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章 折中的办法
第一卷 第11章 折中的办法 (第2/2页)李牧承唯一烦躁的点,便是自己这双手软的像奶油小面包。
拿起笔时,若不仔细控制着,怕是写出来的字会像歪歪扭扭的毛毛虫。
待契书写好,李牧承检查了好几遍,确认不会留下任何漏洞给对方钻后,终于满意了。
直到此刻,李牧承才知道这位少东家的名字——郑盼儿。
接下来只需要去官府备案,确定了契书的合法性便可。
只是两人一个是刚及笄的女子,另一个是五岁的孩童,谁去官府走一趟都不合适。
好在镇上最有名望的人就在斜对面的医馆内,绣坊派人去医馆走了一趟,没一会儿就带回了加盖府印的契书。
“一式三份,一份放在官府之中,一份放在我这里,另一份还请小公子带走。”
和契书同时奉上的,还有八两银子。
李牧承提笔唰唰写好龙葵染色配方递给对方,又想到绣坊平日里也是会接成衣的活计,想必会有不少碎布头。
“不知贵绣坊可有多余的碎布头?又是如何售卖的?”
不少贫苦人家舍不得买整块布料,都是买些碎布头什么的,衣裳哪里破了就补到哪里。
更有甚者直接拿碎布头拼接起来做新衣裳,毕竟碎布头便宜得很,几文钱就能买半背篓。
“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咱们以后是要常来常往的,碎布头而已,想要就全都拿去便是。”
原本绣坊少东家打算给李牧承装上一麻袋的,可见到李牧承小小一个,又觉得装多了他可能也拿不动。
最终只是找了个背篓,特意挑拣了一些块头稍微大一些,四五种颜色的碎布头装了小半背篓。
“多谢郑姐姐。”
李牧承要碎布头是为了赚钱大计,并非是想要背回家让娘亲和姐姐给做新衣裳用的。
毕竟李牧承对补丁摞补丁的衣裳没什么兴趣,也庆幸大伯家的堂哥比自己大了两岁。
平日里也十分注重礼数,没做出上树掏鸟蛋,爬房顶掀稻草瓦片的事儿来。
虽说一直都在捡对方的衣裳穿,虽说有些旧但好歹没破,还算是体面。
这些碎布头若是用好了,想来那二两银子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郑盼儿笑着将李牧承送走,还不忘了把桌上那两碟没动过的糕点给李牧承包了起来。
李牧承并没有推辞,一来自己有信心会让对方赚到钱,这点儿小东西没必要拒绝。二来家中姐姐和娘亲常年食不果腹,身体缺营养,吃点儿好些的点心也能开心一阵子。
三嘛……
“给伯伯添麻烦了,多谢伯伯。”
李牧承这次找的借口是去镇上抓药的,如今手里有纸包,就不用浪费铜板买药草掩人耳目了。
李牧承下了牛车,将铜板抓出来要塞给赶牛车的老伯。
“你这孩子!我也是顺带捎上你而已,哪里能要你的铜板?快回家去吧,别让家里人等急了。”
实在是推搡不过,李牧承只能感激的对着对方再次深施一礼,感慨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目送牛车离开,李牧承深深地将对方的身影刻在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