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16.我是一个兵
一、风起苍西 16.我是一个兵 (第2/2页)另外,铠甲一般都包括护颈、护胸、护肩、护臂、护腰、裙甲以及战靴,当然还有头盔,头盔全部都是金属锻造的。
不过,据说这些年来很多军中的铠甲装备都有多减省,比如原先该配轻铠的改成了皮甲,原先该配重铠的改成了轻铠,如此等等。
但想不到这次募兵却是装备给的十分齐全,完全都按照标准。
不过,照靳三爷的话,这未必就是好事,因为这往往都意味着接下来所面临的战斗会非常艰苦、非常危险!
要知道,身披铠甲是可以直接提升武夫实力的,毕竟刀剑枪戟等兵器一般都破不开同阶甚至低一些的铠甲的防御,所以在战阵这种人数较多、无法施展身法腾挪的环境下,就算是武道高手也未必敌得过占据数量优势的披甲士兵的。尤其是面对重铠,也只有斧锤等重型兵器、鞭锏等钝器、强弓硬弩或者品阶超出很多的刀剑才能给对方造成伤害。
所以,配备整齐的铠甲,必然是要面对苦战了。
但江昊却是不在乎,因为他觉得即使在军阵之中也未必有人能够伤得了自己,其实配不配铠甲都无所谓。
自从发现了穿行虚空位面的异能,江昊一直都在捉摸和练习它的使用技巧,他现在已经可以在自己的身周形成一个防护罩,让攻来的兵器“绕过”自己的身体,除非能够影响到这虚空位面的高手,至少得是大宗师吧,至于一般的武夫就算再猛也不可能伤得到他。
但是,铠甲对于一般的士兵就很重要了,有没有铠甲直接关系到战斗力的高下,相差甚至可以达到一个大境界。就比如保护大人物的甲士,就是因为身披品阶较高的重铠,所以就算是武道高手也很难突破他们的防御而伤及到他们要保护的大人物。
而如果铠甲的品阶够高的话,那么防御力有可能增加几倍!
所以,朝廷才会将铠甲列为禁品。
当然,装备除了铠甲之外还有一些东西,比如一把短的腰刀,不但可以用来摸哨之类,歇息休整的时候还可以用来干剥皮切肉之类的活儿。
再就是洗漱用具还有铺盖等等。
江昊来到万花镇的时候,是带了一口长刀和一张弓的,都是从之前那伙山贼留下的战利品中挑选出来的,本来是属于那个贼首的。至于此前随身携带的剑则是放进了玄珠空间之中,后来知道给发武器,便将长刀也放进了玄珠空间里。
至于弓箭还是背着,因为选锋营不配弓弩,所以弓就得自带。
当然你也可以不带,因为选锋营的战斗任务里几乎没有射击这一项,不过带了弓终究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必要时可以射猎等等。
大夏朝廷和官府严禁民间私藏铠甲和弩器,所以自带的话就只能是弓而不可能是强弩了。
现在江昊把弓箭背着,手里提着入鞘的长刀,浑身穿戴起来,倒是显得威风凛凛。
身上这套重铠确实不轻,差不多有近百斤,不过对于江昊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不要说他九品巅峰的修为,就算是低阶武者也可以轻松披戴重铠。所以,江昊穿着重铠依然步履轻快,看得那游击大人不禁赞了一声:“这小子看来修为确实不低!”
然后他朝向靳三爷道:“老靳啊,你说上面给咱们一个乡就下了一个屯的指标,好几百人啊,这不是为难我吗?”
靳三爷笑道:“那主要还是于大人你能力太强嘛。”
后来江昊才知道,之所以自己选了长刀就被分到了左队,乃是因为这次这个选锋营的前屯是照例有五个队,其中前队全都是刀牌手,本队和后队全都是长枪手,而左队和右队则都是长刀手。
确实是没有弓弩手。
虽然已经办完了手续,不过因为整个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定在三天以后集结出发,所以暂时江昊还是跟着靳三爷回到了靳家村。
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山村,风景如画,但村民却是过得很是清贫。
所以,江昊坚决谢绝了靳三爷那三十银币的谢仪。
在这里,靳三爷尽自己所知,给江昊讲述了军中的一切知识。
按照靳三爷所述,大夏的部队建制大体上是五人一伍、五伍一卒、五卒一队、五队一屯、五屯一营,营以上为军,所辖营数不定。
当然,这只是标准化的配置,在实际上多少都会有些出入。
伍设伍长、卒设卒长、队设队长,这些都是军吏。再往上,屯设屯长、乃是九品武职、算是最低级的军官。屯之上为营,每营设立统领、为七品武职,设立副统领、为八品武职。营以上为军,每军设立都统领、最低为五品武职,设立副都统领、最低为六品武职。
军是军队最高的常备建制,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军编制的兵力大约在一两万人左右,不过边军中军的编制常常会超过这个数。
而在边军之中,会按照需要设立都督,来统率多个军或者一个地域中的所有部队,都督是非常设职位,通常需要四品副将及以上武职才能担任。
都督之下有可能设立副都督,由四品副将及以上武职担任。
据说古时候在都督之上还有大都督来统率大军,不过本朝实行“以文驭武”的国策,因此不再有大都督的设立,而代之以由文官担任的节度使或者督师大臣。
大夏朝实行军阶制度,武职官员皆有其军阶,从一品到九品为大将、上将、正将、副将、偏将、裨将、主尉、从尉、军候,再往下的军吏则有武郎、兵卫、军士等三级军阶,通常军士可以担任伍长,兵卫可以担任卒长,武郎可以担任队长。
从军候往上属于军官,一般来说军候可以担任屯长,主尉可以担任统领,偏将可以担任都统领,副将以上可以担任都督。
在尊奉“以文驭武”国策的大夏朝,都督基本上就是武官能够担任的最高实职了,而且还不是常设的。至于都督再往上,就都是由文官来统率军队了。
文官统兵的方式很多,在北方边军方面,朝廷设立了苍凉路、延绥路、晋汾路、河北路、辽西路等五路节度府,任命三品以上的文职重臣担任节度使,负责节制各个战区的部队,所有总兵以下的武将皆归其统辖,有先斩后奏之权!
