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悲歌 >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1/2页)

后金再犯:崇焕死守宁远城,皇太极兵败退草原
  
  列位看官,上回咱们讲到天启七年十月,崇祯皇帝刚摆平福王宗室风波,又派温体仁平定了陕西流民之乱,朝堂上阉党余孽肃清,户部库里躺着两千多万两白银,辽东的袁崇焕更是练出“辽军”精锐,把皇太极的求和使者骂得灰头土脸——照理说,这大明该喘口气了吧?可您别忘了,后金那位新汗皇太极,可不是个肯吃亏的主儿!他见袁崇焕软硬不吃,又听闻大明忙着整顿内政,竟暗中勾结蒙古科尔沁部,凑了八万铁骑,趁着初冬雪未落、地未冻,绕开锦州防线,直扑宁远!今儿咱们就开讲第六章,看看袁崇焕如何用“坚城利炮”再守宁远,崇祯皇帝又如何隔空调度粮草援军,这场后金与大明的生死较量,比上次宁远之战还要凶险三分!
  
  话说明启七年十一月初一,辽东的寒风已经刮得像刀子似的。宁远城头上,袁崇焕穿着一身玄铁重甲,腰悬崇祯亲赐的尚方宝剑,左手按在城垛上,右手紧握着望远镜——这望远镜是他从葡萄牙商人手里买来的,能看清十里外的动静。城楼下,两万“辽军”将士身披棉甲,手持长枪,整齐地列着阵,寒风吹得他们的战袍猎猎作响,却没有一个人动一下,眼神里满是悍勇之气。
  
  “大人,您看!”副将祖大寿指着远处的地平线,声音带着几分急促。
  
  袁崇焕举起望远镜,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扬起一道黑色的烟尘,像一条黑龙似的,正快速向宁远城扑来——那是后金的骑兵!烟尘越来越近,隐约能听到马蹄声“轰隆隆”的,像闷雷似的,震得地面都在发抖。
  
  “传令下去!”袁崇焕放下望远镜,声音洪亮,“城上守军备好红衣大炮,炮口对准后金骑兵来的方向;城下将士退入城内,关闭城门,准备守城!”
  
  “得令!”祖大寿躬身应下,转身快步走下城头,去传达命令。
  
  宁远城是袁崇焕花了三年时间修筑的“坚城”,城墙高达三丈,宽两丈,用糯米汁混合石灰砌成,坚硬如铁;城上共架设了三十二门红衣大炮,每门炮能发射三十斤重的铁弹,射程可达十里;城内还储存了足够半年食用的粮草和十万支箭——这是他为后金准备的“大礼”。
  
  不多时,后金骑兵就冲到了宁远城外三里处。八万铁骑分成三队,黑压压的一片,把宁远城围得水泄不通。中间一队骑兵里,簇拥着一个身穿黄金甲的人,正是后金大汗皇太极。他勒住马,抬头看向宁远城,眼神里满是冰冷的杀意。
  
  “袁崇焕!”皇太极的声音透过扩音的铜喇叭传过来,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本汗劝你识相点,打开城门投降!本汗可以封你为辽东王,让你永享荣华富贵!若是执意抵抗,等本汗攻破城池,定要屠城三日,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城头上,袁崇焕冷笑一声,拿起铜喇叭回道:“皇太极!你个蛮夷小儿,也配劝本督师投降?当年你父努尔哈赤死在宁远城下,你忘了?今日本督师就在这里,有本事你就来攻!看看是你的铁骑硬,还是本督师的红衣大炮硬!”
  
  皇太极脸色一沉。努尔哈赤死在宁远城下,是他心中的痛,也是后金的奇耻大辱!他没想到,袁崇焕竟敢当众提起!
  
  “好!好一个袁崇焕!”皇太极怒极反笑,“既然你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本汗心狠!传令下去,全军进攻!拿下宁远城,屠城三日!”
  
  “杀!”八万后金骑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得飞鸟都惊起一片。第一队骑兵举起马刀,催动战马,像潮水似的向宁远城冲来。
  
  “准备红衣大炮!”袁崇焕厉声喝道。
  
  城上的炮兵赶紧调整炮口,装填火药和铁弹。随着袁崇焕一声“放!”,三十二门红衣大炮同时开火,“轰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炮口喷出的火光把半边天都映红了。三十斤重的铁弹像流星似的,砸向冲来的后金骑兵。
  
  “噗嗤!”“轰隆!”
  
  铁弹砸在地上,炸开一个个大坑,把骑兵连人带马砸得粉碎;有的铁弹直接撞在骑兵身上,把人打成肉泥,马腿打断;还有的铁弹擦着地面飞过,扫倒一片骑兵——第一队冲上来的后金骑兵,瞬间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吓得赶紧调转马头,往后退去。
  
  皇太极看着倒下的骑兵,心疼得浑身发抖。这些都是他的精锐,没想到刚冲上来就损失了上千人!
  
