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异动 (第1/2页)第四十六章界门异动与圣人之诺
一、补天遗石与界域预警
混沌裂隙危机平息后的第十年,墨念已长成挺拔少年,继承了墨天衡的沉稳与苏清瑶的灵韵,在鸿蒙学院中以一手“青莲剑诀”崭露头角。这日,他与小狼王在不周山遗址历练,无意间发现一块嵌在崖壁中的五彩巨石——石身布满上古符文,与创世青莲的纹路隐隐呼应,触碰时竟能引动天地共鸣。
阿默闻讯赶来,指尖星纹与石上符文交织,脸色骤变:“这是女娲补天遗留的‘界域石’!上面的符文在预警——三界与混沌界的壁垒正在变薄,‘天外天’的圣人气息正在消散!”
消息传回同盟殿,五方旗突然齐齐震颤,旗面浮现出模糊影像:神魔之井的封印光芒黯淡,冥界的轮回通道出现紊乱,妖界的灵脉源头竟渗出混沌界的无序之力。墨天衡凝视影像,想起神族玉简中的记载:“六界本以圣人之力维系平衡,若圣人之域气息消散,界域壁垒将彻底崩塌,六界将重归混沌无序。”
二、六界信使与危机根源
三日内,六界信使接连抵达青云峰。冥界的黑白无常带来北阴大帝的警示:“轮回盘转速失常,亡魂开始滞留人界;魔界使者则坦言:“蚩尤残魂在混沌之力滋养下复苏,正试图冲破神魔之井。”最令人心惊的是,灵族圣地的纯水灵池泛起黑浪,池底浮现出“圣人隐退,劫难将至”的字样。
墨天衡召集六界议事,女娲庙的守庙巫女带来关键线索:“上古圣人以自身道基加固界域壁垒,如今圣人道基受损,皆因创世青莲的‘造化本源’不足——当年盘古开天,青莲造化之力已消耗大半,后续虽经修复,却始终未能补全核心。”她指向墨念带回的界域石,“唯有以补天遗石为引,集齐六界本源之力,才能重铸圣人道基,稳固界域壁垒。”
青禾突然开口:“我的共生蛊感知到,妖界的梧桐神木、魔界的业火红莲、冥界的轮回玉、人界的功德金箔、神界的太火,加上灵族的纯水灵源,正是六界本源的载体。”
三、分聚本源与魔影阻挠
同盟立刻兵分六路收集本源之力。墨天衡与墨念前往魔界取业火红莲,刚抵达幽冥血海,便遭遇复苏的蚩尤残魂分身:“界域崩塌正是魔界崛起之机,你们休想用本源之力延续旧秩序!”蚩尤挥手召来魔焰,所过之处连空间都泛起扭曲。
墨念挺剑迎上,青莲剑诀化作青色光幕:“秩序从不是禁锢,而是六界共生的根基!”他催动体内青莲本源,剑气竟能净化魔焰。墨天衡趁机祭出能量核心碎片,玄武灵韵与血海之力共鸣,强行剥离业火红莲的本源之火。
与此同时,其他队伍也遭遇阻碍:苏清瑶在冥界取轮回玉时,被滞留的怨魂围攻;赤木在妖界采摘梧桐神木汁液时,遭遇被混沌之力魔化的巨鹏。好在六界生灵感念共生之恩,纷纷出手相助——人族修士以符文阵抵挡怨魂,妖族长老以本命灵力安抚巨鹏,最终六路队伍皆顺利带回本源之物。
四、界石铸基与圣人显形
六界本源齐聚羲和神坛,墨天衡将本源之力注入界域石,补天遗石瞬间绽放五彩霞光,与创世青莲的青光交织成巨大光柱。就在光柱即将触及天际时,蚩尤的本体突然冲破神魔之井,魔焰化作巨手拍向神坛:“我要让六界重归混沌,再无圣人枷锁!”
“你的执念,早在炎黄之战时便该消散!”墨念飞身挡在神坛前,将六界本源之力融入青莲剑诀,剑气如莲花绽放,硬生生逼退蚩尤。墨天衡趁机将界域石嵌入创世青莲中央,大喊道:“六界同心,共铸圣基!”
