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惊天密信,王妃的托付
第十七章 惊天密信,王妃的托付 (第1/2页)黑风口处,那股血腥味仍未消散殆尽。
朱岩手持那方沉重的征北大将军印,感受着铜印传来的冰冷触感,内心却如烈火般炽热。
他缓缓展开那封伪造的密信,目光掠过上面模仿某位朝臣笔迹书写的字句,以及那个独属于道衍和尚的朱砂标记。
这东西比李景隆的帅印更为棘手,却也比帅印更具价值。
它恰似一把双刃剑。
若运用得当,可离间南军,使盛庸与李景隆之间产生难以弥合的裂痕,甚至引发内斗。
若运用不当,一旦被人发觉这是燕王府的阴谋,那么燕军在道义上将会彻底陷入被动,被天下人斥为不择手段的奸邪之徒。
“将军,所有财物皆已装车,俘虏也已捆绑妥当,接下来如何行事?”
谭渊的声音将朱岩从思绪中拉回现实。
朱岩小心翼翼地将密信和帅印收入怀中,目光恢复了清明。
“所有金银财宝,全部分予弟兄们,我分文不取。”
此言一出,周围的士兵皆愣住了,旋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打了胜仗还能分得如此多的钱财,跟随这样的将军,谁会不尽力效命?
朱岩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极为严肃:“但是!这些财物,谁都不准私自带回北平城。”
“我会安排人手,将这些财物送至你们各自家中,交予你们的父母妻儿。”
“我奔雷营的士兵,要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但绝不能因这些黄白之物,坏了军纪,乱了军心!”
士兵们先是一愣,旋即愈发敬服。
将军不仅让他们得以发财,还替他们周全地考虑好了后路,如此体恤下属,前所未闻!
“愿为将军效死!”
这一次的吼声,发自内心深处。
朱岩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下令:“留下五十人看守俘虏和车辆,其余人,随我即刻返回北平,我们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当朱岩率领四百余骑兵,带着大胜的气势回到北平城时,已是次日黄昏。
他既未去参加庆功宴,也未回府邸,而是径直求见王妃徐氏。
燕王府,书房之内。
徐氏屏退了所有下人,仅留下心腹马和。
她看着朱岩呈上的那方铜印,以及那些记录着李景隆与朝臣往来的信件,凤眸之中,涌动着波澜。
“好,好一个朱岩,你又一次令本宫刮目相看。”
徐氏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夺取帅印、截断敌军归路,这功劳比在黑风口斩杀千百个敌人还要大!
“这皆是王妃运筹帷幄之功,末将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朱岩不卑不亢地说道。
他深知,越是功劳卓著,越要保持谦逊。
“你很好。”
徐氏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旋即话锋一转:“除了这些,还有何事?”
她极为聪慧,仅看朱岩的神情,便知晓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未曾拿出。
朱岩这才从怀中取出那封伪造的密信,双手恭敬地奉上:“王妃请看,这是末将在李景隆帅车暗格中发现的,似乎事关重大。”
他并未点明这是伪造的,也未提及道衍和尚。
此事由他一个武将捅出,与由王妃自行发现,性质截然不同。
徐氏接过信,只看了一眼那个朱砂标记,握着信纸的手便微微一紧。
她拆开信,一目十行地看完,整个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马和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许久,徐氏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她并未看向朱岩,而是将信纸凑近烛火。
呼。火苗舔舐着纸张,很快将其化为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这封信,你未曾给第三人看过?”徐氏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回王妃,此等关系两军气运之物,末将不敢擅自做主,发现后便立刻封存,只呈予王妃一人。”朱岩垂首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