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学武不成就修仙
第1章 学武不成就修仙 (第2/2页)“当然知道,要不然找人举荐,要不然自己去参加科举。”
连山信早就打听过了
举荐:名义上是为朝廷举荐贤才,可以不通过科举,直接入朝为官,表面目的是为了防止野有遗贤。
“举荐这条路,你是走不通的。”连山景澄提醒道:“咱们家就是普通家庭。”
连山信瞥了连山景澄一眼,吐槽道:“那还不是你不够努力,你要是江州刺史,我就是被举荐的贤才。”
连山景澄也没反驳,只是笑呵呵的继续道:“那就只剩下科举这条路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考科举的。想考科举,得有书院的出身。”
“我知道。”
想考公也得有大学毕业证书。
本质上没有区别。
山东人一听就懂。
“我们江州就有一座千年传承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只要我进入白鹿洞书院,就可以借助白鹿洞书院的出身去考科举了。而且白鹿洞书院作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文武双修,每一届首席弟子都能得到一枚凝气丹。我若是能得到凝气丹,便可以跳过通脉境,直接凝结真气,成为第三境的武者。”
虽然连山信已经决定将自己的天赋带到修仙界,但修仙者确实难寻,他从小到大一个都没见过。
根据他的了解,就算是朝廷内部,估计也就一两个可以人尽敌国的陆地神仙,轻易是见不到的,更别说能得到对方的传承了。
所以退而求其次,继续自己的武侠梦也未尝不可。
他就是这么好说话。
连山景澄一言难尽:“凝气丹只有‘天师’能炼制,白鹿洞书院每年也只能分到两枚。一枚凝气丹,就能制造一位凝气境武者。如此灵丹,小信你认为你有希望拿到?”
“每一届白鹿洞书院首席,都能拿到一枚凝气丹。只要我加入白鹿洞书院,成为首席弟子,自然能拿到。”
连山信的自信,丝毫没有感染连山景澄。
连山景澄摇头道:“且不说要成为白鹿洞书院的首席弟子有多难,单单考入白鹿洞书院就已经很难了。咱们家隔壁商会屈会长的独子,连续考了两年白鹿洞书院都没考上。你和他的读书成绩,也就在伯仲之间。至于靠武道成绩进入白鹿洞书院,至少也得20岁以下的通脉境才行,你才锻体境。”
连山信不以为意:“屈会长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他独子考两年都没考上白鹿洞书院?还不是因为他钱不够多。但凡他是江州首富,用钱砸也能砸开白鹿洞书院的大门。”
连山景澄:“……儿子,现在看来,你确实适合入朝为官,但为父确实不够努力啊。”
“没事,你们俩不拖我后腿就行了,进书院还是要靠我自己。”
连山信在今天之前,从来没有放弃过靠自己习武,万一有奇迹呢。
但鲁迅先生说过,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著名“情报贩子”谢若林有句经典台词:“两根金条放在这里,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连山信现在也想通了:“两个凝气境武者,一个靠自己的努力修成的,一个靠嗑药嗑出来的,结果不是一样吗?”
十八岁之前,他可以相信努力就有收获。
现在他十八岁了,长大了,是时候相信嗑药大于努力了。
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嗑上药。
对此,他有提前做两手准备。
而对连山信的自信,连山景澄与贺妙君都不是很理解。
两人在医馆里嘀咕。
贺妙君:“小信这些年大半精力都用在习武上了,还要分出时间来和你学医。读书虽然也算用功,但确实分身乏术,也就是一般成绩,他哪来的信心能考入白鹿洞书院?”
连山景澄想了想,自信道:“夫人放心,小信这孩子随我。”
“怎么说?”
“盲目自信。”
贺妙君:“……”
“等他被白鹿洞书院拒绝,就知道乖乖继承咱家的回春堂才是最好的选择。才子佳人帝王将相都是话本上的故事,对于我们这种普通百姓来说,平凡才是福气啊。”
连山景澄的话,得到了贺妙君的赞许:“不错,平凡才是福气。儿子名字取错了,他太普信了。”
在他们逐渐放心下来的同时,医馆走进来一个青衣书生。
“请问是妙手回春的连山大夫吗?”书生开口问道。
连山景澄医术不错,在江州也算是小有名气,经常有人慕名前来求医。尤其是某次他展露了能让男人重振雄风的医术后,“回春堂”的生意好了五倍。
连山景澄自然笑脸迎人:“公子找我?”
这人看着有点眼熟,连山景澄怀疑对方是回头客。
小小年纪,就有隐疾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虚的这么早吗?
“不,我找令公子。”
连山景澄一愣:“找小信?你找他做什么?”
“白鹿洞书院即将纳新,我奉家师之命,特来给信公子送录取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