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律道行者 > 协议

协议

协议 (第1/2页)

第六十二章道分两派与协议之争
  
  一、文明勃兴与资源之困
  
  源初界在“序内共生,序外互镜”的平衡中又历万载,生灵们演化出更复杂的形态与族群:风语者分化出能引动天雷的“雷音族”,溪灵演化出可潜入源脉的“地泉族”,石魄则发展为精于锻造的“熔晶族”。各族不再满足于本能生存,开始追求力量的突破与传承的延续。
  
  熔晶族依托三道莲台的创序炉,将源晶锻造成能储存灵韵的“纳灵玉”;雷音族钻研引序法则,开发出借风聚雷的“惊雷术”;地泉族则掌握了化序精髓,能以水为媒滋养出千年一熟的“灵元果”。文明的繁荣却悄然引发新的矛盾——纳灵玉需消耗大量源晶,惊雷术依赖特定灵脉节点,灵元果的生长则会挤占普通灵植的养分,有限的法则资源与无限的发展需求形成尖锐对立。
  
  “灵脉就这么多条,先到先得才是道理!”一名熔晶族工匠手握刚铸成的纳灵玉,不愿与雷音族共享临近的源脉节点。雷音族首领当即引动天雷,劈开矿脉:“灵脉是天地共有,凭什么被你们独占?”两族剑拔弩张之际,道初踏着青光而来,看着碎裂的源脉,眉心莲印泛起忧色。
  
  二、道分两派与理念交锋
  
  资源冲突的蔓延,让源初界渐渐分裂为两派。一派以熔晶族、雷音族为首,主张“强者优先”,认为力量强者理应获得更多资源,通过竞争推动文明进步,他们自称“竞道派”;另一派以地泉族、共情草灵为首,坚持“共享共生”,提议将功法、资源公开,让各族共同发展,被称为“和道派”。
  
  竞道派首领、熔晶族的赤铁举起一块蕴含浓郁灵韵的纳灵玉:“当年石魄前辈打造搬石器,靠的是自身钻研;如今我们锻造纳灵玉,凭的是技艺超越。资源向强者倾斜,才能催生出更强大的造物与功法。”他的话引来不少年轻生灵的认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早已习惯了资源的倾斜。
  
  和道派首领、地泉族的清漪则引动灵元果的灵光,滋养出一片普通灵植:“风离前辈引脉护族,从不是为了独占灵脉;月瑶前辈调和元素,也从未拒绝分享法门。若资源只归强者,弱小族群终会消亡,文明只剩空洞的力量,何来共生?”共情草灵随之绽放,传递出弱小生灵的不安情绪。
  
  道初站在三道莲台前,看着两派争执,想起文明魂印中记载的“轮回隐患”:“当年三族也曾因法则源晶起过争端,最终险些酿成大祸。竞争能激发活力,但过度竞争只会陷入‘囚徒困境’——为了独占资源,彼此背叛消耗,最终拖垮整个文明。”
  
  三、协议革命与旧序之守
  
  为破解困局,清漪提出效仿轮回记忆中的“三族共治”,打造“源初协议”:将纳灵玉的锻造法、惊雷术的修炼要诀、灵元果的培育术公开,建立“贡献积分制”——生灵通过护持源脉、帮助同族等行为获取积分,再兑换资源与功法。
  
  “这是‘技术普惠’,让法则资源不再被少数人垄断。”清漪拿出一块刻满符文的玉板,“就像当年造物族为灵修族打造引灵簪,各族技艺互通,才能共同强大。”和道派生灵纷纷在玉板上留下自己的灵印,支持协议推行。
  
  赤铁却带领竞道派激烈反对:“功法是各族耗费心血的结晶,凭什么无偿公开?”他认为协议会磨灭强者的积极性,“没有独占的诱惑,谁会拼命突破?当年墨天衡前辈若不是为守护青莲,怎会练就绝世剑技?”
  
