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组建步坦协同防空一体化部队(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
第381章 组建步坦协同防空一体化部队(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 (第1/2页)所有分析都基于当前可见的事实和合理的军事推断,既支持了休整决策,
又提出了极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建议,完美地诠释了一个极具洞察力的前线指挥员。
思索片刻,陈朝阳再次开口,关于如何反制的建议:
“诸位首长,关于休整期间如何应对敌之可能变化,职部认为,我全军短期内难以在技术装备上全面赶超敌军。
在军炮兵建设与运用,不应单纯追求数量增加,更应采取‘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关键铁拳’的策略,以点为突破,带动全局。
具体建议如下:
1.组建师属“战场感知与电子对抗”突击队。
从全军紧急抽调懂无线电、或俘虏的雷达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机灵战士,配属最好的缴获通讯侦听设备、测向仪和干扰器(如SCR-536改),组成数个精干小队。
其任务,专司监听敌军地面部队调动通讯、破译简单密码或利用其通讯纪律差的特点、模仿敌军频道发布假命令、在关键战役时对敌前沿通讯实施短时强力阻塞干扰。
根本目标,不求全面电子压制,只求在关键时间、关键地点,如我军发起进攻或撤退时,让敌人变成“聋子”和“瞎子”几分钟,为我军创造战机或规避炮火。
2.建立“炮兵团属反炮兵雷达”小组。
目前我军大部虽无真正雷达,但可充分利用双耳听觉灵敏的老兵和炮队镜,结合严密的数学计算和通讯网络,建立高效“人工声音,光学校射系统”。
专门负责监听和观测敌军炮口闪光、炮弹呼啸声,快速三角定位敌军暴露的炮兵阵地。
目标在于,力争在敌军炮击我前沿阵地后的极短时间内,我反击炮火就能覆盖其炮位。
以此削弱敌最大的地面火力优势,保护我步兵。
此为“技术不足,战术与人力弥补”的典范。
3.强化“高炮,防空机枪排”的多功能应用。
将缴获高射武器的战术应用手册下发到连排级,开展强化训练。
不仅是防空,更要精通平射打步兵集群、打轻型装甲车、打土木工事。
让每个高炮单位都成为可随时支援地面战斗的“直射火力堡垒”。
将有限的防空火力效能最大化,在防御战中形成绵密的近距火力网,在进攻中为步兵提供伴随的直瞄重火力支援。”
三点说完,陈朝阳顿了顿继续总结:“若能在以上几个‘点’上取得突破,形成制度化、
可推广的战法,我军的整体战斗力,尤其是在应对敌技术优势时的反击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此乃‘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以战术创新弥补装备劣势的有效途径。”
“而我部,二次战役至东线战事暂歇,于下碣隅里战场清扫间隙,结合连日作战得失,尤其目睹我步兵兄弟部队,于敌密集火网下攻坚之艰险,缴获敌大量技术装备之效能,深感我军欲应对未来更为复杂、机动之战局,非固守旧制可竟全功。
从惠山奇袭,到雪松坡夜袭,至下碣隅里突袭幸赖全师将士用命,缴获颇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