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丰富的点评,历史偏移越来越大了(二合一)
第三十九章 丰富的点评,历史偏移越来越大了(二合一) (第1/2页)万世书第六页缓缓打开。
不过这一次,看着第六世结束的总结,却是久久没有开启下面的内容。
而是直勾勾的看着“万世书”第六页的内容,嘴角勾的让人不忍直视,心里乐开了花。
烈武皇帝,烈武大帝,宋武帝……瞧瞧这些赞誉,这是自己个普通人能把握的?
此刻要说赵谌心里不狂喜,不美滋滋,那是假的,就问谁看了这种赞誉不迷糊?
虽然说这些称呼都是后世人的赞誉,甚至是某种默认自己的专属,可也有遗憾。
那就是看眼前这总结,正史里,终究没给自己冠上皇帝的名头,不过想想也正常。
自己临死也是个太子,没登上皇帝位,南宋也是由赵构开创,他会承认自己才怪。
不过赵谌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成为皇帝,而且不出意外,下一世就该自立了。
到时候,这悠悠青史,诸皇之间,亦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甚至他还要更上一层!
仅仅只是在诸皇之间,位列一席还不够,怎么也要功比秦皇汉武吧?
当皇帝,拥有人类最强皮肤,是男人的浪漫,而功比秦皇汉武,才是皇帝的追求。
心里又把第六世总结,美美的看了又看,尤其是在最后那谥号上停留许久,赵谌这才意犹未尽的继续。
后面还有他更爱的环节,后世点评!
就连“万世书”的总结都如此吸睛,那后世点评,正史、野史传记和网友会怎么评价?
依旧是熟悉的开头。
不过这一世,没什么需要回放观看纠错的,完颜娄室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迅速出兵灭掉自己,行动路线基本都是明牌。
第七世开启后,他只需要给西军五路的经略使,统制官这些人记忆打个标注即可。
虽说第六世中,有些人都没见过,可自己这个太子到同州,就算是当初的曲端,虽然没有表态,可依旧送来了不痛不痒的书信。
就算是有书信,也足够了!
因为这也算是与自己的交集,只要是与自己有交集,就可以观看到他们上一世,与自己有关的视角下,发生的一切。
“2小时25分33秒吗?”瞟了眼自己上一世的进度条长度,赵谌微微颔首,比一部大型电影的时间还要长了。
之后,赵谌第一个就提取了曲端在上一世,与自己有关的记忆。
曲端上一世的时长为“00:24:46”,并不长,很短,进度条只有24分。
“果然不出所料,”看着曲端上一世与自己相关的种种,赵谌心中微微点头,“悍将归悍将,却也没有什么反心……”
虽然曲端有历史背书,不是奸臣,对皇室也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性格有缺陷,可人心思变,史书毕竟有局限,自己看着最放心。
看完曲端短暂的上一世后,赵谌也明白了这位悍将最初的真实想法。
曲端虽然是悍将,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或者纯粹的臣子。
这是一个自信且精于计算的军阀式统帅。
他的行为准则,首先是保存,并扩大自身实力,其次是追求最大化的功业和名声。
他不会为了空洞的忠义的口号买单,因此,他是不会为了那篇慷慨激昂的太子令旨檄文就头脑发热。
他只会为看见的利益下注!
所以他要考察!
考察自己这个太子的成色与价值!
他不在乎自己这个太子,是不是法理上的正统,更不在乎那份废太子诏。
说的直白点就是,他在乎的是自己这个太子,是一个“优质资产”,还是一个会很快破产,并连累所有投资者的“垃圾资产”!
若自己和同州军,在与完颜娄室的围城军作战中,迅速溃败,这就证明,自己和身边的宗泽、吴革等人能力不足。
若自己直接弃城而逃,那就更证明,自己只会耍嘴皮子,意志薄弱,不堪大用!
那他出兵救援,就是自寻死路!
不仅会损失兵力,还会引来金军主力的全力报复,救一个必死之人,是愚蠢。
如果自己能顽强坚守,那就不一样了。
首先,就是自己和宗泽等人,有惊人的意志力,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防守能力。
其次,证明自己是“硬骨头”,值得投资。救援自己这个太子,不仅能成功,还能获得一个强大且欠自己人情的主公。
所以,自己能坚守守多久,就是曲端评判自己价值的一个压力测试。
自己撑的时间越长,值得他投资的价值就越高,下注的意愿就越强。
还有一点,就是创造最佳的战术时机。
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是致命的,而且要确保自身损失最小,战果最大。
首先,就是消耗敌人!
