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五七章 赶赴戎机

第二一五七章 赶赴戎机

第二一五七章 赶赴戎机 (第1/2页)

“公投之法”很是阴损,口口声声“全民做主”、字字句句“崇尚自由”,看似全体国民之一致选择,实则却将国家政权摒弃于外,完全无视对方之主权。
  
  民众连个字都不认识,根本不知国家民族为何物,一句看似公允的“少数服从多数”,“全体国民自主之选择”,却是愚昧顶替文明,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当然,朝堂之上这些人杰看的清清楚楚,可底层民众又有几人能有这般见识?
  
  于是乎,当水师花费重金收买各处番邦之势力,鼓吹大唐之强盛、文明,如何爱民如子、如何轻徭薄赋,入唐之后自从“野蛮”归化于“文明”,欣喜若狂的海外蛮夷遂掀起一股“内附”之热潮。
  
  皇天之下、后土之上,谁还不想成为唐人呢?
  
  *****
  
  夜晚,房府灯火通明。
  
  正堂之内,房玄龄夫妇坐在主位,房俊在左、高阳公主在右,一众妻妾、弟妹皆分列于下,萧淑儿则带着侍女、仆从在后宅打点行装、准备行李。
  
  即便是新春佳节、举国欢庆,堂内的气氛却很是凝重。
  
  卢氏眼泪汪汪,说着狠话:“这大唐朝廷上上下下就没有能办事的人了?大过年的非得让我家二郎‘万里赴戎机’,去忠君报国,去上阵杀敌?”
  
  中南大战在即,房俊作为当朝太尉、军机大臣、水师的掌控者,必须坐镇华亭镇指挥作战,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由关中至华亭镇迢迢数千里,且是寒冬之日路途难行,只能马上启程。按照约定苏定方会在二月初一发动战争攻打林邑国都,战报由岘港传递至华亭镇大抵二十天,房俊此刻从长安出发一路兼程,正好可以与战报一起到达……
  
  房玄龄蹙眉,虽然言语依旧温和,但其中训斥之意却隐瞒不住:“妇道人家,何以妄议朝政?咱们房家自入唐以来便功勋赫赫、尽忠职守,爵位、官职非是用来享受权力,而是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中南之战的战略价值无比重要,既然是二郎策划、发起,自当有始有终、力求完美。况且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长居于深宅之内耽于享乐、游手好闲?”
  
  卢氏心中不满,但当着儿女媳妇的面,终究还是忿忿闭嘴,默不吭声。
  
  房俊便握住母亲手掌,温言宽慰道:“母亲放心,虽说长途跋涉辛苦了一些,但只是赶赴华亭镇坐镇指挥而已,并不用上战场。况且,值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孩儿正该砥砺奋进、鞠躬尽瘁,既为了张扬国之羽翼,亦为了个人之功勋、家族之荣耀。”
  
  长久以来,华夏都困囿于“乡土”,将土地视为财产、基业,一代又一代人杰也只是将目光放在这片土地之上。
  
  海贸则彻底打破了传承千年的固有思想,疯狂的财富涌入、强大的文化输出,将会一举扭转所有传统。
  
  陆权与海权之碰撞,强力内卷与疯狂输出的对立,称之为“千年未有之变局”绝不为过。
  
  从水师创立、商船入海的那一刻起,华夏文明已经彻彻底底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房玄龄欣然颔首:“大丈夫志在四方,就该如此!不过你也要谨记‘天下为公’这句话,文武对立也罢、明争暗斗也好,都要限制于一定范围之内,绝不能因私废公,导致盛世大业动荡倾覆,否则你便是千古罪人。”
  
  堂内气氛凝重。
  
  卢氏不满,忍了又忍,终是没忍住,怒叱道:“帝国兴衰浮沉,居然系于我儿一手了?这些年呕心沥血缔造盛世,功绩足以封王的时候没人提,那些阴险小人为了一己私利处处下绊子,若是影响大局就是我儿的错了?”
  
  房玄龄语滞。
  
  按说的确是这么样的道理,可这天底下又有什么时候是可以讲道理了?
  
  他叹口气,道:“莫要胡搅蛮缠,旁人可以不顾大局,但二郎不行,到了他今时今日之权势地位绝对不能行差踏错,否则不仅自身难保,甚至遗罪千秋。”
  
  由古至今,历朝历代,有几个活着的时候被赐封的太尉?
  
  三公之一、人臣之极。
  
  进无可进,但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卢氏不是没见识的,顿时沉默下来。
  
  儿子往昔木讷乖戾、率诞无学之时,她心中忧愁、恨铁不成钢;儿子功盖当代、权势滔天之时,她又满怀担忧、如履薄冰。
  
  儿女都是债啊……
  
  ……
  
  后宅,萧淑儿带着侍女、仆人收拾行装,房俊则直入寝室,看着床榻之上的金胜曼露出笑容。
  
  往昔英姿飒飒的女中豪杰,如今却白色苍白、弱不禁风,躺在床上虚弱无力、容颜憔悴,但精神却很是旺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