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薛宝钗奇异,王熙凤懊悔
第三十七章 薛宝钗奇异,王熙凤懊悔 (第1/2页)贾母虽然心中忧虑畏惧,但是此时却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恭恭敬敬,谨声道:“臣妇贾史氏领旨谢恩,日后定当教导子孙,恪守本分。”
“臣贾珍罪该万死。”贾珍浑身颤抖,五脏六腑仿佛都搅在一起,跪在地上向天使请罪。
而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等,均是面色如土,有口难言。
面对圣旨,这些在内宅中翻云覆雨的夫人,此时都是大气不敢出,只有乖乖听命。
皇权之下,皆为蝼蚁。
这一切,也被躲在屏风后的宝钗看到了。
深深地无力感在宝姑娘心中蔓延开来。
她心想:贾府纵然昔日辉煌无比,但如今子弟多是不成器之人,而今更是惹得这等大祸。
薛家若是和贾家捆绑一起,未来还会一损俱损。
但我又只是女儿之身,哥哥也是这般不成器,纵想有所作为,又能如何?
宝钗暗自神伤,光滑如玉的清额,也皱成了川字。
“圣上还有一口谕!”
而正当众人以为此事已了,裘安良却又高声呼喊,让众人心中再度惴惴不安。
贾母等人赶紧重新跪好,宝钗她们也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多出一声。
“圣上口谕!闻贾代儒孙贾瑞,为祖出头,孝义可嘉,特此嘉奖,赐如意一对,玉璧一双,以彰其孝义之行!
并赐孝义牌匾,准其悬挂于家门之上,以显其纯笃之德。
且特选擢升其为太学国子监监生,予其进学修业之机。
钦此!”
裘安良抑扬顿挫,传达了建新皇帝对贾瑞的种种恩赏,尔后微笑道:
“让贾瑞来接旨吧!皇上虽然严惩不贷,但依旧慧眼识才,可见你们贾门,纵使有不肖子孙,亦不乏俊才。”
此话罢了,旁边的太监捧出如意玉璧,亦端上孝义牌匾。
这便是皇帝赐予的恩赏。
“啊!”
如果说刚刚是一声炸雷在众人心中炸开。
那此时就是地动山摇,更让贾府诸人瞠目结舌。
“贾瑞......”
“居然得到了皇帝赐予的如意玉璧和孝义牌匾。”
“还能在国子监读书。”
“不是在做梦吧?”
贾母惊呆了。
邢夫人,王夫人面面相觑。
王熙凤更是呆若木鸡,感觉到脑海中火焰在爆发。
那个十数天前,还对自己纠缠不休,轻薄自己的浪荡子。
那个前天,还要被自己发配到山庄的微末子弟。
如今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太学生,还得到了皇帝御赐的圣物。
王熙凤感觉到世界在自己面前,好像颠倒过来,让她难以置信。
“哎呀!”
屏风后的李纨小声惊呼,又猛然捂住自己的嘴。
贾探春等人也是满脸惊愕,不久前,王熙凤和贾宝玉还谈笑风生谈起贾瑞种种不堪,在她们心中,贾瑞就是个类似薛蟠的纨绔子弟。
结果现在,他居然获得如此殊荣。
薛宝钗美眸瞪大,秀眉微蹙,平日端庄稳重的神态,也是瞬间失态,按捺不住心中的震惊。
她之前从没听过这个贾瑞有何特别之处。
但今天发生的一切,却让贾瑞这个名字,永远刻在了薛宝钗心上。
这些赏赐中,前两个暂且不说,但那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却是无比珍贵,令有识之士都会为之眼红。
毕竟国朝首重科举出身,今上更是重视儒生,勋贵子弟多有想以科甲出身,却终身难得其门者。
贾瑞一旁支子弟,居然获此机遇,如果他日后学有所成,中进士,点翰林,那前程岂是不可限量。
果然,在裘安良宣读完后,已经面如死灰的贾珍,突然癫狂嘶吼道:
“公公,这是怎么回事,圣上会不会被蒙蔽,而至于如此封赏。”
“贾瑞他不配呀!”
此话一说,别说裘安良面色一沉,贾母都是勃然变色怒目而视。
这珍哥儿是疯了吗?居然质疑圣上!
“贾珍!”裘安良怒喝一声,厉色道:“尔好大的胆子,心中可有圣上,你若再敢胡言,咱家会禀明圣上从重论处,让他老人家严惩不贷。”
“不敢!不敢!”
“臣罪该万死!”
贾珍瞬间反应过来,忙像捣蒜一般跪倒在地,冷汗如豆粒般滚落。
他现在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刚刚自己是猪油蒙了心,居然连这等话都敢当面说出口。
裘安良懒得跟贾珍这等人计较,他只是把贾珍的言论记在心里,随后对贾母温和道:
“贾瑞在何处?”
“这,容我派人去找。”
贾母正要吩咐婆子去找贾瑞,外面便有个锦衣卫小步跑上前来,凑在裘安良耳边说了几句。
裘安良点点头,高声道:
“宣贾瑞进堂接旨。”
好像时间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荣僖堂的前门。
如探照灯般聚焦,如利刃般锐利,如火炬般炽热,如寒星般冷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