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文官的局限
第四十五章 文官的局限 (第2/2页)“哎,你这老货棋力大涨,我可要输了。”
夏先生哈哈大笑,将白子落下,感慨道:“今上雄心勃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东事即使棘手,我却并不担忧,只要圣人振作精神,锐意振作朝纲,区区跳梁小丑,无非疥癣之疾。”
“那自然如此,他日陛下成就大业,夏公公自然大用,我全家上下,到时候还要多仰仗您提携。”宋克兴也是善于逢迎,赶忙送上了一番美言。
他们二人虽然精通权谋,但总归是儒生出身,对于兵事不甚精通,所以只认为当今的问题是朝堂不稳。
只要建新帝独揽大权,改革弊政,削弱勋贵势力,再派出十万大军北上平叛,也不管装备优劣,后勤能否保障,兵心是否可用,区区东奴,必然手到擒来。
这也是文官集团的局限性,认为只要遵循古训,按圣贤书行事,那么天下事自然迎刃而解。
正当二人谈笑之时,冷子兴却适时出现,把贾瑞写的《说岳演义》书稿,递给夏先生。
夏先生已然听说贾瑞要写演义小说,笑道:“这贾公子倒是多才多艺,不仅医术精湛,居然还能写演义小说,那我倒要好好拜读一番。”
宋克兴倒是皱眉道:“演义话本小说,终究是小道,我们倒应该多劝他用心进学,这才是正途。”
“且......”
不过此时宋克兴的话语,却没得到夏先生的回应,
他此时目光专注,双眸放光,紧紧盯着手中的书稿,快速翻动。
宋克兴有些诧异,好奇凑过来,跟夏先生一起阅读。
文字如磁石,迷醉多少人,好像有一种魔力会引人入胜,宋克兴在一旁,也是看得入神,紧紧盯着书稿内容,不敢有丝毫分神。
因为贾瑞一开头,就是写女真铁骑踏破黄河北岸,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接着便是汴梁城内,徽宗醉心书画古玩,一味享乐。
钦宗则是有心救国,虽有中兴抱负,但是却因为太上皇宋徽宗的挟制,难以有所作为。
其中还夹杂着大量对北宋文武百官心理状态的细腻刻画,好像几百年前那一场国难,此时已重现眼前。
而正当文武百官惊慌失措,皇帝六神无主,少年岳飞却毅然从军,随后崭露头角,斩杀了敌酋首级。
只可惜宋徽宗及童贯高俅等奸臣,居然屈膝求和,还同意把太原、河间、中山等三郡于金。
最后导致岳飞的义军被解散,一代英雄没得到任何封赏,只能黯然回乡。
这类小说写法,跟当时的演义风格截然不同。
很多同时代的演义小说,要不先写神话,或者先写无关的前程往事,要不就是毫无趣味的平铺直叙。
除了三国,水浒稍微有点人物刻画外,其它许多演义小说,几乎都是流水账,读起来毫无意思。
说岳演义却有着后世网文的节奏和爽感,且人物塑造又极为切合今天大周的时事。
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多方面对比,岳飞的壮志难酬,当时主战派大臣,身负家国重任,却被奸臣百般阻挠打压。
这类隐射描写,对夏,宋两个仕途不顺,却醉心于建功立业的儒家文人来说,十分新颖震撼。
他们聚精会神阅读着,迫不及待翻动着书稿,等看完最后一页,才惊觉已然是最后一页。
“就完了?”宋克兴意犹未尽,突然叫道。
他还没看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