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五十一章元稹的情与诗:曾经沧海深情郎

第五十一章元稹的情与诗:曾经沧海深情郎

第五十一章元稹的情与诗:曾经沧海深情郎 (第2/2页)

薛涛比元稹大11岁,是当时有名的“女校书”,诗写得好,人也有气质。俩人认识的时候,元稹正在四川当监察御史,听说了薛涛的名声,就特意去见她。一见面,俩人就聊得停不下来——薛涛懂诗,也懂官场的苦,元稹跟她聊自己的理想,聊被贬的委屈,薛涛都能接住。
  
  那段时间,俩人天天一起游山玩水,写诗唱和。元稹写“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涛就回“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感情最浓的时候,元稹甚至跟薛涛说“等我回长安,就来接你”。
  
  元稹调回长安后,就再也没提过接薛涛的事。薛涛知道后,也没纠缠,只是把常用的红色笺纸换成了灰色,写了首《春望词》,淡淡道尽了失望: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后来元稹又遇到了刘采春。刘采春是个歌女,不仅唱得好,还会写乐府诗。元稹看了她的诗,又听了她的歌,当场就赞不绝口:“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元稹还为她写了不少诗。可这段感情,最后也没个结果——元稹后来被贬,俩人就慢慢断了联系。
  
  这么一看,元稹确实够“多情”:跟莺莺始乱终弃,跟薛涛许下承诺又失信,跟刘采春也是聚少离多。可你要是真说他“薄情”,他又能为韦丛写下“曾经沧海”的句子,一辈子都没忘。
  
  其实说到底,元稹的“多情”,也藏着那个时代文人的无奈。他是寒门出身,一辈子都在跟“前程”较劲——娶韦丛是为了前程,放弃莺莺是为了前程,就连跟薛涛、刘采春的感情,也不得不让位于仕途。他不是没有真心,只是在“感情”和“前程”之间,他每次都选了后者。就像他写的“功成却忆江南乐,烟波钓叟无烦恼”——他也想过逍遥自在的日子,现实不允许,他背着“薄情”的名声,在宦海里接着闯。
  
  诗风里的真:“平浅明快”藏深情,唱和诗里见性情
  
  不管元稹的情感世界有多争议,有一点没人能否认——他的诗写得是真的好,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后人说他的诗“平浅明快中见丽绝”,意思就是说,他的诗语言不复杂,像唠家常,可越家常,越能写出动人的味道。
  
  比如那首《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你看这诗,没有生僻字,也没有华丽的比喻,就是写绕着院子里的菊花走,直到太阳下山,然后说“不是我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开完,就再也没有别的花了”。可细细品,里面藏着他的志趣——菊花在秋天开,不跟春天的百花争艳,就像他自己,哪怕在官场上受打压,也不跟那些贪官同流合污。简单的两句话,把自己的高洁心思全写出来了,这就是“平浅明快中见丽绝”。
  
  还有他的“次韵相酬”,更是开创了诗坛的新玩法。“次韵相酬”就是说,朋友写了一首诗,他按朋友诗的韵脚,再写一首回应。比如白居易写了首《长恨歌》,元稹就按《长恨歌》的韵脚,写了首《连昌宫词》;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了《琵琶行》,元稹就写了《琵琶歌》回应。
  
  这种写法以前也有,但没人像元稹和白居易这样玩得这么频繁、这么认真。俩人光是“次韵相酬”的诗,就有几百首,被称为“元白唱和”。后来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批评这种写法,说“次韵最害人诗”,因为太看重韵脚,容易束缚思想。可不得不承认,这种写法影响了后来很多诗人,比如苏轼、黄庭坚,都玩过“次韵相酬”。
  
  元稹的诗,不管是悼亡诗、爱情诗,还是唱和诗,都有一个共同点——“真”。他不装,不端着,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
  
  想念韦丛了,就写“惟将终夜长开眼”,不掩饰自己的悲痛;跟薛涛分开了,就写“别后相思隔烟水”,不假装自己不在乎;被贬了,就写“垂死病中惊坐起”,不隐藏自己的愤懑。他的诗里没有“假大空”,全是实实在在的情绪,就像一个朋友在跟你聊天,掏心掏肺。
  
  也正是因为这份“真”,他的诗才能流传千年。哪怕过了一千年,我们读他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还是能感受到那种失去挚爱的痛;读他的“不是花中偏爱菊”,还是能摸到他骨子里的倔强;读他的“垂死病中惊坐起”,还是能体会到他在宦海里的无奈。
  
  情也好,诗也罢,都是真实的元稹
  
  聊完元稹的情感和诗,你可能还是会问:他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是深情还是薄情?
  
  其实没必要给元稹贴这么多标签。他就是个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他有“为百姓做事”的理想,也有“为前程妥协”的现实;他能对韦丛一辈子深情,也能对莺莺、薛涛失信;他能写出“曾经沧海”的千古名句,也能因为“次韵相酬”被人批评。
  
  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元稹变得真实。他不是诗里的“圣人”,也不是骂名里的“渣男”,他就是一个在唐朝中期的宦海里挣扎、在情感里纠结的文人——他想做好官,想写好诗,想爱一个人,可现实总让他顾此失彼。
  
  最后,用他的一句诗来总结他吧:
  
  “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
  
  一辈子过去了,官没当多久,情没爱明白,他把所有的遗憾、所有的真心,都写进了诗里。千年后,我们读他的诗,就像在听一个老朋友讲故事,讲他的苦,他的痛,他的爱,他的遗憾——这就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