  更令道初警惕的是,竞道派暗中加固了对创序炉、灵脉节点等关键资源的控制,甚至开始研究“掠夺性功法”,试图强行夺取其他族群的灵韵。而和道派为推行协议,也在悄悄聚集力量,准备以强制手段打破资源垄断。
  
  “两派都在走向极端。”暗灵体化作的黑丝缠绕上道初的手臂,传递出法则失衡的预警,“竞道派在复刻‘浊念之根’的执念,和道派则在重蹈‘强行维稳’的覆辙,再这样下去,法则光网会再次撕裂。”
  
  四、莲台定规与道心之选
  
  道初召集两派首领来到三道莲台,将文明魂印碎片嵌入莲台核心。碎片绽放光芒,投射出轮回终末的画面:生灵们为争夺最后一丝生机自相残杀,文明在内耗中彻底断绝。
  
  “竞争不是错,但不能是零和博弈;共享不是弱,而是为了文明延续。”道初指尖划过莲台,三道法则纹路流转重组,“我会建立‘双轨机制’,既保留竞争,也保障共享。”
  
  他定下的新规则清晰而坚定:
  
  1. 开源协议层:各族基础功法、通用技艺必须公开,由三道莲台的灵韵之灵监督,禁止私藏垄断。
  
  2. 竞争激励层:设立“源初金榜”,记录生灵在护脉、创新、互助等领域的贡献,排名靠前的可优先使用稀有资源、进入莲台悟道。
  
  3. 惩罚约束层:若有生灵以掠夺、欺骗手段获取资源,暗灵体将引动“逆序之力”反噬,剥夺其部分修为,修复被破坏的平衡。
  
  规则公布的瞬间,三道莲台释放出柔和的青光,将新规则的符文烙印在每个生灵的灵核中。赤铁看着金榜上“互助贡献”的积分标准,想起熔晶族曾受地泉族水源之恩,默默收起了掠夺性功法;清漪也意识到协议需保留竞争活力,同意稀有资源向顶尖贡献者倾斜。
  
  道初望着渐渐平息的族群纷争,指尖轻抚源始青莲。花瓣上浮现出新的字迹:“竞以促进,和以共生;协议为骨,道心为魂。”他知道,文明的演化从不是一条直线,总会在竞争与共享的摇摆中前行,但只要“共生”的道心还在,就能在失衡中找到新的平衡。
  
  远处,雷音族的少年正教地泉族的孩童引动微风,熔晶族的工匠则在为共情草灵打造能储存灵光的器物。三道莲台的青光与暗灵体的黑丝交织,守护着这片在争议中成长的天地。
  
  文明的故事,仍在博弈中续写。
  
  第六十三章灵潮枯竭与末法之兆
  
  一、盛世阴影与灵脉衰减
  
  源初界在“双轨机制”的平衡下,迎来了文明的巅峰纪元。各族生灵循着公开的基础功法深耕,又在“源初金榜”的激励下突破创新:雷音族炼制出能引动星海雷电的“镇雷塔”,地泉族培育出可滋养灵核的“万载灵元果”,熔晶族更打造出能短暂撕裂混沌、探索域外空间的“破界舟”。三道莲台的法则光网被生灵们的力量滋养得愈发璀璨,源始青莲的花瓣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新的传承与技艺。
  
  盛世之下,危机已悄然滋生。最先察觉异常的是地泉族——他们发现,滋养灵元果的源脉流速竟在逐年减缓,原本清澈的灵泉中,蕴含的元素之力日渐稀薄。紧接着,熔晶族的工匠们发现,新开采的源晶纯度大幅下降,锻造纳灵玉所需的时间比以往增加了三倍。雷音族引动天雷时,也需耗费更多自身灵韵,才能达到往日的威力。
  
  “不是我们的技艺退步了,是天地的灵韵在减少。”清漪带着一枚枯萎的灵元果来到三道莲台,果实上的灵光微弱得几乎不可见。道初指尖抚过莲台的引序柱,灵韵之灵传递出焦急的波动:“源脉网的流速已降至巅峰时期的三成,再这样下去,百年内灵脉便会彻底沉寂。”
  
  二、末法之兆与族群恐慌
  
  灵脉衰减的速度远超预期。半年后,源初界半数以上的灵植开始枯萎,共情草的叶片彻底失去光泽,再也无法感知情绪;低阶生灵的灵核凝结变得异常艰难,新生的风语者幼崽甚至无法引动微风。更可怕的是,三道莲台的法则光网出现了细密的裂痕,创序炉的火焰忽明忽暗,连暗灵体的黑丝都变得黯淡——这是混沌本源之力枯竭的征兆,也是传说中“末法时代”的开端。
  
