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 章 豁然开朗
第81 章 豁然开朗 (第2/2页)他太了解这些老部下了,这吼声里有多少是对工作的决心,又有多少是对他个人被降职的憋屈和不平?
他眼角余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许明远那一瞬间的震撼与微微的僵硬——这位新来的搭档,显然被这纯粹的、带着硝烟味的军人作风冲击得不轻。
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与警醒在他心中掠过。
他感激这份忠心,但也瞬间警醒。这种近乎“逼宫”式的集体表态,固然彰显了他的掌控力,但太过强硬直白,
尤其是在许明远初来乍到、身份敏感主持县长工作的时刻,极易引发误解和隔阂。这与他想要团结班子、共同奋斗的初衷是相悖的。
他不能让自己的老部下无意中制造对立。陈朝阳的目光没有在许明远身上过多停留,而是迅速扫过全体起立的干部,眼神在那一张张激动、甚至带着点愤懑的脸上停顿了一瞬。
他没有阻止这吼声,但在吼声余音未散之际,他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更加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也蕴含着一丝引导的意味:
“好!要的就是这股精气神!但记住,任务不是靠喊出来的!”
说着他的目光特意转向徐卫华、张文杰等军队背景的核心干部,语气加重:“是靠在座的每一位,不分彼此,同心协力,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这句“不分彼此”他说得格外清晰,既是强调团结,也是在提醒自己的老部下们注意界限和态度。
目光最后平缓地扫过全场,“昌平的担子,我们一起挑!散会!”
……
时间总是在走,人也无法停留,时间匆匆一晃数日而过,今日已近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许明远将一份墨迹犹新的草案放在陈朝阳桌上,条理清晰地汇报道:“陈书记,春耕物资调度草案初稿出来了,核心是保障基本农具供应和种子调配。
目前最大缺口还是铁制农具,尤其是锄头、镰刀和犁铧。城内供销社或是铁匠铺的库存见底,上级新调拨的产能优先保障老区,分到我们这的份额…杯水车薪。”
陈朝阳眉头微蹙,手指敲着桌面:“缺口具体多大?影响多少亩?”
“根据各乡汇总的需求,铁制农具缺口至少三千件,直接影响近五分之一春耕田的翻耕效率。”许明远点出关键数据,“如果全靠木制工具替代,效率低三成不止,会严重拖慢进度,错过农时。”
“这是个硬骨头…”陈朝阳沉吟,目光锐利,“种子和肥料呢?”
“种子储备勉强够,但部分品种需要调剂。肥料是大问题,农家肥收集不足,恐怕只能优先保障高产示范田和军属烈属的地块。”许明远翻开草案另一页,
“不过地委支援我们的那一批200吨回收的钢铁废料和零件已经运输到了南口机械厂。”
陈朝阳眼神一亮:“终于到了,说说看都是些个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