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52章 厉兵秣马

第52章 厉兵秣马

第52章 厉兵秣马 (第1/2页)

为什么山鸟聚集水草中?
  
  为什么鱼网挂在树梢上?
  
  鸟失其巢,网失其势。
  
  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我该怎么跟湘夫人你诉说……
  
  念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一句。
  
  孙权的豪情壮志已然澎湃到了极点,正欲继续喷薄。
  
  可一回头。
  
  身旁只有木然肃立的朱然、潘璋二将。
  
  外加一个年纪轻轻的族侄,孙桓而已。
  
  朱、潘二将虽然勇烈,却是不怎么读书的糙猛之人。
  
  孙桓倒是读书的。
  
  但到底年轻,未必能体会到诗歌真义。
  
  他们懂个屁的“思公子兮未敢言”!
  
  跟这些糙人说话。
  
  不能绕圈子。
  
  不能赋比兴。
  
  必须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
  
  孤思的是江陵,是南郡,是荆州!
  
  是江汉百万青壮!
  
  是十万带甲之士!
  
  一念及此,孙权顿时诗兴全无,干脆询问起军情。
  
  这下三将终于来了精神。
  
  这个说兵精粮足,士气可用。
  
  那个说趁敌不备,一战可定。
  
  还有说关羽兵少,其势难展。
  
  来来去去,都是早有定论的说法。
  
  直到,有人将一封“都护征虏将军孙皎”从武陵传回来军报呈上。
  
  孙权才目光一亮,继而当场捧腹大笑起来
  
  身边诸将不免好奇。
  
  却见孙权指着山下的湘清江浊,大湖淼淼,意气风发道:
  
  “不出一月,如此壮秀河山,必为孤所有!”
  
  ……
  
  自张裔来华容后,麋威感觉自己就像在放假。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不过有一说一。
  
  张裔来之前,他既要练兵备战,又要修路补城。
  
  还得带兵南北巡逻。
  
  累得跟头老牛似的。
  
  而张裔来之后,起码修补、建造之类的繁琐事务,都不用他亲自操心了。
  
  他只需要专心巡逻即可。
  
  更让他惊喜的是。
  
  那些他先前瞧不起的古早版连弩,张裔居然打算改进!
  
  这时候麋威才记起,原来张裔在赴任益州郡太守之前。
  
  曾经担任刘备的“司金中郎将”。
  
  职责是督造农器和战具。
  
  这些年刘备南征北伐,内耕外战,兵农器械大都是张裔帮忙督造的。
  
  居然是个同时兼备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当然,张裔此举并非心血来潮。
  
  而是有现实需求的。
  
  起因是麋威二次巡逻归来后,心里还是感觉不踏实。
  
  于是找张裔帮忙查漏补缺。
  
  张裔当时直言不讳道:
  
  “华容小城,什么都缺。”
  
  “但最缺者有二。”
  
  “一是干练的吏员。”
  
  “二是堪用的战兵。”
  
  简而言之就是缺人。
  
  这一点麋威深以为然。
  
  别看他手下号称一千三百兵。
  
  其实真正能用来正面作战的,还是最初那五屯从江陵带领的正卒。
  
  这点兵力,用来防御长达百里的粮道已经捉襟见肘。
  
  可粮道今天是一百里,明天还会是吗?
  
  大军南下作战,战线是不是越来越长?
  
  中途敌人会不会派兵骚扰?
  
  会不会绕后来偷袭华容城?
  
  战争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战事往后推进,兵力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五屯兵根本不顶用。
  
  但话说回来。
  
  缺少兵员和吏员,并非只是麋威这边的特殊情况。
  
  整个荆州关羽军团,包括刘备在益州,都是这样。
  
  甚至更宏观一点,汉末三国这一段历史时期,本就普遍性地存在人力缺口的难题。
  
  这当中的缘由,展开来讲的话能专门写一部学术著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