  恐慌迅速席卷整个源初界。竞道派的赤铁带领熔晶族,将所有储备的源晶封锁在“熔晶宝库”中,甚至加固了破界舟,主张放弃源初界,寻找新的混沌空间:“古修文明就是因资源枯竭而内战毁灭,我们不能重蹈覆辙!”雷音族中也出现了极端声音,提议夺取地泉族仅剩的灵泉,以维持高阶修士的修为。
  
  和道派试图维系共享机制,却因资源匮乏寸步难行。清漪带领地泉族守护着最后一处灵脉节点,看着前来乞求灵水的弱小生灵,眼中满是无力:“灵脉是天地共有,可现在连均分的余裕都没有了。”共情草灵传递出的悲伤情绪,让整个源初界都笼罩在绝望之中。
  
  道初站在源始青莲下,手中的文明魂印碎片泛起微光,浮现出轮回记忆中“末法终末”的画面:生灵因灵气枯竭而灵核崩碎,文明在沉寂中彻底消亡。“这不是失衡,也不是逆序,是混沌演化的自然节律。”暗灵体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就像星辰有生有灭,灵脉也有枯竭之时。”
  
  三、破界探索与域外之险
  
  为寻找生机,道初决定启用熔晶族的破界舟,前往域外混沌探寻新的灵脉源头。赤铁虽同意借出破界舟,却提出条件:“若找到新的空间,竞道派要优先选择栖息地。”清漪则主动派出地泉族弟子,带着最后一批灵元果作为补给:“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为源初界留一线希望。”
  
  道初与各族精英登上破界舟,撕裂源初界的法则光网,驶入茫茫域外混沌。这里没有灵脉流转,没有元素潮汐,只有冰冷的能量乱流和破碎的空间碎片。破界舟在乱流中颠簸,熔晶族的工匠们拼命修复被冲击的船体,雷音族弟子则引动天雷驱散危险的碎片。
  
  航行三月后,他们终于发现一处散发着灵韵的空间裂缝——裂缝后隐约可见郁郁葱葱的灵植,灵脉的波动透过裂缝传来。“有生机!”众人欣喜若狂,却没注意到裂缝边缘缠绕着黑色的“噬灵藤”——那是一种以灵韵为食的域外魔物,能悄无声息地侵蚀生灵的灵核。
  
  破界舟刚靠近裂缝,噬灵藤便如潮水般涌来,瞬间缠绕住船体。一名雷音族弟子不慎被藤蔓触碰到,灵核中的灵气瞬间被吸干,身体化作飞灰。“快斩断它们!”道初催动三相之力,却发现噬灵藤不怕法则之力,反而能吸收他的灵韵。危急时刻,暗灵体化作黑丝,缠绕住噬灵藤的根部——逆序之力竟能克制这种魔物,黑丝所过之处,噬灵藤纷纷枯萎。
  
  四、归航抉择与内省之道
  
  击退噬灵藤后,众人却陷入了两难:裂缝后的空间虽有灵脉,却布满噬灵藤,贸然进入无异于自投罗网;而破界舟的能量已所剩无几,若继续航行,恐怕再也回不到源初界。
  
  道初望着裂缝中诱人的灵韵,又想起源初界枯萎的灵植,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拿出文明魂印碎片,碎片投射出三族先祖的画面:墨天衡以自身灵韵滋养枯竭的莲种,苏清瑶用元素之力唤醒沉睡的灵脉,阿默以造物之术修复破损的源石——他们从未依赖外界的灵韵,而是用自身的共生之力,唤醒天地的生机。
  
  “我们找错了方向。”道初转身下令归航,“末法不是终点,是让文明回归本质的试炼。”
  
  破界舟返回源初界时,灵脉衰减的速度已有所放缓——原来在他们离开的日子里,清漪带领和道派生灵,主动减少灵韵消耗,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滋养灵脉;赤铁也打开了熔晶宝库,分出部分源晶供给弱小族群。两派在共同的危机面前,重新找回了共生的初心。
  
