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60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2/2页)归根结底,关平才是威胁最大的那匹马。
别看他现在成了弃子。
一旦其人马脱困,那在地势开阔的陆岸上,依仗麾下精骑,便是无可置疑的上马!
孙桓作为孙氏的“宗室”子弟,当然深知平地骑兵之利。
且说,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但江东三代枭主,其实都精于骑射之道。
而其滥觞,自然是第一代的孙坚。
孙坚壮年时一度驰骋于北方,早早见识过北人骑士之利。
孙策子承父业,身边聚拢了宋谦、韩当、黄盖、太史慈等一批优秀骑兵将领。
这为日后孙权重视骑兵建设打下了基础。
不过,江东毕竟不是传统的养马地。
所以虽有父兄遗泽,终究无法如北方那样养出成建制的上万骑士。
先前为了支援吕蒙诈取江陵,从各处抽调而成的那支骑兵,已是尽力。
当然了。
区区千余骑,还是散装的,落在北人眼中未免小家子气。
但的的确确是当下江东的倾“国”之力了。
毕竟连孙权都亲自到洞庭湖边上督军了,麾下谁人敢不尽力?
而回到眼下。
因为骑兵都抽调去了江陵战场,武陵这片已无成建制的突骑。
那么理所当然,对于关平及其部。
怎么小心提防都不为过的。
所以孙桓不再争辩,领命而去。
……
“此地泥泞湿滑,行路何其难也!”
麋威站在一处斗楼上,眺望营地前方大片坑坑洼洼。
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冬日豪雨。
让廖化渡河之战功败垂成。
逼得麋威不得不兵行险着。
期间还无可避免地出现了非战斗减员。
但。
凡事都有两面性。
大雨过后,这片早就被他相中的“稳妥之地”。
因为雨水积聚,很快变得湿润泥泞起来。
麋威亲自带人去侦查了一番。
有些低洼处,积水甚至能没过马膝。
对于防守方而言,无疑是大大的利好。
更稳妥了。
而习宏随行至此,见麋威扎营稳当,终于彻底醒悟。
一时赞不绝口:
“司马此招着实高!”
“来潘璋身后立寨,他不管分兵来攻还是分兵防守,都会削弱面向澧水方向的兵力,为廖主簿创造战机。”
“而且此地远离下游河网,敌军若上岸来攻,就会失去其舟船之利。”
“这大概便是吴孙子(孙武)所谓的‘致人而不致于人’!”
麋威闻言打了个冷颤。
不是。
咱们才认识几天啊。
你怎么就给我吹上牛皮了?
还孙子兵法……明明之前不这样的啊。
便摇头道:
“潘璋是宿将,哪里会轻易‘致于人’?”
“而我不过粗通兵事,哪敢指望‘致人’?”
“不过是想到此处位置极佳,若能使得敌军分兵后顾,说不定廖主簿能寻到一丝战机!”
“须知此战,我军南下两百里不毛之地救援,而敌军以逸待劳,我军本就失了先手的。”
“所以只能反其道行之,想方设法逼迫其动起来!”
“而我不过适逢其会,借雨势掩护侥幸得手罢了!”
习宏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却不禁腹诽:
你说的这些,不正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具体阐释吗?
这叫粗通兵事?
还适逢其会?
还侥幸得手?
习宏心道这麋司马未免谦逊过头了。
倒也不令人生厌。
便佯装附和对方,继续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