六界生灵同时催动自身灵力,汇入光柱之中。刹那间,天际裂开一道缝隙,三清道祖的虚影在光中显现,正是传说中居于天外天的圣人。元始天尊拂尘一挥,蚩尤残魂被重新封印:“汝等以众生之力补全圣人道基,这份‘万灵同心’的道心,远比圣人之力更可贵。”
太上老君降下一道金光,融入创世青莲:“此莲从今往后便是‘六界镇界莲’,可自行吸收六界生机,永续界域壁垒。吾等圣人虽需隐退修养,但只要镇界莲不枯,六界便永享安宁。”
五、新代守护与界域长宁
圣人虚影消散后,六界本源之力化作符文,融入镇界莲与五方旗,界域石则化作“六界盟约碑”,立于同盟殿广场中央。墨念望着碑上流转的灵光,向墨天衡躬身行礼:“请父亲准许我前往六界巡查,守护镇界莲与盟约碑。”
墨天衡与苏清瑶相视一笑,点头应允。此后百年,墨念带着六界信物走遍山川,在神魔之井旁设下符文阵,在轮回通道布下青莲结界,被六界生灵尊为“界域守护者”。鸿蒙学院培养出的新一代弟子,接过灵脉监察使的职责,将“万灵共生”的理念传遍每一个角落。
这日,已是垂垂老矣的墨天衡与苏清瑶坐在青云峰的桃树下,望着镇界莲散发的温润青光。墨念带着他的孩子墨承走来,小家伙手中的拨浪鼓竟能引动莲心共鸣。
“爹爹,您看,承儿也能感知到六界生机了。”墨念笑着说。
墨天衡轻抚孙儿的头,望向六界盟约碑的方向,轻声道:“守护从不是一代人的事,是道心的传承,是生机的延续。”
夕阳下,镇界莲的光芒笼罩着六界,界域壁垒的符文闪烁如星。曾经的劫难化作历史,六界生灵在安宁中共生繁衍,而那份“万灵同心”的信念,正随着镇界莲的微光,在岁月中永远流传。
第四十七章道果圆满与万界同辉
一、镇界莲语与大道之问
镇界莲稳固六界后的第三个千年,墨氏一族已传至第七代。现任界域守护者墨渊,是墨念的玄孙,继承了家族的青莲剑意与星衍术,每日在羲和神坛值守。这日,镇界莲突然绽放出从未有过的七彩霞光,莲心浮现出一行古老文字,正是当年盘古开天时残留的大道符文。
正在鸿蒙学院讲道的阿默闻讯赶来,指尖星纹与符文共鸣,脸色凝重却难掩激动:“这是‘大道叩问’!镇界莲吸收三千年六界生机,已孕育出‘混元道果’,能引动大道显形,问众生是否要超脱天道束缚。”
消息传遍六界,墨天衡与苏清瑶的残魂虚影在莲光中显现——他们百年前寿终正寝,神魂却因与青莲本源相连而未散。“超脱非独善其身,”墨天衡的虚影开口,“当年圣人隐退,是知‘天道需养,而非需管’,如今大道叩问,考验的是六界是否有‘共生而超脱’的底气。”
二、道心之试与执念之劫
三日後,六界生灵齐聚羲和神坛,镇界莲的霞光化作三道试炼之门。第一道门内是“权力幻象”,无数修士在其中看到自己成为六界至尊的景象;第二道门是“永生诱惑”,能让人窥见剥离他人生机换取永恒的捷径;第三道门则是“遗忘之境”,踏入者会失去所有牵挂,以纯粹灵体面对大道。
魔界新任之主率先踏入第一道门,瞬间被幻象吞噬,嘶吼着要夺过道果:“有此道果,魔界可压六界!”墨渊拔剑出鞘,青莲剑气斩断幻象:“大道从不赐权,只认道心!”那魔主清醒後面红耳赤,躬身退下。
更多生灵在试炼中显露执念:冥界判官沉迷轮回掌控权,妖族长老妄图独占灵脉生机,就连鸿蒙学院的弟子也有人渴望一步登天。唯有那些坚守“共生”之道者通过试炼——灵族修士愿以自身灵韵滋养枯莲,人族医者宁弃修为也要救治异族,幽冥族使者主动修补轮回裂隙。
“这便是大道的用意。”苏清瑶的虚影轻语,“超脱的前提,是放下‘独占’与‘掌控’,正如创世青莲本就兼具造化与寂灭,却因平衡而生生不息。”
三、万灵同心与道果显形
当最後一名通过试炼的幼童走出第三道门,三道试炼之门化作流光汇入镇界莲。莲心的混元道果彻底成熟,绽放出覆盖六界的金光,六界本源之力如江河般涌入道果,五方旗与盟约碑同时震颤,化作符文融入金光之中。