而如果临时有较大的战事,则朝廷会任命文职高官担任督师大臣来指挥作战。
比如,通常在国内有较大规模的民乱时,就常常会任命督师大臣来督率军队镇压叛乱。
此外,各州都设立了兵马使,专管州内的地方卫戍部队,虽至少是三品武职,但却要受州牧节制管辖,同时又要接受枢机院的军令。
再就是拱卫京城的禁卫军,设立了禁卫军都指挥使,可由文职的重臣或者二品上将以上武职的高级将领担任,其下有指挥使,则是由三品正将以上的武将担任,地位还要高于边军的都督。
除此以外,还有负责守卫京城与皇宫的御林军、诸卫等,其指挥使也都是由武将担任,不过这种武职通常都是由天子的心腹亲信来担任的。
据说,目今大夏朝的禁卫军大约有数十万人马,北方边境上的五大节度府所辖兵马的总数则是达到了三百多万之众!
江昊读过不少书,对于世俗界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不过这些军中的具体情况任何书中都没有,也就是如靳三爷这种当过兵、而且还当到过武郎和队长的人才能讲得清楚。
从靳三爷的嘴里,江昊还了解到了现今大夏的边军之中武将世家的影响力是极大的。而所谓的武将世家,就是一些边地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其子弟族人多会从军,然后利用家族在军中的影响可以比较容易升官,反过来再增加家族的影响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在军中拥有强大影响力的武将世家。
比如,那个西丘胡家的主家定西胡家,就是苍西地区最大的武将世家之一!
从江大郎的记忆里知道,那定西胡家可不是一般的地主豪绅,而是称霸苍州西部的真正世家、如假包换的地方豪强!
大夏开国以来,一直都对传统上的门阀世族采取压制的策略,但并未能够真正地将那些门阀世族彻底消灭,而且利用大夏所采用的“以文驭武”国策,又新崛起了一些世家,都是利用自身优越的经济条件、培养大量的族人参与科考、踏进官场、从而掌握强大的权力、在朝廷和地方上形成盘根错节的影响力。
再就是这边地的武将世家,这些地方豪强培养了大量的族人进入军队,从而掌控了相当强大的军权,使得大夏的以文驭武策略其实未能完全起到预想的作用。
事实上,就算那些出身寒门的官员,也是结成了政治派系、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如果说这些利益集团还算是“松耦合”的话,那么在一些地方甚至因着特殊的情形还出现了那种站在权力顶端的超级大家族,这可是“紧耦合”,也就是所谓的门阀世族。
比如中州一带的一些开国时期世袭爵位的“从龙功臣”后裔的那些大家族,再比如东南一带世代聚族而居、垄断工商业,在文风鼎盛之下又培养出大批官员的千年大家族。
老的门阀消失了,但新的门阀又出现了,所以大夏太祖洪烈帝所设想的消灭门阀世族的目的并未实现。
在西北边州,也有一些世代从军、武将辈出的大家族,虽然在政治地位上不能与中州以及东南的门阀相比,但也已经具有世族之实了。
其实,这些武将世家更类似于古代的世族,而内地那些世族叫“世家”更合适。
就拿这个定西胡家来说,其族中不但有通过科举踏进官场、在州郡地方上做官甚至担任要职者,更有不少族中的武者在军中担任武将军官,而且胡府之中所豢养的门客里也有不少的武道高手,甚至据说还有武道大宗师和大宗师境法师!如果江昊还是江大郎的话,那么无论如何也是没有能力与之对抗的。
当然,就算现在的江昊依然是没有能力与之对抗的。
不但无法与胡家这个庞然大物对抗,就连那个邹飞鸾,作为云飞剑派的核心弟子,现在的江昊也未必对付得了,而且那个女人以后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说。
如果是江大郎的话,也许只有在机缘巧合之下达到了通玄境、成为修真高人,才有可能对付得了这胡家和邹氏女吧。
但是,作为一个一般人,获得这样的机缘差不多是难于登天的。
何况,即使有机缘学到了上乘武功,光是修炼达到宗师就不知道得花费多少年了,总不能等到那仇人夫妻已经白首偕老、子孙满堂之后再去报仇吧?
好在现在是江昊与江大郎二魂合一,所以这些事情对他来说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虽然已经杀了首恶的胡文立、屠尽了西丘胡家的武夫,但这件事不仅仅是杀一个胡文立那么简单,招惹了苍西胡家这个庞然大物,现在看来就算江昊自己想要罢手也已经不可能,因为苍西胡家绝对不会罢手。
所以,江昊觉得自己必须把一切情况都弄清楚之后,再慎重地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
当然,最理想的还是尽快把功德攒够,这样能够继续解封玄琅乾坤珠的封印、使得自己可以开始踏上道途,那样就一切都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