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废太子诏?赵构狂喜!
第十四章 废太子诏?赵构狂喜! (第1/2页)黄袍加身,关中称帝!
听到这八个字,包括吴革在内的剩余八人,全都是心头狠狠一颤。
紧跟着,几人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太子爷霸气,跟着太子干了!
他们兄弟抛头颅洒热血,除了精忠报国之外,自然也想着混个从龙之功了。
而且他们守护之人,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皇族,而是真正的国本,大宋太子!
继承大宋,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这天下,还有比他更适合黄袍加身,称帝之人吗?没有!
“不错,”吴革的反应很迅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第一时间,立刻道:“殿下逃走,金人必然会让官家废太子。”
“所以,就算有废太子的圣旨昭告天下,那也当不得真,必然是矫诏!”
“汴京陷落,二帝被金人挟持,天下人有目共睹,哪怕是废太子的诏书现世,某也绝对不承认,因为那是金人胁迫官家所写!”
“在某看来,太子殿下入关中后,当立刻称帝!”吴革直接表态定性!
其他八人听到这话,也是纷纷表态:“我等坚决拥护太子殿下称帝!”
听着吴革等人的话,赵谌心中也不由一暖,这些人就是自己的心腹班底了!
有了这些人在,自己就算到了关中,也不至于身边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一行人休整了约莫半个时辰。
微弱的火堆,在稍作休整取暖后,最终被众人小心翼翼地用泥土和香灰彻底掩埋。
吴革率领的人自然是精锐,有专门处理痕迹的前哨,很快便将篝火的痕迹掩盖。
短暂的温暖仿佛只是一个幻觉,残留的温热迅速被破庙外的风雨和寒意吞噬。
“走!”吴革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行世人迅速没入雨夜之中。
根据吴革的西进计划,他们现在所处的桃花峪,乃是河阴县腹地。
也是金军控制的核心地带。
河阴县,绝非普通小县,它是金军必须控制的重中之重!
首先,河阴县境内的河阴仓,是汴河入黄河口的巨型粮仓和物资中转站。汴河连接着黄河与淮河、长江,乃是汴京漕运的生命线。
控制此地就等于扼住汴京的物资咽喉!
其次,河阴县拥有河阴渡等渡口,是黄河天堑上的重要通道。
控制渡口,就等于控制了南北交通!
最后,河阴县地处汴京西北方,是屏护汴京、西进洛阳、北入怀卫的必经之路。
对于志在彻底瓦解大宋,并准备满载北归的金军来说,绝对不可能放任河阴县这样一个具有极高军事和经济价值的要地不管。
因此,河阴县周边每一条官道,每一个集镇,都可能布满眼线和巡逻队。
也正因如此,他们一行人西进关中,必须严格遵循“避实就虚”的原则。
迂回绕行,潜入山麓,从河阴县向怀州边界而去,之后再从怀州边界转入王屋山东麓,而后向王屋山西麓进发到绛州东北部丘陵。
最终抵达龙门渡!
也是西进关中的最后一站!
可只有赵谌知道,这一段路程,绝对不会这么容易,不死两次,怕是过不去。
而就在赵谌一行人顶着风雨,在泥泞与黑暗中向着王屋山方向艰难跋涉之时,汴京城外青城斋宫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
四十多岁的完颜宗翰负手而立,望着窗外依旧未停的冷雨,面沉如水。
而在他身后的桌边,仅三十岁但却面色浮肿,看起来久病缠身的完颜宗望,则是坐在一侧,手指来回敲击桌面,眼中杀意闪烁。
这两位灭宋的大将怎么也没有想到,确切的说,不光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想到。
那只他们本以为已牢牢握在手中的“金丝雀”,大宋太子赵谌,竟在他们的天罗地网之下,就这么逃了出去!
“好手段,好胆色!”完颜宗翰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这才是他最危险的时刻,“能在我们眼皮底下把人弄出去,看来宋人也并非完全的软骨头……”
“嘭!”完颜宗望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早知如此,当日就该不惜代价的,将那吴革,还有所有叛军全部斩尽杀绝!”
“还有那个范琼,废物一个!”
“粘罕,立刻发下海捕文书,沿途州县严加盘查,他们只有十多人,走不远!”
“若是派轻骑去追,必能将那宋太子擒回来碎尸万段!”
“追?”完颜宗翰摇头,转过身道:“鱼入大海,鸟归天,不是那么容易的。”
说着,完颜宗翰看向角落烛火死角处,开口道:“希尹,你有什么想说的?”
闻言,一直沉默地坐在阴影中的完颜希尹,双眼缓缓睁开,眼底有疑惑之色闪过。
此时,他心中也是疑窦丛生。
尤其是看着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边上的标注:
【完颜宗翰,对你颇为倚重。】
【完颜宗望,重病缠身,命不久,将死“痈发”于天会五年六月病逝于军中。】
如此详细的标注,还有脑海中那真真切切的记忆,又让他心中犹疑不决。
可事实是,脑海中的记忆,确实给了他错误的信息,让他判断失误,赵谌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