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章 改建番号
第 156章 改建番号 (第1/2页)“书记!我明白了!”许明远合上报表,挺直腰板,声音铿锵有力,“薯类保粮与制酒精并重,棉花则兵分两路,一路保战士温暖,一路保军工命脉!
数据清晰,用途明确!
我许明远向您保证,一定把这份沉甸甸的秋收,一丝不苟地变成支撑咱们前进的力量!变成您规划中那盘大棋的坚实后盾!”
陈朝阳看着许明远眼中燃烧的斗志,再次开口:“明远同志,辛苦!抓紧去办!时间,站在我们这边,但也不会等我们太久!
昌平这十万亩棉田和六十六万亩薯地打下的基础,就是我们面对未来风浪的底气!去吧!”
许明远重重点头,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办公室。
昌平城外,秋阳高悬,泼洒在开阔的演兵场上。
震天的喊杀声撕裂空气,数千战士方阵动作齐整划一。
刺刀突刺,刃尖凝着一点刺目的白光,寒凛凛逼人。
这里是昌平下辖的其中一所训练场!
汗,早已浸透他们粗布褂子的后背,在深秋的日头下洇开大片深色印记,又被蒸腾起缕缕白气。
原昌平卫戍团的番号,得卫戍司令部罗重文的批示正式下来,改建为昌平独立加强团,下辖3000人,不足人数由民兵武装补充编制!
陈朝阳立于黄土垒就的检阅台,身形如松。
他目光沉凝,扫过方阵:一张张年轻却风霜磨砺的面孔,土黄军装下贲张虬结的筋肉,以及那一双双燃烧着、纯粹到近乎滚烫的眼眸。
他的嘴角,不易察觉的向上弯去,仿佛被这磅礴的生命力灼烫。
民兵与独立团战士同训,刺杀术之外,更已开始操练我军最根本的“三三制”协同战法。
陈朝阳的目光,此刻却钉在了一个特殊的方阵上——特种作战连。
这是从全团(含民兵)尖子中淬炼出的利刃,连长张海,挂副营职衔,直属于陈朝阳本人,受军管会辖制。
“好!”一声沉喝,带着金属撞击般的质感,穿透呼喝,“收队!”
口令如浪传递,战士们收枪肃立,胸膛剧烈起伏,粗重的鼻息蒸腾着蓬勃的热浪。
陈朝阳大步踏下检阅台,军靴砸在夯实的黄土地上,闷响沉沉。
他行至前列,随手在一名年轻民兵肩头重重一拍,掌下肌肉硬如磐石。
全连二百七十五人,一个整编步兵营的架子,尽是十八至三十岁的精壮汉子。
“练得不错!”陈朝阳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砸进每个耳朵,“有股子杀敌的劲儿!”
队伍里响起一片压抑着兴奋的低吼。陈朝阳的目光却越过这些滚烫的躯体,投向远处。
一排排新砌的砖瓦宿舍,沉默地排列着。窗户窄小,门扉紧闭。虽是新筑,却因缺了钢筋的骨架,在秋日晴空下,只如一只只蹲伏的、寂寥的方盒子。
“散了!”陈朝阳挥手,“填饱肚子!”
战士们轰然应诺,说笑着散向宿舍区。
陈朝阳却未移步,背手伫立在宿舍区边缘,缓缓踱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