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那就是让完颜娄室的精锐围城军去和同州守军互相消耗。
如此,金军的锐气会在攻城战中磨掉。
兵力也会因此而产生伤亡,后勤更是会出现问题,高频次,几乎是轮替的不间断的攻杀,将士们更是会变得疲惫不堪。
如此一来,敌人必将露出破绽。
彼时,全力攻城的完颜娄室,其阵型和注意力,全都会集中在同州城上。
大后方将完全暴露出来。
此时,就是他攻杀的选择最佳战机!
一切的核心因素,全都在自己这个太子身上,曲端此举可谓一石二鸟。
既考察了自己,又能扑杀完颜娄室!
可惜,他性格上的缺陷,被完颜娄室这位天花板级别的顶尖统帅给洞彻利用了。
最终导致功败垂成!
给曲端的记忆进行编辑注释后,赵谌又陆续给西军五路经略使中的一些人如法炮制。
不过京兆府中,那位陕西制置使钱盖,却被他忽略了,此人自己入长安,必须除掉!
第七世的准备工作都做完后,赵谌的心不由热了起来,终于到自己最喜欢的环节了。
心中一动,“万世书”第六页的内容缓缓隐去,而后一条条后世点评浮现。
而后,赵谌笑了,骄傲了,精神了!
“谌,冲龄监国,秉性刚烈。同州一役,宁玉碎而不瓦全,以身殉道,天下悲恸。
其存,赵氏有后;其亡,宋室魂断。然其气节,开南宋百五十年悲歌抗争之先声。”
——《宋史纪事本末·太子谌殉国录》
“太子谌,聚义同州,传檄讨虏,虽未竟其功,然其以血醒世之志,犹若荆轲击柱,项羽别姬,刚烈之气,千载下犹能激荡人心。”
——《忠义录·卷三》
“金虏虽强,终不能屈其之志。同州城下,十岁太子以身铸魂,其所求者,非一身之存亡,乃华夏万民不屈之心。
此诚霸道之始,仁者之终也。”
——《陔余丛考·论宋太子事》
“上闻太子谌殉国同州,震悼。
下诏曰:侄谌冲年秉节,蹈难守仁,可追谥为:怀烈太子,以旌其忠。
论曰:怀烈以十龄之身,抗暴虏于危城,其志可哀,其节可尚。
然‘怀’之一字,亦见庙堂深意,盖惜其未正位而殁,亦所以定名分,安社稷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看到赵构给自己的谥号,赵谌冷笑,他自然的明白,这个谥号什么意思。
怀,何为怀?
慈仁短折曰怀,执义扬善曰怀,失位而死曰怀。
这个字,可以说是用意极深了。
这是暗示自己年幼,更关键的是定性,并强调自己,仍是太子身份,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之前的“监国”合法性。
烈,何为烈?
安民有功曰烈,秉德遵业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
这个字,倒是褒扬,承认了自己抗金戎业,和刚烈殉国的行为。
无非就是事太大,他捂不住。
以此用以安抚主战派和天下人心罢了。
“哼,”赵谌心底不屑冷哼,“这阴暗的狗东西,心胸也就芝麻那么大点了……”
“算计自己人的时候,倒是上心。”
之后,不再理会阴暗赵构的用意,继续看起了点评,他不想被这狗东西破坏好心情。
“……”
“太子谌殉国同州,天下震动。其刚烈死节,遂定南宋‘抗金雪耻’为不可易之国是。
飞虽以直道见忤,然举朝皆慑于怀烈太子遗风,无敢以‘议和’罪忠良者。
故飞虽不得志,却得终其天年,谥武穆。论曰:怀烈之血,实铸武穆之盾,庇佑之。”
——《宋史·岳飞传论》
“只见那太子,立于同州城头,面对百万虏骑,面无惧色。言道:孤死,国魂不可灭!满城军民闻之,无不泣下,愿效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