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区分
第44章 区分 (第1/2页)“人才……真正懂技术的人才……在哪?”这个念头压在他的心头。
就在这时
机械之音再起
【叮,系统检测到:宿主核心诉求——技术人才。】
【‘基石’系统初始目标:引导、辅助宿主奠定建设者根基。】
【当前系统判定:宿主已确立发展路径,意志坚定,根基初成。系统引导使命达成。】
【解除绑定协议已就绪。】
【解绑补偿馈赠:21世纪人才召唤卡X1】
【是否接受解绑协议并领取最终馈赠?】
“!!!”陈朝阳猛地睁眼,身体绷紧,心脏狂跳!
不是任务,不是惩罚,而是……解绑?馈赠?人才召唤卡?
这突如其来的“人性化”告别,比任何冰冷指令都更让他心惊…
但他更清晰地捕捉到了那馈赠的核心——“顶级人才”、“21世纪”!
巨大的诱惑与强烈的警惕感在他脑中激烈交锋。
系统提供的知识确实宝贵,但长期依赖一个无法理解的存在,绝非他陈朝阳的风格!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刻在骨子里的信条!
“成功率受制约”、“结果不可预知”……这馈赠充满不确定性,甚至可能是一场空。
但比起系统潜在、不可控的影响,这个风险……可以承受。
自然一个来自未来的顶级技术人才!
这可能是解决昌平、乃至未来国家工业建设瓶颈的关键钥匙!
这诱惑力,足以压过任何疑虑!
电光火石间,陈朝阳眼中闪过军人特有的决绝。
“TND干了,解绑!”
意念如刀:接受!解绑!领取!
就在他做出决定的刹那——
一股剥离感瞬间席卷全身,
没有痛苦,却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和轻微的眩晕。
紧接着,一股温和但强大的暖流自心脏涌出,迅速充盈了那份空虚,抚平了眩晕,甚至让他感觉精神为之一振,连日工作的疲惫都消散了大半。
这暖流,像是系统留下的最后一丝“补偿”。
系统空间似乎还在………
但此刻会议仍在继续,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会议桌,最终定格在雷虎和杨二喜身上。
雷虎,这位曾经的前支委员会主任,如今的民政科科长,身形魁梧,皮肤黝黑,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镌刻着岁月的磨砺和斗争的艰辛。
杨二喜,农会主任,身上的粗布袄子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净整洁,眼神中透着质朴与坚韧。他们二人,正是土改工作的中坚力量。
陈朝阳抽出那份已经被反复翻阅得边角卷起的土改进展简报。
“雷虎同志,二喜同志,土改工作目前推进得如何?”他的声音低沉有力,蕴含不容置疑的威严,却又暗含着对工作进展的关切。
雷虎“唰”地站起,脊背挺直,开口汇报:“报告书记,截至今日,已完成昌平周边包括张庄、李家庄等12个自然村的土地清丈。”
说着,他的指节按在随身记录表格的第三栏,“共没收地主土地4178亩,其中‘黑地’占了四成三。
但马家堡的赵守仁把200亩地分散挂名到27户佃农头上,农会去核实时,有老乡却跪着说地契是赵家拿枪逼着按的手印。”
说到此处,雷虎的语气中难掩愤怒与无奈。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空气仿佛凝固,压抑
杨二喜从粗布褂子的内兜里掏出一个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的账本,账本的纸张已经泛黄,边缘磨损严重,可见其承载了多少沉重的秘密。
“按您指示,咱们把‘先分浮财再分田’改成‘地随粮走’,可王家沟的地主王世昌把粮食藏进假坟包,还放话‘谁领救济粮,秋后抽他三成租’。
昨儿除夕李家庄的王老栓领了地契又偷偷退还,他婆娘说怕‘变天’......”
听到此处,陈朝阳的眼神瞬间变得如锐利,手中钢笔尖在“赵守仁”的名字上重重一点,墨水顿时晕染开来。
“马家堡的农民自卫队组建了吗?”他的声音冰冷如霜,带着令人胆寒的怒意。
“十六个青壮,七杆土枪。”雷虎迅速翻到花名册页,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但赵家护院有晋造冲锋枪,前几天刚打伤我们两个工作队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