  “袁崇焕!”皇太极咬牙切齿,“你以为凭几门大炮就能守住宁远城?本汗有的是兵力!再传令下去,第二队、第三队一起上,不惜一切代价,攻破城门!”
  
  “杀!”剩下的六万多后金骑兵分成两队,从左右两侧同时向宁远城冲来。这次他们学乖了,不再密集冲锋,而是分散成小队,像蝗虫似的向城头扑来。
  
  “红衣大炮继续开火!弓箭手准备!”袁崇焕沉着指挥。
  
  城上的红衣大炮调整炮口,向分散的后金骑兵开火。虽然命中率不如之前,但每一发铁弹还是能砸倒几个骑兵。同时,城上的弓箭手弯弓搭箭,“嗖嗖嗖”的箭雨像乌云似的,射向冲来的后金骑兵。
  
  后金骑兵冒着箭雨和炮火,拼命向城下冲。有的骑兵冲到了城下,拿出云梯,开始往城上爬;有的骑兵则拿着大锤,拼命砸城门。
  
  “滚木礌石准备!”袁崇焕喊道。
  
  城上的守军赶紧把早就准备好的滚木、礌石推下去。滚木顺着城墙滚下来,把爬云梯的骑兵砸得粉身碎骨;礌石像冰雹似的,砸在城下的骑兵头上,顿时脑浆迸裂。
  
  可后金骑兵太多了,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有的骑兵趁着守军换滚木礌石的间隙,爬上了城头。
  
  “杀!”祖大寿手持长刀,带领守军冲上去,和爬上城头的后金骑兵展开激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城头上顿时成了修罗场。
  
  袁崇焕拔出尚方宝剑,亲自加入战斗。他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多年在辽东征战,刀法早已练就得出神入化。只见他手持宝剑,左劈右砍,后金骑兵碰到他的宝剑,无不身首异处。
  
  “督师大人威武!”城上的守军见袁崇焕亲自杀敌,士气大振,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杀敌。
  
  皇太极在城外看着城头上的激战,脸色越来越沉。他没想到,宁远城这么难攻,打了一个时辰,不仅没攻破城门,反而损失了两万多骑兵!
  
  “大汗,不能再这么打了!”旁边的贝勒代善劝道,“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太厉害,咱们的骑兵根本冲不上去,再打下去,损失只会更大!”
  
  皇太极咬了咬牙:“难道就这么撤兵?本汗不甘心!”
  
  “大汗,”另一个贝勒阿敏道,“咱们可以绕开宁远城,去攻打锦州!锦州的守军比宁远少,城墙也不如宁远坚固,说不定能攻下来!”
  
  皇太极眼前一亮:“对!锦州!袁崇焕把主力都放在宁远,锦州肯定空虚!传令下去,撤军,去攻打锦州!”
  
  后金骑兵听到撤军的命令,如蒙大赦,赶紧往后退去。袁崇焕站在城头上,看着后金骑兵撤退的背影,松了一口气。这场战斗,虽然守住了宁远城,但守军也损失了三千多人,红衣大炮也有两门炸膛,若是再打下去,恐怕真的撑不住了。
  
  “祖大寿,”袁崇焕道,“你立刻派人去锦州,告诉锦州守将赵率教,皇太极撤军后可能会去攻打锦州,让他做好防守准备!另外,派人快马去京城,向陛下禀报战况,请求朝廷派援兵和粮草!”
  
  “得令!”祖大寿躬身应下。
  
  当天下午,袁崇焕派去锦州的人就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皇太极率领六万铁骑,已经包围了锦州城,赵率教请求袁崇焕速发援兵!
  
  袁崇焕皱了皱眉。宁远城刚经历一场大战,兵力不足,若是派兵去支援锦州,宁远城就会空虚;若是不派兵,锦州恐怕守不住。
  
  “大人,咱们怎么办?”祖大寿问道。
  
  袁崇焕沉吟了片刻:“这样,你率领五千兵马,去支援锦州。记住,只许虚张声势,不许真的和后金骑兵交战,只要能牵制住皇太极的兵力,让赵率教能守住锦州就行。我留在宁远城,整顿兵马,修复城墙,同时等待朝廷的援兵和粮草。”
  
  “得令!”祖大寿躬身应下,转身去点兵。
  
  当天晚上,祖大寿率领五千兵马,偷偷出了宁远城,向锦州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京城文华殿里,崇祯皇帝正在和内阁首辅黄立极、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王在晋商量辽东的战事。
  
  “陛下,袁崇焕派人送来急报,说皇太极率领八万铁骑攻打宁远,被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击退,后金损失两万多人,退守三十里。但皇太极随后率军包围了锦州,赵率教请求援兵!”王承恩拿着急报,大声念道。
  
  崇祯心里一紧:“锦州能守住吗?赵率教有多少兵力?”
  