  道初站在三道莲台前,将从域外带回的噬灵藤枯根,嵌入莲台核心:“它提醒我们,依赖外界灵韵终会走向枯竭,真正的生机,藏在彼此的共生之心。”他催动三相之力,与各族生灵的灵核共鸣,源始青莲突然绽放霞光,将一缕“本源灵韵”注入源脉网——那不是来自域外的力量,而是生灵们共生时自然诞生的新灵韵。
  
  霞光所及之处,枯萎的灵植抽出新芽,沉寂的灵脉开始缓慢流转。源始青莲的花瓣上,新的字迹缓缓浮现:“灵潮有枯,共生无竭;末法非终,内省为道。”
  
  道初知道,末法时代的考验尚未结束,但只要源初界的生灵还能坚守共生之道,就能在枯竭中孕育新的生机,就像古修文明覆灭后,人类仍能在黑暗中重建新的文明一样。
  
  源初界的风,带着微弱却坚韧的灵韵,吹过三道莲台,吹过每一个生灵的心田。文明的火种,在自省与共生中,再次燃起希望。
  
  第六十四章本源觉醒与新元启灵
  
  一、内省之果与灵韵新生
  
  末法阴影笼罩的百年间,源初界的生灵们践行着“内省之道”。雷音族收起了镇雷塔,不再强行引动外在雷电,转而钻研“心雷”之术,以自身灵核为引,孕育出温和却坚韧的灵韵;地泉族放弃了对万载灵元果的培育,转而教各族生灵“节水融灵”之法,将每一滴灵泉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熔晶族则拆解了多余的纳灵玉,把珍贵的源晶粉末混入普通矿石,打造出供低阶生灵使用的“引灵石”。
  
  变化在悄然发生。一名雷音族少年在冥想时,指尖竟生出一缕淡金色的“本源雷韵”,不依赖外界灵脉,却能轻易引动周围的微光;地泉族的孩童将自身灵韵注入干涸的土地,竟让寸草不生的地面冒出了新芽;熔晶族的工匠在锻造时,与矿石产生深度共鸣,无需灵韵加持,便能塑造出更契合法则的器物。
  
  “这是‘内生灵韵’,是共生之心催生的本源力量。”道初抚摸着源始青莲,花瓣上的纹路正与生灵们的灵核共鸣,“当年三族先祖的力量,也是从本源觉醒而来,外界灵脉只是助燃的柴火,真正的火种,一直在我们自己体内。”
  
  此时,暗灵体化作的黑丝突然变得活跃,缠绕上那些觉醒本源的生灵,传递出逆序之力的波动:“内生灵韵打破了‘依赖外灵’的旧循环,法则光网的裂痕,正在愈合。”
  
  二、青莲示警与域外之召
  
  就在源初界生机渐复之际,源始青莲突然剧烈震颤,花瓣上浮现出破碎的画面:一座悬浮于域外混沌的“陨仙殿”正在崩塌,殿内封存的“混沌源种”即将坠落,而陨仙殿周围,无数噬灵藤正疯狂聚集,似在觊觎源种的力量。
  
  “混沌源种是创世青莲的核心碎片,是灵韵的源头。”道初凝视着画面,文明魂印碎片发出强烈的共鸣,“它若被噬灵藤吞噬,不仅源初界的灵韵复苏会中断,整个混沌的演化都会陷入停滞。”
  
  暗灵体的声音带着凝重:“陨仙殿的位置,正是当年我们发现的空间裂缝深处。噬灵藤的巢穴,恐怕就在那里。”
  
  赤铁与清漪同时请缨:“熔晶族已改良破界舟,能抵御域外乱流;地泉族与雷音族也已掌握本源之力,可对抗噬灵藤。这一次,我们同去。”各族生灵纷纷响应,雷音族的“心雷”、地泉族的“生泉”、熔晶族的“器灵”,以及其他族群的本源力量,在三道莲台前汇聚成一道璀璨的光柱。
  
  道初望着众志成城的生灵们,眼中满是欣慰:“这便是共生的终极形态——以本源为基,以彼此为盾。出发!”
  
