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这一世,史学家们不语,只是一味地皱眉?
第三十六章 这一世,史学家们不语,只是一味地皱眉? (第1/2页)赵谌的打算很明确。
完颜娄室想要以自身为饵,垂钓曲端。
而曲端则是把他这个太子当鱼饵,垂钓完颜娄室。
可以说,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原本,他还想着,自己这一世身死后重开,利用回放、记忆编辑等手段让曲端等五路西军全来投靠,略显单薄。
现在看来,曲端这位悍将之所以迟迟对自己这个太子不表态,明显就是在观望,他想要知道自己这个太子能否为他创造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用来对付完颜娄室的。
可正如宗泽所言,完颜娄室身为这个时代,天花板级的顶尖统帅,岂会这么简单?
这个时候,只要曲端一脑袋扎进来,他就会将西军中,这个最强一支趁势灭掉。
那自己就将计就计!
我这个太子的表现如何,你曲端可要好好睁大眼看好了!
宗泽说完,短暂的沉默后,吴革率先开口,道:“当务之急是,就算是加上赵点将军的兵马,也不可能挽救同州!”
郑骧沉默片刻后,抬头看向赵谌:
“殿下,完颜娄室凶名在外,此言绝非虚声恫吓。屠城,金人做得出来。”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为了江山社稷计,臣恳请殿下,即刻轻装简从,秘密离开同州,西幸京兆府。”
“京兆城高池深,远比同州稳妥!”
“至于同州百姓,就由臣去安抚!臣在此地为官数载,拼着这身官袍不要,这张老脸不顾,也会去恳求他们理解!”
“国本重于泰山,殿下安危系天下人心!只要殿下仍在,大宋旗帜不倒,将来必有雪耻复仇之日,百姓会理解的!”
宗泽也是神情凝重开口:“殿下,潜翁所言,虽不忍,却是老成持重之策。”
“同州无险可守,完颜娄室精锐转眼即至,其最精锐的曲端更是没有言明来援,死守胜算渺茫。不如暂避锋芒,以图后举!”
“殿下,您在,国本就在!”吴革也是抱拳道:“咱们好不容易逃出来……”
感受到集中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赵谌自然知道三人都是好意,可他自有打算。
因为他可以无限次的重来,这一世表现的越好,垂钓的果实就越丰厚!
想着,赵谌手指轻轻拂过完颜娄室的传书,最终停留在“鸡犬不留”四个字上。
“郑卿,宗帅,吴卿,你们的心意,孤都明白。”赵谌的声音稳定而决绝。
“但,孤,不能走!”说着,抬起头,目光扫过眼前的三位重臣,道:
“当年刘备势孤力穷法理不纯,尚不忍弃新野百姓而去,携民渡江,方得仁德之名而天下景从,这是刘备的王道。”
“然不论是王道还是霸道,都不能让人心失望。”
“孤之霸道,非孤一人之霸道。”
“孤之霸道,是为了让我大宋军民,能从心底里变得刚硬,铁血,不屈,不怕!”
“自古行霸道者皆向外,然大宋人心积弱已久,必须向内自立行霸道!”
“今日若弃同州军民于必死之地,独自逃生,孤之霸道,还如何入这天下人心?”
“孤要做的,是传道,传孤之霸道!”
赵谌说完,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天穹之上涌动翻滚的云层。
“况且,今日孤能弃同州,他日就能弃长安,到了南方,还会弃江南!”
“如此贪生畏死之君,凭什么号召天下忠臣义士?凭什么让百姓为我赵家江山流血?更何谈所谓的欲行霸道于天下?”
“孤,就要在这同州城!让天下人都看清楚,也让金人看清楚!赵官家的子孙,不全是汴梁城里那等软骨头的孬种!”
“孤,不一样!”
“孤敢站着死,孤愿为民赴难!”赵谌的声音拔高,如同重锤,敲在此刻满脸震撼动容的宗泽、吴革和郑骧的脸上。
“孤死何足惜!”
“让孤的血,让同州军民的血,泼醒这已被打怕,打懵了的天下人心!让孤的死,化作一道刻在每个宋人骨子里的血仇!”
“让我们所有人的骨头,铸成我大宋最后,也是最硬的一根脊梁!”
说着,赵谌的目光变得决绝:
“唯有如此,将来无论是我那王叔,或是其他赵氏子孙,才有资格,有底气,去凝聚人心,号召四海,雪此国耻,复我河山!”
“只要孤之霸道能传承下去,生生不息,那宋人,就永远不会灭绝!”
这一刻,书房内,落针可闻。
不论是宗泽,还是吴革,又或是政治谋略老辣的郑骧,此刻全都被眼前那一道小小的身影所震撼,直到此刻他们才终于明白。
明白太子的欲行霸道于天下,根本不是他们所理解那般对外,太子是要传道!
将霸道传于宋人心,不惜以身殉道!
宗泽看着赵谌,只觉得心头热血涌动,眼中爆发出无比炽热的光芒,他重重抱拳,道:
“殿下既有此志,传霸道于天下人心,老臣宗泽,愿做殿下护道人,虽死无憾!”
本就是武将的吴革,还有那边上当近卫的牛五,更是热血澎湃,大声道:“臣愿随殿下,殉道于天下人心!”
郑骧哆嗦着嘴唇,理智告诉他,这太疯狂了,这么做不对,真正的聪明,应该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应该保持理智。
可殿下这番刚烈,霸猛的话,却让他心头那股理智被激荡的情绪多压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