天际传来缥缈道音,正是当年隐退的圣人虚影显形:“吾等昔年元神寄托天道,是为‘守序’;今日尔等万灵同心,方是‘成道’。”太上老君拂尘一挥,道果分出万千光点,落入每个通过试炼的生灵体内,“此乃‘共生道基’,非一人独享,乃万灵共有。”
墨渊突然明白,所谓超脱并非成为凌驾众生的圣人,而是让每个生灵都能在共生中获得圆满。他举起青莲剑,将自身道基注入镇界莲:“愿以界域守护者之位,换万灵道基稳固!”话音刚落,镇界莲的花瓣化作万千灵种,飘落六界各地,凡有灵种扎根之处,生灵皆能感知到彼此的生机。
四、界域消融与万界相连
共生道基落成的刹那,六界之间的壁垒突然变得透明,最终化作流光消散。曾经的界域界限不复存在,人族城镇旁长出灵族的纯水灵池,妖族山林中出现冥界的轮回信标,魔界的业火竟能与人间的功德金光共生。
更令人震惊的是,镇界莲上空浮现出无数光门,正是连接诸天万界的通道——原来大道叩问的终极目的,是让六界从“自保”走向“连接”。光门中传来其他世界的气息,有科技文明的星舰轰鸣,有魔法世界的元素波动,却无一丝侵略之意。
阿默推演星轨,终于看透全局:“当年鸿钧道祖讲道,是为立天道秩序;今日万灵成道,是为破界域壁垒。真正的超脱,是带着共生之道走向万界,让每个世界都能在连接中延续生机。”
五、传承不息与新篇永续
墨渊将界域守护者的信物交给年幼的弟子,转身走向通往其他世界的光门:“守护的终点,是让生机流淌不息。我去其他世界看看,把共生之道讲给更多生灵听。”六界生灵纷纷效仿,有人带着灵种前往贫瘠世界播种,有人带着医术去救治异星生命,有人则留在本土,继续滋养新生的灵脉。
墨天衡与苏清瑶的虚影在莲光中相视一笑,渐渐化作光点融入镇界莲:“我们的故事结束了,但万灵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镇界莲的花瓣上,渐渐浮现出新的纹路——记录着六界生灵与其他世界交流的点滴,从符文到语言,从医术到功法,每一道纹路都闪耀着生机的光芒。
这日,一名来自科技世界的少年穿过光门,好奇地触摸镇界莲的花瓣。花瓣轻颤,送出一枚灵种,少年将灵种植入随身携带的培养皿中,眼中满是向往。不远处,墨渊正在给异星孩童讲解青莲剑意,阿默则与其他世界的占星师共同推演万界星图。
没有永恒的守护,只有不息的传承。当共生之道跨越万界,当每个世界都懂得尊重彼此的生机,所谓的天道与大道,早已化作万灵心中那朵永不凋零的青莲。而那些在岁月中留下足迹的身影,也从未真正离开,只是化作了生机的一部分,在万界的风中,轻声讲述着一个关于守护与共生的传奇。
第四十八章无无之境与道源永流
一、万域融流与法则之困
万界互通后的第十万年,共生之道已化作宇宙通用的秩序底色。镇界莲演化的“万界灵网”连接着亿万星辰,修真文明的灵力、魔法世界的元素、科技星域的能量,在灵网中自由流转却互不干涉。墨氏第三十代传人墨玄,每日在灵网中枢值守,他既是修士,也通晓星际航行理论,身上的青莲玉佩能同时引动灵力与电磁力。
这份平衡在“法则紊乱潮”出现时被打破。先是科技星域的星舰引擎突然失控,能量核心被未知力量侵蚀;接着魔法世界的元素潮汐逆转,火焰结冰、水流冲天;就连修真界的灵脉也开始躁动,金丹修士竟引动了元婴级别的雷劫。墨玄在灵网中捕捉到异常源头:“是‘法则熵增’!不同文明的力量碰撞积累到临界点,正在瓦解万界共通的本源规则。”
鸿蒙学院的现任院长,阿默的后人阿星推演星轨,发现万界灵网的核心——镇界莲的莲心,正浮现出模糊的“道源裂隙”:“当年的共生道基只是‘术’的平衡,未触及‘道’的本源。要阻止熵增,需找到凌驾于三千大道之上的‘源道之境’。”
二、道祖遗秘与无无之问