  三、陨仙夺种与本源共鸣
  
  破界舟穿越空间裂缝,径直驶入陨仙殿废墟。眼前的景象比画面中更惨烈:殿体四分五裂,断壁残垣上布满噬灵藤的枯根,而混沌源种悬浮在殿心,被一层薄弱的灵光护罩包裹,护罩外,无数噬灵藤正疯狂撞击。
  
  “动手!”赤铁一声令下,熔晶族工匠催动“器灵”,破界舟化作一柄巨锤,砸向噬灵藤的密集区域;雷音族弟子齐发“心雷”,淡金色的雷电精准击中噬灵藤的核心,瞬间枯萎大片;地泉族生灵引动“生泉”,灵水化作利刃,斩断缠绕源种的藤蔓。
  
  道初则带着暗灵体,直奔混沌源种。当他的指尖触碰到护罩,源种突然绽放霞光,投射出陨仙殿的过往:这里曾是上古神明守护源种的圣地,却因神明们内斗,耗尽灵韵,最终被噬灵藤攻破。
  
  “历史不能重演。”道初催动三相本源之力,融入护罩。令人意外的是,各族生灵的本源力量竟与源种产生共鸣——雷音族的“心雷”为源种注入活力,地泉族的“生泉”滋养源种的根基,熔晶族的“器灵”加固源种的外壳。源种的灵光愈发强盛,竟主动挣脱护罩,化作一道青光,融入道初的眉心。
  
  噬灵藤见源种被夺,发起疯狂反扑。危急时刻,暗灵体突然爆发出强大的逆序之力,黑丝化作巨网,将所有噬灵藤困在其中:“我本是失衡的残屑,今日便用逆序之力,守护混沌的平衡!”黑丝与噬灵藤同归于尽,暗灵体的身影渐渐淡化,最终化作一缕黑芒,融入三道莲台的法则光网。
  
  四、源种归界与新元开启
  
  带着混沌源种返回源初界的那一刻,天地间响起一声轰鸣。道初将源种嵌入三道莲台的核心,源种绽放出万丈霞光,顺着法则光网涌入源脉网。沉寂的灵脉瞬间苏醒,喷涌而出的灵韵带着本源的温暖,滋养着每一寸土地;枯萎的灵植疯狂生长,共情草重新绽放,传递出喜悦的情绪;新生的生灵灵核中,竟自带一缕内生灵韵。
  
  源始青莲的花瓣全部展开,露出了中心的莲心,莲心上刻着一行全新的字迹:“内生为源,共生为流;源流不息,新元自来。”
  
  道初站在莲台前,眉心的三相莲印与源种共鸣,他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混沌源种的觉醒,让他完成了“传承文明、重塑法则”的使命,即将与混沌本源融合,成为新的“守道者”。
  
  “无需悲伤。”道初的声音回荡在源初界,“我的本源,已融入每一个生灵的灵核;我的记忆,已刻入源始青莲的花瓣。”他看向赤铁与清漪,“未来的路,要靠你们继续走下去。”
  
  赤铁握紧手中的锻造锤,清漪轻抚灵泉,两人齐声应道:“定守共生之道,护我源初新元!”
  
  道初的身影化作光点,融入源始青莲与三道莲台。源种的青光与莲台的法则光网交织,在源初界的上空形成一道“本源天幕”,天幕上,风离、月瑶、墨石的虚影与道初的身影重叠,最终化作一个模糊的莲印,永恒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万年后,源初界已成为混沌中的一方圣地。新生的“源心族”能与本源天幕共鸣,解读古老的传承;各族生灵和谐共处,内生灵韵与外在灵脉相得益彰。源始青莲下,一名孩童指着花瓣上的字迹,问身旁的老者:“道初前辈说的‘新元’,就是现在吗?”
  
