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剑啸南宋 > 终章

终章

终章 (第2/2页)

后来的日子里,这薯种越传越远。万历年间,福建商人把薯种带到吕宋,又从吕宋带回更耐旱的“番薯”,可农户们还是爱种老祖宗传下的“汉家薯”,说这薯的甜里有汴梁的炭火气;明末战乱时,河南饥民靠红薯活了大半,有人在薯田边立木牌,写着“太祖留薯救后人”;到了清朝,康熙爷编《古今图书集成》,特意把“耐旱薯”的故事放进《食货典》,还让画师照着赵家堡的薯田画了《耕织图·种薯篇》。
  
  再后来,有人在汴梁的旧地挖出过半块焦黑的红薯皮,纹路和赵家堡埋的一模一样;有人在崖山的海边捡到过带炭痕的薯种壳,据说就是小赵当年扔进海里的;还有人在北平故宫的御薯园里,见过廊柱上刻的薯图谱,旁边小字注着“宋太祖传种,明太祖劝农”。
  
  如今,你若走过江南的田埂,还能看见老农教孩童种红薯,说这薯要“深扎根,慢长藤”;你若在北方的冬天买块烤红薯,咬开焦皮时那股甜香,和阿薯在洪武年间烤的没两样。没人再提那半块焦红薯皮埋在哪,可人人都知道:只要还有人种红薯,还有人记得烤红薯的焦香,那些藏在薯种里的初心——太祖的“天下安”,岳将军的“还我河山”,赵家五代人的“护种情”,就永远不会断。
  
  就像老炉里的炭火,灭了又燃;田垄里的薯种,枯了又发。红薯还在烤,日子还在长,一炉焦香绕了千年,终究把“民心即根基”的老话,烤进了代代相传的烟火里。
  
  全书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