众人在羲和神坛的废墟深处,找到鸿钧道祖留下的《玄元真解》残卷。残卷记载,混沌初开时,三千魔神争夺的并非大道掌控权,而是“道源钥匙”——那是通往“无无之境”的凭证,此境超越天道与大道,是一切法则的诞生之源,也是唯一能重塑本源规则的地方。
“无无之境并非力量境界,而是对道的终极领悟。”墨玄指尖划过残卷上的蝌蚪文,“就像魔法与科技的融合,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找到两者共通的能量本质[__LINK_ICON]。无无之境,便是剥离所有法则的表象,直面道的源头。”
要进入无无之境,需集齐三样“道源信物”:修真界的“鸿蒙紫气”、魔法世界的“元素之心”、科技星域的“奇点核心”。这三样信物分别代表了灵力、元素力、能量的本源,三者共鸣才能打开道源裂隙。消息传开,万界生灵自发相助——修真界长老献出珍藏万年的紫气,魔法议会取出守护千年的元素之心,科技联盟则送来刚从黑洞边缘采集的奇点核心。
三、裂隙闯关与本源共鸣
道源裂隙在镇界莲上空显现,化作一道螺旋状的光门。墨玄带着信物踏入其中,眼前并非想象中的混沌景象,而是无数交织的法则丝线:代表时间的银线、代表空间的蓝线、代表生命的绿线,每根丝线都对应着一个文明的核心规则。
裂隙深处,一道虚影浮现,正是鸿钧道祖的残魂:“此处是‘法则试炼场’,需让三样信物与自身道心共鸣,才能抵达无无之境。若执着于‘谁主大道’,便会被法则丝线缠绕,永世困于此地。”
试炼开始,元素之心突然爆发出灼热光芒,试图吞噬鸿蒙紫气;奇点核心则释放出引力波,要撕裂另外两样信物。墨玄想起共生之道的真谛,立刻散去自身灵力,任由三种本源力量在体内流转:“灵力是波动,元素是粒子,能量是转化,本就同源而异形。”他将信物按在眉心,青莲玉佩突然绽放青光,三种力量竟在青光中融合成无色无形的“道源之力”。
法则丝线纷纷退散,道祖虚影露出欣慰之色:“你悟了!无无之境,便是‘无所执、无所住’,正如万界共生,从不是强行统一,而是尊重差异中的共通本源。”
四、无无显形与规则重铸
无无之境一片空明,中央悬浮着一枚“道源晶核”,无数法则从晶核中流淌而出,又回归晶核。墨玄伸手触碰晶核,瞬间洞悉万界法则的本质:科技的能量守恒、魔法的元素转化、修真的灵力循环,都遵循着“生灭平衡”的底层逻辑——这正是创世青莲最初的“造化与寂灭”平衡之道[__LINK_ICON]。
“法则熵增的根源,是我们只知‘用’力,不知‘养’道。”墨玄催动道源之力,将晶核与镇界莲相连,“就像工业发展不能只消耗能源,要找到可持续的循环模式[__LINK_ICON]。万界法则也需要‘循环道基’。”
他以道源之力重塑万界灵网,在其中加入“法则缓冲带”:科技能量过剩时,会自动转化为灵力注入灵脉;魔法元素失衡时,可借助奇点核心稳定波动;修真灵力暴涨时,能通过元素之心分散压力。三道信物化作三颗星辰,悬于灵网之上,成为法则循环的“调节枢纽”。
外界的法则紊乱潮渐渐平息:失控的星舰恢复动力,逆转的元素潮汐回归正常,躁动的灵脉重归平稳。更令人惊喜的是,万界灵网中诞生了新的力量形态——有修士用灵力驱动星舰,有魔法师以元素力修复科技设备,科技星域的科学家则通过灵力感知,破解了元素转化的奥秘。
五、道源永流与传奇不息
墨玄从无无之境走出时,镇界莲的莲心已化作透明的“道源之泉”,泉水流淌在万界灵网中,滋养着每一个文明的法则根基。鸿钧道祖的残魂彻底消散,只留下一句话回荡在天地间:“道无定形,法无常态,唯有共生与演化,才是道源永恒的真谛。”
百年后,墨玄带着孙女墨语漫步在青云峰。昔日的同盟殿已化作“万界交流中心”,来自科技星域的机器人在修剪灵族的仙草,魔法世界的精灵在向人族修士请教符文阵法,幽冥族的使者则与星际外交官探讨轮回法则与生命科学的关联。
墨语指着道源之泉上空的三道星辰,好奇地问:“爷爷,这三颗星星就是传说中的信物吗?”