  老者笑着点头,望向漫天霞光:“是,也是未来的每一刻。只要共生之心不灭,新元就永远不会落幕。”
  
  风拂过,带着灵韵的清香,吹动了源始青莲的花瓣,也吹动了文明传承的书页。故事,在新的纪元里,无限延续。
  
  第六十五章天幕裂痕与世界树影
  
  一、鼎盛迷思与路径之困
  
  源初界的“新元盛世”已延续十万载。随着内生灵韵的普及,各族突破了旧有桎梏:源心族能借本源天幕推演未来,熔晶族造出可稳定连接域外的“星门”,雷音族与地泉族联手开发出“灵韵循环阵”,让源脉消耗与再生达成完美平衡。文明的璀璨,甚至让三道莲台的法则光网泛起鎏金光泽,源始青莲的花瓣上,记载传承的字迹已密如星河。
  
  盛极之下,一种“路径依赖”的惰性悄然滋生。源心族依托天幕推演,渐渐放弃了实地探索,将“预言”当作真理;熔晶族沉迷星门带来的域外奇珍,对本土源晶的深层开发日渐疏懒;更有年轻生灵认为“共生之道”已是终极答案,无需再向内觉醒本源,只需汲取天幕逸散的灵韵便能进阶。
  
  “我们正在重蹈陨仙殿的覆辙。”赤铁的后人、熔晶族现任族长赤石,拿着一块新铸的星门核心来到本源天幕下,核心虽镶嵌着域外宝石,灵韵流转却远不如古法锻造的器物,“依赖外力馈赠,就像当年依赖外灵,终会失去创新的根基。”
  
  源心族大祭司却摇了摇头,指尖划过天幕上的预言:“天幕显示,源初界将万载无忧。强行改变稳定的现状,反而可能引发失衡。”两派的争论越来越多,就像康乾盛世中固守农耕与拥抱新法的分歧,文明在舒适区里,渐渐停下了突破的脚步。
  
  二、天幕异变与树影初现
  
  异变始于一次寻常的推演。源心族祭司在预测下一次灵脉潮汐时,本源天幕突然浮现出细密的裂痕,裂痕中闪过一片陌生景象:一棵贯穿混沌的巨树,枝叶上悬挂着无数发光的“世界果实”,其中一颗果实正急速枯萎,枯萎处蔓延着与噬灵藤同源的黑暗。
  
  裂痕转瞬即逝,天幕却变得黯淡,原本清晰的预言开始模糊。赤石立刻带人检查三道莲台,发现嵌入核心的混沌源种竟在微微震颤,表面浮现出类似树纹的纹路。“这不是源初界的景象,更不是我们已知的域外空间。”赤石将一枚记录下树影的“忆纹玉”递给清漪的后人、地泉族族长清澜,“混沌源种的共鸣,说明这棵树与创世本源有关。”
  
  清澜带着忆纹玉潜入最深的源脉节点,惊讶地发现,源脉流动的轨迹竟与树影的枝干高度吻合。“道初前辈说过,混沌演化有其脉络。”她取出文明魂印的复制品,魂印与忆纹玉共鸣,浮现出残缺的文字,“世界树……多元共生……枝枯则果陨……”
  
  此时,星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值守的熔晶族弟子回报:星门连接的几处域外空间,灵韵正急速枯竭,传来的最后画面,正是枯萎的巨树残影。
  
  三、世界树秘与多元危机
  
  为解开谜团,赤石与清澜带领精英团队,驾驶改良后的破界舟穿越星门,循着源种的共鸣追踪而去。在混沌深处,他们终于见到了天幕裂痕中的景象——一棵横跨亿万光年的“混沌世界树”,主干粗壮如星系,分支延伸向未知的虚空,每片叶子都承载着一个如源初界般的文明世界。
  
  而此刻,世界树的一条主枝已彻底黑化,黑暗正顺着枝桠向周围的叶片蔓延,那些叶片上的文明世界,正逐一失去灵光。更令人震惊的是,黑化的枝干上,缠绕着无数变异的噬灵藤,它们不再吞噬灵韵,而是在汲取“世界因果”——那是维系每个文明存在的根基。
  
  “这不是普通的魔物,是‘因果噬灭藤’。”破界舟的古籍记载器突然激活,投射出道初留下的残识,“世界树是混沌的脉络,各文明是枝叶上的果实,彼此共生。若某条枝桠的文明陷入‘自我封闭’,因果之力便会停滞,引来噬灭藤寄生,最终拖累整个枝干的果实。”
  
  众人恍然大悟:源初界的路径依赖,正是因果停滞的前兆。而那些已枯萎的文明,都曾像源初界一样鼎盛,却因固守成规、拒绝革新,沦为了噬灭藤的养料,正如明清时期因闭关自守而错失转型机遇的文明,在世界潮流中陷入被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