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叮嘱
第413章 叮嘱 (第2/2页)他飞快地抬起粗糙的手掌,借着抹去脸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的动作,狠狠地揩了一下眼角。
旁边的刘海伟则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像是要借此压下胸腔里的堵闷。
他低下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紧紧闭了一下,再睁开时,努力想恢复平日的沉稳,但那眼底的水光和无法聚焦的视线,却显露出他内心的波澜。
他知道,战场无情,炮弹不长眼,这一别之后,天南地北,烽火连天,是否还能再见这位亦师亦友的老首长,谁又能说得准?
就连陈二牛,也死死咬住了自己的嘴唇,把头埋得很低,拳头攥得咯咯作响,肩膀微微耸动,硬是没让一丝哽咽溢出喉咙。
赵鹏则悄悄转过身,背对着众人,假装调整电台天线,肩膀却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两下。
没有哭声,只有压抑的呼吸声和偶尔抑制不住的吸鼻子的声音。
但这种无声、克制的悲痛,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能体现军人之间那种深沉、不轻易表露却坚如磐石的情感。
他们都清楚,陈朝阳这一走,这支刚刚凝聚起魂魄的“铁牛师”,就真的失去了它最核心的灵魂。
未来的路,让他们此刻陷入一阵迷茫……
陈朝阳的目光越过几位干部,望向公路上那些正在短暂休息、不时好奇望过来的年轻战士们。
他们中的许多人,脸上还带着稚气,军装穿在身上甚至显得有些宽大。
他的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充满了长辈般的关切:“还有几句话,你们一定要记住,替我,也替你们自己,照顾好咱们的兵。”
“看看他们,”他指着那些年轻的战士,“好多娃娃,才十七八岁,十八九岁,跟我当年刚参加革命时差不多大。
离乡背井,跑到这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来打仗,不容易。”
他转向主管后勤的干部许继伟同志,特别叮嘱道:
“继伟同志生活上,吃的方面,缴获的罐头、营养品,不要光囤着,要定时定量发下去,许多年轻战士还在长身体,特别是身体弱的、受伤初愈的,要额外关照。
炊事班要想法子把伙食弄热乎点,哪怕是一口热汤,也能暖身子更暖心。
不能让战士们总是啃冻得硬邦邦的土豆!”
“穿的用的,防寒检查要天天做!
手套、袜子、棉鞋湿了破了,要督促及时更换,缴获的美军睡袋、大衣,要合理分配使用,别让战士晚上冻着。
冻伤了的,要第一时间处理,决不能拖!”
“各连指导员、排长要心里有本账,哪个战士病了,哪个情绪不高了,要多问问,多看看。
这些小同志,有时候想家了,或者害怕了,不会说出来,就得靠咱们干部眼睛亮一点,心细一点,多去聊聊,多关心关心。”
他此刻的声音只有真挚的情感:“我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严格的训练、铁的纪律不能丢,但该有的关怀,一点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