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指点东南
第64章 指点东南 (第1/2页)总镇大人指的就是南澳副总兵。
据南澳守备黄和泰的说法,这位总镇大人平日都在潮州府的行台办公,每年在岛上待的天数,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
甚至一年不上岛也是有过的。
莫非是这位总镇大人心血来潮,突然要登岛了?
林浅颔首:“好,我去见黄守备。”
军士请林浅一同乘快船过去。
今日木匠、船匠要来增修炮门,圣安娜号不宜离港。
林浅索性同船前去,临走前叫上白浪仔,还带了五六名好手同行,又对陈蛟嘱咐了几句。
圣安娜号锚地海湾叫后江湾,与白沙湾离得很近,中间就夹了一道果老山的山脊。
只一顿饭的功夫,快船已驶入白沙湾。
这还是林浅第一次近距离接近深奥港。
只见港内除了百余条小船外,还停了艘三桅福船,船体比一般的福船小,帆面更大,吃水更浅,这种船型就是大明水师的海沧船。
想来是运货的战船回港了。
之前林浅见到的水师船只,要么是漏水的样子货,要么是和渔船一般的摇橹小艇。
还是头一次见像样的战舰。
林浅不由有些好奇,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
只见这船维护的极好,船体木漆完整,帆面无破损,甲板平整,没有积水。
离得近了,还能看到船上站着许多水师士兵,正在搬运物资。
这些士兵身体精壮,动作利落,和岛上的水师截然不同。
军士见林浅对海沧船有兴趣,便道:“那些总镇的家丁,帮总镇大人看船跑货的。”
“嗯。”林浅不置可否。
“家丁”又叫“家兵”,说白了就是私人军队。
家丁军饷由将领自己筹钱发放,不仅不会克扣,而且福利待遇比官军还好得多。
民间有句玩笑话,说的是“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这些私兵,就可视作满饷的明军,不仅满饷,还来了个超级加倍。
林浅听了这个解释,本已移开目光,却突然注意到其中一个家丁站姿有些异样。
那人站在岸上,微微屈膝,看起来与常人不同。
林浅又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岸上的家丁,只见大部分人膝盖都有或多或少的弯曲。
这种站姿,是疍民的标志。
因疍民在船上居住劳作,长期弯腰、蜷腿、屈膝,导致多有膝关节的疾病。
在船上时,尚不明显,上了岸便能被看出。
“曲蹄子”这种污名,就是由此而来。
这些家丁屈膝非常轻微。
若不是林浅长期和疍民接触,也难以看出来。
总兵就算是招家丁,也绝不会招备受歧视的疍民。
事有蹊跷!
林浅不动声色的用手肘轻触白浪仔,眼神示意他看岸上。
白浪仔看了一眼,对林浅微微点头。
算是证实了林浅猜测。
随即,白浪仔神情冰冷,左手攥紧倭刀,眼神在身前军士脖颈打量。
林浅对他缓缓摇头,示意他不要动手。
现在南澳岛上有他三千岛民,海上还停有圣安娜号。
过来之前,林浅已对陈蛟吩咐过,只要他一个时辰内没有返回,圣安娜号就会封锁港湾。
白清也会领岛民翻过果老山,从陆上包围深澳港。
凭林浅对黄和泰了解,这人贪财怕死,绝不敢对他动手,即使岛上有外来的海寇、朝廷的官吏,见此情况也会有所顾忌。
深澳港表面上在黄和泰治下,实际上已在林浅掌控中。
既然事已至此,不妨去看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船只驶抵码头,林浅下船,随军士向守备营房走去。
军士一路领他来到一气派的朱漆府衙门前。
门楹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闽粤南澳总镇府”几个大字。
军士当先入内,走过府衙,穿过庭院,到一堂前,堂门上悬一匾额,上书“帅堂”两个鎏金大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