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章又起波澜(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
第 100章又起波澜(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 (第2/2页)张根清闻声赶来。
“怎么了,小魏同志?”
说着小姑娘把手中的钞票递给了张根清,并说明自己的怀疑!
张根清接过那两张票子仔细端详,这位经验更加丰富些,只消手指一捻纸张的厚度,再对着光一照水印的轮廓,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捏着那两张纸币,语气凝重而肯定:“假的。这是假钞。”
老农一听,双腿一软差点瘫倒,情绪十分着急“咋子可能,俺咋就收了假钞啊,这可咋办呐。”
旁边另一个同样等着买东西的老汉凑过来,压低了嗓门,带着同病相怜的愤懑:“老哥,你也摊上了?俺们村王老五更倒霉!
收了三张这样的‘新票子’,纸薄得跟糊窗户似的,颜色也发飘,拿到这供销社来,人家直接说不收!是假的!他婆娘在家哭得差点背过气去了,说是他半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
“假的?”老农如遭雷击,整个人都佝偻下去,喃喃自语,“假的…俺的杏子…白瞎了……”
陈朝阳全程旁观,是越听眉头越紧,心也一点点沉下去。
“假币”两个字,如同两根淬了冰的毒针,狠狠扎进他的耳膜,直刺心底。
新币推行才多久?脚跟尚未立稳,这阴毒的鬼影就迫不及待地冒出来了?这绝非偶然!?
他立刻拨开前面的人,几步跨到柜台前,脸上带着一种沉稳而令人安心的力量。
“大爷,别慌。”他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他目光转向张根清和小魏,“同志,把那两张票子给我看看。”
张根清和小魏立刻认出了这位常在基层走动的书记,赶紧将假币递上。
陈朝阳接过,指尖传来的触感立刻印证了最坏的猜想——纸张明显轻薄绵软,全然没有真币那种特有的挺括韧劲。
他不动声色地将钞票举高,对着供销社窗户透进来的光线。
第一套新币,“长耕地”图案(1948年版)。真币的线条刚劲有力,油墨厚重饱满,农人扶犁的手臂肌肉贲张,力量感几乎要透纸而出。
拉犁驴车的车轮辐条,十六根,根根分明,透着铸铁般的冷硬质感。
水印处,“壹仠圓”的数字轮廓虽略显模糊,却稳定而内敛,是纸张本身的灵魂印记。
而手中这两张呢?
陈朝阳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瞬间捕捉到了那细微却致命的差异:农人手臂的线条显得软塌无力;
最关键的破绽在车轮!他看得分明——真币车轮有十六根笔直的辐条,而这张假票,辐条稀稀拉拉,赫然少了两根!
水印更是模糊,“壹仠圓”的轮廓晕染得像一张哭花了的脸。
一股冰冷的怒意在胸腔里翻涌。这造假者心思歹毒,手艺却还欠着火候。
可偏偏是这种半吊子的假货,在闭塞的乡村集市上,足以轻易骗走像眼前老农这样辛劳一年、指望着卖点山货换油盐的贫苦百姓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