  
  可是又能选择谁呢?
  
  赵祯思考了好一会才开口道:
  
  “小娘娘的提醒,我记在心里了,此事我会找别人来提的。”
  
  杨太妃露出不解之色:“你想找谁?”
  
  “刘从德。”
  
  听着赵祯嘴里吐出的三个字,杨太妃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能行吗?
  
  大娘娘那里能同意吗?
  
  刘从德那个小身板子,他能背得动这口大黑锅吗?
  
  赵祯方才灵机一动,立马就想到了他。
  
  刘从德从端午命案私吞金丝楠木,据皇城司暗中调查,都卖到辽国去了。
  
  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就算揭穿了,大娘娘也不会惩罚他。
  
  现在这个案子一直都在拖着,金丝楠木归还还一直都没有归还。
  
  再加上黄河工程之事,他就吐出来了十万贯。
  
  朝廷修黄河,能就花费十万贯吗?
  
  如此种种,许多事都由他来背这个黑锅,当然是绝佳人选。
  
  想必十二哥也会赞同。
  
  赵祯脸上带着笑意。
  
  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性极高,大娘娘那里也会同意的。
  
  因为赵祯觉得自己也会利用人了,更加高兴了,简直是双喜临门。
  
  他早就看刘从德不顺眼了。
  
  甚至赵祯小时候都十分羡慕嫉妒刘从德能够从大娘娘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
  
  童年的阴影,一直都遮在了赵祯的头上挥之不去。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刘从德死后,不让刘从德的小妾继续守活寡。
  
  他曾经失去的“皇后人选”,他一定要亲手夺回来!
  
  赵祯站起身来,满心欢喜:
  
  “小娘娘,想必大娘娘那里也收拾妥当了,我们一同前去如何?”
  
  “可以。”
  
  杨太妃站起身来,她知道赵祯的选择,也愿意帮他一把。
  
  若是大娘娘哪里有不高兴的表现,她也可以帮赵祯给拉回来。
  
  赵祯扶着杨太妃去了刘娥的宫殿。
  
  二姊妹先是说了好一会话。
  
  毕竟刘娥忙于政务,就算是退了朝,也是在处理。
  
  杨太妃对这些不感兴趣,平日里也就是五日来拜会一下,并不来打扰刘娥。
  
  有杨太妃在一旁,刘娥也不好过于敲打赵祯。
  
  赵祯却是在合适的时机,说了一下有关预防洪水的事。
  
  刘娥明明是安排皇帝去求雨,结果皇帝说洪水来袭,这不是公然与自己唱反调吗?
  
  于是她语气有些冷意:“官家怎么会这么想?”
  
  赵祯直接把刘从德给揪出来了:
  
  “好叫大娘娘知晓,是复本哥哥提的建议,因为黄河工程修缮的确实不妥,他认为会发洪水,又与我私下交谈过,提了个建议。”
  
  上次在大殿内,刘从德公然退了十万贯这件事,着实是让刘娥没想到他们老刘家属貔貅的,会主动往外吐钱。
  
  如此行为,算是给刘娥长了脸。
  
  于是刘娥明里不好赏赐他些什么。
  
  就在暗里赏赐了刘从德。
  
  现在听着赵祯如此抬高刘从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发生了这些事。
  
  “什么建议?”
  
  不管是真是假,刘娥都打算听一听官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赵祯就说了一下,他建议朝廷拟定要跟放高利贷的寺庙收税,如此来填补亏空。
  
  朝廷就有了更多的钱财去安排灾民,让他们进行灾后重建。
  
  如此混账的主意,在刘娥看来,确实是像刘从德提出来的。
  
  他连出家人的主意都打,亏的他还日常去礼佛。
  
  礼佛就礼出来这么个道理?
  
  “官家怎么想的?”
  
  “大娘娘,我觉得复本哥哥的主意真是好啊。”
  
  “好在哪里?”
  
  赵祯就给刘娥解释了一下,这些放高利贷的寺庙,首先就违反了佛家教义,还逼死了人命。
  
  复本哥哥他经常礼佛,所以是亲眼所见,对此极为愤慨。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能杜绝,所以就想着要收税。
  
  要么就降低高利贷的利息,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还得起,不至于家破人亡。
  
  刘娥对于家破人亡这个词很敏感,她当时也是处于这种情况,想要去借贷都没得机会。
  
  人家根本就不给你贷款,怕你还不起。
  
  “姐姐,贤侄倒是真的有想法。”
  
  杨太妃在一旁笑嘻嘻的夸奖了一句,她知道夸官家没有用。
  
  “一晃也长这么大,懂得为大娘娘和官家分忧了。”
  
  刘娥拍了拍杨太妃的手,对这两句话倒是十分受用。
  
  当时自己为了敲打刘从德,让他去找宋煊压下那事,不要一直往上暴雷,免得在朝堂上一件接着一件,无法照拂他了。
  
  刘娥后来听说刘从德被宋煊给揍了一顿,都没有发火,反倒是把欠款乖乖的送了过去。
  
  如此识大局的表现,让刘娥对刘从德是满意了一些的。
  
  现在这个小子有了想法,也不主动来找自己商量,就是想要我看看他的本事呗?
  
  “此事贸然实施,风险极大。”
  
  刘娥倒是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开口道:
  
  “还是要有个详细的章程才成。”
  
  杨太妃见刘娥松了口,连忙给赵祯使了个眼色。
  
  赵祯脸上带着笑意,感谢小娘娘送来的助攻。
  
  他极为激动的道:
  
  “大娘娘放心,我必然会找复本哥哥多次商量,争取能够想出一个合适的章程来,然后再把具体的方案,请大娘娘过目。”
  
  刘娥只是轻轻颔首,并没有多说什么。
  
  赵祯却是神色激动。
  
  他这算是第一次“骗人”成功吗?
  
  只要在大娘娘这里过了关,他去找刘从德,让他来主导此事,想来必然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赵祯更是信心满满,到时候让刘从德纳头便拜就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