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4章 全线修整(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
第 374章 全线修整(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 (第2/2页)“部队打得太苦了。西线的同志需要休整,东线的兵团更是伤亡惨重,急需补充。
我们的粮食、弹药,尤其是炮弹,几乎打空了。
缴获组建的汽车团损失大半,美国人的飞机像蝗虫一样盯着我们的运输线。”
他环视着在场的副司令员、参谋长等人,目光锐利:“你们说,我们现在这副样子,像是一支能立刻继续南进,直捣汉城,甚至把美国人赶下海的样子吗?”
副司令员接口道,语气严肃:“司令员说的是。
部队极度疲劳,减员严重。
很多连队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还能战斗。
后勤是最大的短板,强行南进,一旦补给跟不上,部队有被困在南面,被敌人反击吃掉的危险。”
另一副司令员负责后勤,他的脸色最为凝重:“粮食最多只能维持一周的低强度作战。
炮弹,尤其是重炮弹,储备见底。
新的补给从国内运上来,需要时间,还要冒着敌人空中封锁的巨大风险。
现在继续进攻,等于让战士们赤手空拳去撞敌人的钢铁堡垒。”
参谋长指着地图上的仁川和元山港:
“还有一个隐患。敌人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我们主力一旦深入南方,侧后漫长的海岸线完全暴露。
如果敌人再次搞一次‘仁川登陆’,截断我们的退路,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这冷酷而现实的判断,志司的决心迅速形成,并化作电波,传向整个志愿军战线:
“西线各军:于当前三八战线转入防御,构筑坚固工事,就地休整补充。严密监视敌军动向,防敌反扑。”
“第九兵团:继续执行东海岸守备与休整任务。”
“全军:暂停大规模进攻行动。利用战斗间隙,全力补充兵员、粮弹、被服,救治伤员,恢复战力。
下一步行动,待命!”
这道“停止于三八线”的命令,对于志司而言,是基于军事现实、无比清醒和负责任的决定。
然而,当志司这份决定“停止于三八线”的电文被译出,送至搬进平壤领袖官邸的金成柱而言,引发的却是一场足以掀翻屋顶、混合着震惊、愤怒与极度失望的雷霆震怒。
连日来,雪片般飞来的捷报,平壤光复,元山、谷山、伊川,金城、黄州等二十多座县城的收复,与敌军溃不成军!
早已将官邸内的气氛推向狂热的顶点。
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人民军与志愿军的红色箭头势不可挡地向南推进,仿佛一股无可抗拒的历史洪流,即将涤净整个半岛。
胜利的烈酒彻底冲昏了包括金成柱在内几乎所有北朝高层官员的大脑。
他们沉浸在“统一在望”的巨大喜悦和兴奋中,所有的思维都已被“前进,前进,不停顿地前进!”所占据。
至于马修·李奇微的上任,已然被其视为美军临阵换将、指挥体系混乱的又一明证,一个无足轻重的插曲,根本无法与“敌人总崩溃”这个“确凿无疑”的事实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