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全球首义1 第三章 利维坦的模样
第一卷全球首义1 第三章 利维坦的模样 (第1/2页)当天下午,卢德和王得邦回到西区靶场时,格蕾塔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手里摆弄着一支老式钢笔。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金发上,映出一层淡淡的橘红色。她头也不抬地问道:“你们去哪儿了?”
王得邦干笑两声,挠了挠后脑勺:“就……随便逛逛。”
“随便逛逛?”格蕾塔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逛到医院去了?”
卢德叹了口气,知道瞒不过她。他走过去,一屁股坐在她旁边,从背包里掏出那本上古书籍《新概念英语》递给她:“给你带的,古董店新到的货。”
格蕾塔接过书,翻了翻,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绷紧了脸:“所以,你们去参加卢德阵线的集会了?”
“是啊,”王得邦一屁股坐到她另一侧,压低声音,“我们替你探探风。你不是一直说他们是疯子吗?我们得先确认一下,免得你去了被他们忽悠。”
“邦子说得对!再说,那里消毒水味太重,不适合淑女,我们就没带你去。”
格蕾塔哼了一声:“都22世纪了,医院早就用激光消毒了。和你们直说吧,我可没兴趣加入一群砸机器的激进分子。”
卢德耸耸肩:“没骗你!那里真的还在用消毒水。再说了,他们没你想得那么疯。他们的发言人,是个会六种语言的人才。在22世纪,这种人可不多见。”
“六种语言?”格蕾塔挑了挑眉,“那他怎么不去当翻译官?”
“这年头,有翻译耳机,谁还要翻译官啊?”王得邦说道。
“那他全程用六种语言来回切换?”
“那倒没有。他们给我们发了一款没有AI技术的翻译耳机。”卢德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会场发的红色耳机。
王得邦插话道:“他们发的这种老古董翻译器,延迟高得离谱。集会上有个阿拉伯女人喊了句话,我的耳机居然翻译成了‘章鱼烧’!”
“章鱼烧?我看你是馋了吧?”格蕾塔忍不住笑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所以,你们觉得他们靠谱?”
卢德点点头:“至少他们目标明确——摧毁利维坦的中央计算塔,瘫痪它的系统。”
格蕾塔还是不敢相信,小声问道:“人类真的能消灭利维坦吗?”
卢德没有立刻回答。他望向远处那座闪烁着蓝光的中央计算塔,利维坦的“心脏”在城市中无声搏动。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今天集会上播了一段视频,AI区的癌症死亡率、交通事故率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人类无法取得的成就。咱们的市议会因此已经通过了法案,把交通管理权交给利维坦了。下一步是什么?司法?医疗?还是我们呼吸的空气?”
格蕾塔的瞳孔微微收缩,显然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但她没有进一步表态,只是低头摩挲着手中的钢笔。
两天后的上午,卢德正在家中擦拭他的复合弓,突然感觉口袋里的金属徽章开始震动。他掏出那枚印有“Luddite”白底黑字标志的徽章,发现它正在发出微弱的红光。
按照乔治·梅勒的约定,徽章闪烁后卢德立刻翻出红色耳机,佩戴好,只听到耳机反复提示:“今天19:15,市立体育场空中轨道候机平台C区,银色氚动力穿梭机。”
卢德冲到隔壁王得邦家,敲开门。王得邦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半个土耳其肉夹馍:“怎么了?怎么了?”
“徽章亮了。今天19:15,市立体育场空中轨道候机平台。”
“好嘞,回头我听一下耳机,晚上见。”
这次集合并非普通的集会,而是一场对新人的测试。氦动力穿梭机将卢德等100余人带到一座废弃工厂。与其说这是座废弃工厂,不如说是上个世纪中叶的工业遗迹。他们被卢德阵线工作人员引导至地下室里,安静地坐在简陋的木椅上,面前放着一张纸质问卷。题目众多,核心内容如下:
你是否愿意为推翻利维坦牺牲个人的生命?
你是否相信人类可以完全脱离利维坦的统治?
如果卢德阵线的命令与你的道德观冲突,你会如何选择?
