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观战论兵(下)
第27章 观战论兵(下) (第1/2页)麋威自己没经验,于是将问题抛给潘濬。
潘濬刚刚才被麋威和关兴联手架上台。
此时众目睽睽,躲是躲不掉了。
但也未即刻作答。
而是找斥候打听清楚东路敌军的行军细节,才缓缓道:
“刚刚接战,不好判断哪一路为主。”
“但从敌人军阵排布来看,我猜西边沙洲那一路才是今明两日战事的焦点。”
“军阵排布?”麋威一时不解。
“你可曾读过《司马法》?”潘濬问。
司马法……司马穰苴兵法?
这部兵法麋威前世倒是听说过。
司马穰苴又叫田穰苴,是春秋末期齐国一位集大成的兵法家。
可惜他的著作早就失传。
麋威前世倒是看过一些“残篇”。
但到底是真实记载还是后人伪作,说法不一。
便道:“还请先生赐教!”
“我家里有前人整理的抄本。”潘濬道。
“回头让人送你府上。多看看,可熟悉行阵之道。”
麋威应诺。
潘濬这才指着西南方向道:
“你认为,敌方军阵是疏还是密?”
麋威随之望去。
只见远方沙洲与江岸之间,乌央乌央的一大片。
一时间也说不清到底是密还疏。
但他想到刚刚潘濬询问哨骑的一些细节,忽有所悟:
“那些方阵远远看上去如地上蚁群,队列却基本整齐。”
“这说明阵中士兵行列间距极小,肩并肩,踵接踵。
“故此,我认为应该算‘密’!”
潘濬颔首肯定,又道:
“司马穰苴云:凡阵,行惟疏,战惟密。”
“这说的是,军阵移动的时候,行列应当疏散一些,以便于士兵快速行走。”
“而到了作战的时候,则应该紧密一些,让敌军难以突破。”
麋威:“先生意思是,西路敌军结阵紧密,是为了随时作战。故此那一路是敌军重点进攻方向?”
“你这话只对了一半。”潘濬缓缓摇头。
“西路敌军确实是在为交战作准备,但不是进攻,而是防守。”
麋威:“为何?”
潘濬却不答,而是再次指向西南方:
“用你自己的眼睛仔细看。”
麋威再次看向沙洲那一片。
这次看着看着,还真有了些收获:
“江陵南郊虽说有三座戍堡,但三堡整体更靠近西南方。”
“这意味着对于敌军来说,从西路进攻难度更大。”
潘濬面无表情:“还有吗?”
麋威想了想,又道:
“虽说敌军能依托优势兵力包围三堡,但想要在岸上稳妥立足,总归不能在身后和身侧留下多个我军据点。”
“所以西路虽然会先接战,却以稳守阵脚为主。”
“须等东路策应上来,牵制住城中援军,才会尝试围堡或者攻堡。”
“善!”潘濬微微动容,“还有吗?”
“还有……”
麋威沉思片刻,视线忽而转到隐隐有遮天蔽日之势的狼烟,醒悟道:
“西路敌军要防备的不仅仅是岸边戍卒,还有小关将军的骑兵!”
潘濬闻言立即追问:
“关平在江陵北郊扎营,南下驰援必先绕城而过,往东往西距离都差不多。”
“那请问:为何关平不绕去东边阻敌,反而要往西边来?”
这次麋威早已想清楚,脱口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