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章 昌委会议
第 76章 昌委会议 (第2/2页)“是!”
随后,负责教育工作的张静安说道:“全县学校的复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师资力量也在逐步得到补充。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五所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预计可容纳学生两千余人。
昌平师范本届毕业生在组织号召下,大部分表达了愿意服从分配、服务家乡教育的意愿。
学校支部正积极做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毕业生能充实到基层教学岗位,特别是新建的几所小学。”
陈朝阳认真倾听着张静安的汇报,不时地点头,对张静安的工作表示认可。这个建校工作他也非常重视。
还有两所小学是他亲自点名批示建设的,但这两所学校并不在县城五所学校的范围内。
第一所是位于南口镇的‘煤矿工人子弟学校’,旨在解决矿工子女教育问题。
另一所是‘南口铁路机械厂职工子弟小学’,由南口机械厂与铁路部门共同筹建
除此之外,昌平全年的规划还要求每个镇都必须建设镇中心小学,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
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各乡要积极建设乡村小学,为农村娃娃,提供学习机会。
陈朝阳在听完张静安的汇报后,对整体的建校工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他对张静安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尽管昌平师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其教学水平更接近于高中,但对于教授小学生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静安同志,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难,有什么需要县委帮忙的?”
“要说问题,那就是教材的短缺。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我们正在紧急组织人员编写一些适合当下实际情况的教材,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接受到教育。”张静安思索片刻开口!
陈朝阳了然,教育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材的编写更是教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但他还是补充道:“教材短缺是个大问题。静安同志,你们编写的临时教材,内容一定要把好关,确保思想正确、知识扎实。
县委这边也会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专区或者省里争取一些支援。”
紧接着,张文杰也开始汇报工作进展:“首长,目前流民的安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翁城的改造工程也接近尾声。
在昌平县城附近,我们已经成功建设了二十座大型土窑,这些土窑每15天就能出一窑砖,产量高达十六万块。
这些砖窑的开办,为流民提供了数百个以工代赈的就业岗位,基本保障了以户为单位的基本温饱保障。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更多的需求。此外,马家堡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基本结束,各项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