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章 公审孙二上
第 34章 公审孙二上 (第2/2页)---
昌平军管委
1949年1月26日
赵鹏拿到文件,很快便下发了各处,经过昨日整整一天的抓捕行动,昌平县城里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恶霸、横行街巷的流氓,还有卖国求荣的汉奸,几乎被一网打尽。
只有少数得到风声的亡命之徒,仓皇逃窜了出去。
于此今天清晨,昌平县城的四座城门一律通行。
现在昌平城墙上、街巷口,崭新的告示刚刚张贴完毕,墨迹未干。每张告示前都有识字的战士,向围拢过来的百姓们解释着告示内容。
人群中,老人们,孩童们,年轻人则专注地聆听着。昌平这座小县城的识字率极低,大约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部分百姓只能通过战士们的讲解来了解事态的进展。
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茶馆里、屋檐下,百姓们三五成群,兴奋地议论着那些恶霸的落网,脸上洋溢着压抑已久后终于释放的喜悦。
对于这些作恶多端的人,百姓们心中早有评判。此次对恶霸流氓的定罪流程也已确定,罪大恶极、罪行复杂的,需要进一步深入审查;
而其余情节相对较轻的,审理过程则会简化。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陈朝阳决定将城内外抓捕到的所有人员集中起来,一并进行审判。
县府内,许多即将毕业的昌平师范学生来充当文书伏案疾书,整理着堆积如山的案卷;
战士们来回奔波,维持秩序、传递消息;负责后勤的人员则紧张地筹备着公审大会的各项事宜。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短短两个小时,如白驹过隙。
临近上午10点,东门翁城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扶老携幼,从县城的各个角落赶来,都想亲眼见证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恶人接受审判。
原定容纳1800人的会场,在汹涌的人潮面前显得无比狭小。眼看着人群越聚越多,随时可能引发混乱,张文杰当机立断,迅速组织人手将公审大会的场地转移到了城门之外。
重新布置场地、引导人群,一系列工作让大会的开始时间足足推迟了半个小时。
此时的会场,除了参与审判的官员、维持秩序的战士等既定人员外,陈家——这个如今昌平县仅剩的富户,全族上下倾巢而出,战战兢兢地站在会场前排。
曾经风光无限的昌平四大家族,如今早已分崩离析:周家随着伪县长提前出逃;史家和日寇有着联系,在肃清行动中被抓捕;王家和陈家,原本还想在这场风波中自保。
却不想,史一山一被抓,为求自保,当场检举了王家企图炸毁煤矿的阴谋。
王兴和也不是傻子在史一山被抓时,就终止了计划,可检查队行动迅猛,突击检查时,王家藏匿的火药还未来得及销毁,证据确凿下,王兴和也被逮捕入狱。
新县长上任短短时日,四大家族,一逃两落狱,陈家纵使家大业大,在这样的局势下也如惊弓之鸟。
更何况,从昨天下午开始,陈家全族就被要求接受严格审查,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此刻他们站在会场,心中满是惶恐与不安,不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