  王在晋躬身道:“陛下,锦州守将赵率教只有一万兵力,皇太极有六万铁骑,锦州恐怕难以守住。袁崇焕已经派祖大寿率领五千兵马支援锦州,但兵力太少,恐怕起不了多大作用。”
  
  毕自严也道:“陛下,辽东的军饷已经拨付了一百万两,粮草也运了十万石,但还在路上,估计要十天才能到达宁远。若是锦州在十天内被攻破,粮草和军饷就会落入后金手中!”
  
  崇祯皱了皱眉。锦州是宁远的屏障,若是锦州失守,宁远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袁崇焕的“五年复辽”大计也会泡汤!
  
  “黄首辅,你怎么看?”崇祯问道。
  
  黄立极躬身道:“陛下,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派援兵支援锦州。京营还有五万兵马,可以派三万兵马,由总兵满桂率领,日夜兼程驰援锦州;另外,命山东巡抚李精白率领两万兵马,从山东出发,攻打后金的后方,牵制皇太极的兵力。这样,内外夹击,或许能解锦州之围。”
  
  崇祯点了点头:“好!就按黄首辅说的办!王在晋,你立刻拟旨,命满桂率领三万京营兵马,即刻启程驰援锦州;命李精白率领两万山东兵马,攻打后金后方;另外,命毕自严加快粮草和军饷的运输速度,务必在七天内送到宁远!”
  
  “臣遵旨!”王在晋和毕自严躬身应下。
  
  就在这时,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东林党人钱谦益、钱龙锡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崇祯皱了皱眉:“让他们进来。”
  
  钱谦益和钱龙锡走进来,刚进殿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齐声喊道:“臣钱谦益(钱龙锡),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们起来吧。”崇祯语气冷淡,“说吧,找朕有什么事?”
  
  钱谦益站起身,往前迈了一步,躬身道:“陛下,臣听闻皇太极率领八万铁骑攻打辽东,袁崇焕虽然击退了后金,但损失惨重,还让皇太极包围了锦州。臣认为,袁崇焕徒有虚名,根本不是皇太极的对手!陛下当初不该把辽东的军政大权都交给袁崇焕,更不该赐他尚方宝剑!如今辽东战事吃紧,臣恳请陛下收回袁崇焕的兵权,派一名监军去辽东,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钱龙锡也道:“陛下,钱谦益所言极是!袁崇焕在辽东独断专行,斩杀了不少朝廷任命的官员,还私自和蒙古部落贸易,恐怕有通敌之嫌!臣恳请陛下彻查袁崇焕!”
  
  崇祯坐在龙椅上,眼神越来越冷。这些东林党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袁崇焕在辽东浴血奋战,他们不仅不支持,反而在这里挑拨离间,想趁机夺取兵权!
  
  “你们说完了?”崇祯语气冰冷,“朕问你们,谁能替袁崇焕去守辽东?谁能保证守住锦州?若是你们中有谁能做到,朕立刻把兵权交给你们!”
  
  钱谦益和钱龙锡瞬间沉默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说话。他们都是文官,只会空谈,哪里懂军事?哪里敢去守辽东?
  
  “陛下,臣等不是质疑袁崇焕的忠心,只是觉得……觉得他权力太大,容易滋生野心。”钱谦益硬着头皮道。
  
  “野心?”崇祯猛地一拍书案,厉声喝道,“袁崇焕在宁远杀退皇太极,守住了大明的门户,这就是他的野心?你们在京城挑拨离间,阻碍援军和粮草的运输,这就是你们的忠心?朕告诉你们,袁崇焕是朕亲自选定的蓟辽督师,他的权力是朕给的!谁敢再在朕面前说袁崇焕的坏话,谁敢再阻碍辽东战事,朕就治谁的罪!”
  
  钱谦益和钱龙锡吓得赶紧跪倒在地,浑身发抖:“臣等……臣等不敢!”
  
  “滚!”崇祯厉声喝道。
  
  钱谦益和钱龙锡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出了文华殿。
  
  看着他们狼狈的背影,崇祯心里一阵火气。这些东林党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陛下,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王承恩赶紧上前劝道。
  
  崇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火:“传朕的旨意,让锦衣卫密切监视钱谦益、钱龙锡等人的动向,若是他们再敢私下散布谣言,阻碍辽东战事,立刻拿下!”
  
  “奴才遵旨!”王承恩躬身应下。
  
  就在这时,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辽东急报!袁崇焕派人送来的!”
  
  崇祯心里一紧,赶紧说道:“呈上来!”
  
  小太监递上急报。崇祯打开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急报上写着:祖大寿率领五千兵马抵达锦州城外,虚张声势,假装要攻打后金大营。皇太极以为袁崇焕派来了主力援兵,心里害怕,不敢再全力攻打锦州,只是派兵把锦州围了起来,暂时停止了进攻。赵率教趁机整顿兵马,修复城墙,锦州的防守更稳固了。
  
  “太好了!”崇祯激动地把急报递给王承恩,“你看,袁崇焕真是有谋略!祖大寿的五千兵马,就牵制住了皇太极的六万铁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