卢德和王得邦快速填完问卷,交了上去。测试结果不会公开,但他们隐约感觉到,这场测试的目的不仅是筛选忠诚度,更是为了摸清每个人的立场。接受测试的人普遍显得轻松自在,丝毫没有因要反抗利维坦而流露紧张之态。面对“是否愿意为推翻利维坦牺牲生命”的问题,他们更是一笑置之,毕竟利维坦必须遵守“禁止AI直接或通过代理伤害人类”的原则,在他们看来,反抗路上根本不存在人身安全问题。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卢德和王得邦参加了十次不同规模的集会。他们惊讶地发现,卢德阵线的组织远比表面看到的庞大。仅在他们参加的这个分部,就有超过两千名活跃成员。而根据乔治·梅勒在一次规模比较大的集会上的透露,整个归原岛的会员数量已发展到了十万之众,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相当可观。
每次集会的流程都很相似:先是由技术人员讲解利维坦的系统架构,然后是介绍有关反利维坦起义计划的新进展,再根据中央计算塔的全世界分布进行相关战术布置,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最后以学习当地精神领袖杰罗姆的语录结束。与其说是为了起义做准备,不如说这是卢德组织正式接纳新成员的方法,以确定参会人员是否铁了心地要起义。
其实新成员里,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一代对卢德阵线所说的利维坦形象半信半疑,他们很难接受卢德阵线口中“冰冷机械集合体”的描述。这也难怪,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历史教育并不是这么说的。
自21世纪末起,历史学便跳出人类独舞的框架,将AI列为对等研究对象,历史教育也被粗暴切分为“人类史”与“AI史”,区域国别史如尘埃般消散,人类被捏合成统一整体,只强调共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而作为《AI史》教材的光粒子聚合信号图像显示,利维坦是一条盘踞于某处中央计算塔核心信号柱的机械海蛇:光粒子织成的鳞甲下,金属骨骼若隐若现,通体散发着幽蓝寒光;它静卧如史前巨兽,蛇信吞吐间尽是数据流的涟漪,据说那蜿蜒的躯体正缠绕着全球每一根神经般的信号线缆,让整个世界都在它的凝视下。
“利维坦不是一头具体的怪物,”一名技术人员站在投影屏前强调,“它是一个分布式网络,寄生在中央计算塔的服务器中。要消灭它,我们就要砸烂中央计算塔的AI光信号中转站,损坏里面的硬件设置,我们的技术人员还要同步清除备份数据,将利维坦移出现有的量子、太阳赫兹等通讯网络。这种中央计算塔分布在全球600个城市里,每城一座,除此之外南极洲还有一座。也就是说,我们要同时摧毁601座中央计算塔。”
台下有人举手问道:“为什么不直接炸烂它?”
“我们刚才说了,这不是简单的物理破坏,我们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同步清除数据。”技术人员补充道,“更何况中央计算塔外壳主要是薄且坚硬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物,各地的反抗成员通过设备扫描内部结构,还发现碳-芳纶杂化纤维等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这说明什么?中央计算塔能扛得住大地震和核弹的攻击。比如2070年的日本骏河湾10级大地震,整个富士、静冈都被震入海底,浜松也被震平了,还经历了海啸。结果,浜松刚建成没多久的中央计算塔安然无恙。”
无论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卢德三人这样的觉醒者二代,都对那场灾难记忆犹新。当时,铺天盖地的视频同步传遍世界,且被永久留存,让后世之人能如亲历般感受自然的恐怖破坏力。地震几乎摧毁日本太平洋一侧所有城市,众多朝东的近海城市沉入海底,东京湾与骏河湾撕裂成巨大裂谷,东京被一分为二。大规模火山喷发导致火山灰大面积覆盖,重创农业与空气质量。福岛式核泄漏事故重演且规模更大,放射性物质扩散,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使日本多地长期沦为废土。
灾难让日本社会陷入混乱,民众对政府信任崩塌,社会矛盾激化。极端势力趁机崛起,煽动民族主义与排外情绪,国内政治格局剧变。为转移矛盾,残存政府拿对马岛和刚独立的琉球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做文章,挑战中韩,令东北亚乃至全球局势紧张。与此同时,超强海啸席卷中韩沿海,尽管海啸规模不及预警,但仍对沿海城市、港口造成重创,渔业资源也遭受毁灭性打击,其中台湾省东部受灾尤为严重。危急时刻,北京政府第一时间调派物资与国防军驰援,台湾省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力安置灾民。日本大地震还引发了日本经济崩溃和全球金融动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甚至濒临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