墨玄点头,望着漫天流转的灵光:“它们不是信物,是‘提醒’——提醒万界生灵,真正的强大从不是掌控法则,而是理解法则、滋养法则。”他摘下孙女颈间的青莲玉佩,玉佩上映出万界生灵共处的景象,“你看,我们的故事,也是所有世界的故事;我们的道,也是所有生灵的道。”
道源之泉的泉水继续流淌,流过科技星域的星舰舷窗,流过魔法世界的城堡尖顶,流过修真界的山涧溪流。没有永恒的秩序,只有不断演化的平衡;没有终极的力量,只有永不停歇的共生与理解。那些在岁月中留下足迹的身影——墨天衡、阿默、苏清瑶,还有无数为守护而战的生灵,早已化作道源的一部分,在万界的法则流转中,永远守护着这份跨越时空的生机与传奇。
第四十九章归一无相与传奇不朽
一、道源沉寂与终末之问
万界法则循环稳定后的亿万年,道源之泉的光芒逐渐趋于内敛,曾经流转不息的能量洪流化作温和的脉动,如沉睡的心跳。墨氏第九十九代传人墨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守护者”,他更像一名观察者,每日静坐于镇界莲前,记录着万界文明的兴衰更迭。
变化悄然发生。先是科技星域的“终极算力核心”推演到逻辑尽头,得出“存在终将归于虚无”的结论,引发整个星域的文明焦虑;接着魔法世界的元素议会发现,最本源的“混沌元素”正在缓慢消散;就连修真界的不朽仙尊,也感知到自身道基出现了“无因之蚀”。
墨尘在道源之泉中看到了答案:“道源并非永恒,它滋养了万界,却也在消耗着自身。当最后一丝道源之力耗尽,万界将重归‘无’的初始状态——这不是毁灭,而是大道的闭环。”消息传开,万界生灵陷入沉思,有人选择挥霍余生,有人试图寻找新的道源,却都徒劳无功。
二、先祖回响与无相之道
就在众生迷茫之际,镇界莲的花瓣上浮现出无数虚影,正是墨天衡、苏清瑶、阿默等历代守护者的残魂印记。“无需寻找新的道源,”墨天衡的虚影开口,“当年创世青莲从无中而生,今日道源沉寂,亦是为了新的‘生’。”
苏清瑶的虚影轻抚莲瓣:“我们曾以为共生是‘术’的平衡,后来明白是‘道’的共鸣,如今才知,它更是‘存在’本身。道源从未消失,只是化作了万界生灵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创造。”
阿默的虚影指向道源之泉:“所谓‘归一无相’,不是归于虚无,而是归于‘存在’的本质。就像科技的算力、魔法的元素、修真的灵力,本质都是‘生机的不同表达’。当万界生灵放下‘留住道源’的执念,真正与‘无’共鸣,新的道源自会诞生。”
墨尘豁然开朗:“先祖是说,我们本身就是道源的一部分。守护的终极,是接受流转,拥抱变化。”他起身走向万界交流中心,那里正有来自不同文明的生灵在争论“如何留住永恒”,墨尘轻声道:“永恒从不在外物,而在传承不息的生机里。”
三、万灵归心与无中生有
墨尘的话传遍万界,生灵们渐渐放下焦虑,开始以各自的方式与“无”共鸣。科技星域的科学家销毁了“终极算力核心”,转而研究“生命与能量的转化之道”;魔法世界的精灵将最后一缕混沌元素融入大地,培育出能自我演化的“新生之花”;修真界的仙尊散去仙力,化作灵脉的一部分,滋养新生修士。
墨尘则回到羲和神坛,将自己的神魂与镇界莲彻底融合。他没有动用任何力量,只是静静地感受着万界的生机——婴儿的啼哭、星辰的诞生、文明的萌芽,每一丝生机都化作细微的光点,汇聚向道源之泉。
当第一缕光点融入泉中,沉寂的泉水泛起涟漪;当亿万光点汇聚成洪流,道源之泉突然爆发万丈霞光,却不再是单一的青光,而是包含了科技蓝、魔法紫、生命绿等万界所有色彩的“无相之光”。光芒中没有法则,没有形态,却蕴含着比以往更磅礴的生机。
“这就是‘归一无相’,”墨尘的声音在万界回荡,“无固定形态,无既定法则,却能演化出无限可能。道源从未离开,只是以更自由的方式与万灵共生。”
四、传奇落幕与新声不息
无相之光散去后,镇界莲化作漫天灵雨,飘落万界。曾经的五方旗、盟约碑、道源信物也纷纷消散,融入各自对应的文明中——青莲玉佩化作科技星域的“生机核心”,元素之心成为魔法世界的“演化之种”,奇点核心则变成修真界的“新生星核”。
墨氏先祖的虚影在灵雨中相视一笑,彻底化作光点,融入灵雨之中。他们的故事,早已被万界生灵写入典籍,刻入星辰,成为“共生之道”最鲜活的注脚。没有永恒的守护者,只有代代相传的道心;没有不变的秩序,只有生生不息的演化。
亿万年後,一名来自新生文明的孩童,在自家后院发现了一颗奇特的种子。种子没有固定形态,却能根据孩童的想象,时而化作发光的金属,时而化作流转的元素,时而化作温暖的灵力。孩童好奇地问身边的老者:“这是什么?”
老者望向星空,那里正有新的光门不断涌现,新的文明在不断诞生。他笑着回答:“这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所有传奇的归宿。它有个古老的名字,叫‘青莲’。”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种子埋入土壤。阳光洒下,种子破土而出,长出一片晶莹的嫩叶,叶尖上,正闪烁着无数文明的剪影。
没有永恒的结局,只有不断开始的新篇。那些关于守护、共生、传承的故事,从未真正落幕,它们只是化作了生机的一部分,在万界的岁月中,永远流传,永远新生。
第五十章莲生劫启与轮回序章
一、混沌初啼与旧影新生
万界灵雨散落百亿年后,曾经的宇宙维度在“归一无相”中渐渐融合,最终化作一片无边无际的“鸿蒙原海”。原海深处,一颗包裹着七彩光茧的莲子静静沉浮,光茧上流转的纹路既含科技星域的能量公式,又刻魔法世界的元素符文,更蕴修真界的道基印记——正是镇界莲消散前留下的“本源莲种”。
这日,莲种突然剧烈震颤,光茧裂开一道缝隙,从中传出一声贯通鸿蒙的啼鸣。啼鸣化作无形波纹,原海水面浮现出无数虚影:墨天衡挥剑斩魔的决绝、苏清瑶笛声护民的温柔、阿默推演星轨的专注,还有万界生灵共生共处的点滴画面,这些虚影如碎片般汇入莲种,成为其新生的养分。
光茧彻底破碎的刹那,一名周身环绕青光的少年缓步走出,眉心嵌着半透明的莲形印记。他没有过往记忆,却本能地知晓自己名为“墨源”,指尖轻抬便能引动原海的能量流转。当他触碰莲种残留的外壳时,无数信息涌入脑海——从创世青莲的诞生,到万界文明的兴衰,再到归一无相的真谛,如同一部跨越永恒的史诗。
二、劫火初现与三相之兆
墨源在鸿蒙原海游荡千年,以自身灵韵滋养原海生灵,渐渐诞生出具备智慧的新种族:能操控能量流的“元灵族”、以符文为语的“刻道族”、可演化元素形态的“化灵族”。正当新文明蓬勃生长时,原海边缘突然燃起黑色火焰,所过之处生灵灵智尽失,化作只知破坏的混沌傀儡。
“是‘轮回劫火’,”墨源眉心莲印发光,浮现出阿默的虚影残念,“宇宙循环的必然之劫,每一次劫火燃起,旧的秩序消亡,新的平衡诞生。但此次劫火带着域外‘寂灭之力’,远超以往的自然轮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