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仙朝纪元 > 第一百九十章 土地

第一百九十章 土地

第一百九十章 土地 (第1/2页)

砀郡郡衙
  
  距离康、王两家案发,已经过去四五天,整个砀郡九县,仍被一股肃杀氛围笼罩着。
  
  窦家、康家、王家在砀郡经营多年,宗族势力于郡县地方盘根错节,再加上一个窦家,砀郡郡守衙门几乎轮班倒,审讯两大逆案。
  
  而自窦、康、王三家郡望接连倒台,砀郡郡中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颇是起了一些流言,主要说苏侯贪图三家积累的财货、田地,这才大肆株连。
  
  这股流言,先是起于茶肆、酒楼,而后,向郡中扩散,似有愈演愈烈之势,砀郡九县之内隐隐酝酿着一股潜流。
  
  然而,等到长水、鄢陵二郡郡兵开赴砀郡,以及窦家、康家、王家三家查出的累累罪行大白天下,这股潜流也渐渐消散于无形。
  
  郡衙·书房之中
  
  “将康、王、窦三家财货清点,充入国库,将释放隐户编造图册,丈量土地,为新政授田准备。”苏照此刻换了一身简素长袍,拿着鲁琛呈来的文簿,阅览罢,淡淡说道。
  
  如他所料,康、王、窦家,家资、田亩、财货都是相当可观,仅仅是查抄三家,又给砀郡增加了几十万人口。
  
  这些人口不可能释放出就给予粮田,田权还是苏国官府,只是租赁给百姓,这个时间,也不会短,晏昌已拿出章程,分三年到五年授田,如家有军属,则军属小吏优先分田。
  
  事实上,这一点也是苏照和晏昌有争论的地方,他最近也在一直说服晏昌。
  
  苏照之意,是整平行分置,即土地收归国有,或者说是他有苏一氏,百姓只有耕种之权,并无所有之权,这就从根上杜绝了土地兼并。
  
  反正也不搞工业化,大农场,这种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无疑是理想的儒家社会。
  
  但土地国有化的阻力,比起劫富济贫,难度还要更上一层。
  
  在古代社会架构下,财富之渊源,尽数来自于土地,黔首百姓对土地的情结是难以想象的。
  
  你搞土地国有,秦国说不得,直接军功勋名宅,*****这头猛兽一旦放出,横扫天下。
  
  而在华夏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就是经历了这么一个官田转私田的过程。
  
  而且土地收归有苏一氏,那总要有人管理授田,继承流转诸事,官府代行权力,但官府也是由一个个人来组成,这就是封建官僚主义。
  
  历经数代之后,使用权也能转变成所有权。
  
  “律法禁止土地买卖,是否可行?”苏照又在想这个问题,律法层面禁止土地买卖,直接视土地交易非法,禁止兼并,不能学我铁血大怂,不禁兼并,广兴商贸。
  
  处处流民起义,积贫积弱和清平盛世一体两面。
  
  “臣遵命。”鲁琛领命而退。
  
  “前几天,砀郡有人说孤是抄家之君,可他们又如何知道?这几家家家富可敌国,有哪一个不是搜刮民脂民膏而来!”苏照将手中的册子扔到几案上,对着一旁的晏昌说道。
  
  晏昌道:“君上,此是奸人以流言中伤,君上不必太放在心上。”
  
  苏照淡淡笑了笑,道:“孤何尝放在心上,只是觉得可笑而已,晏卿,继续方才之议题,土地名义上收归国家,只按人丁老幼,授以百姓耕种之权,每十年普查一次人口,每三十年丈量一次土地,同时将一部分田,化为军用之田,按军功授予,严禁土地买卖,三代之内,同样收为国有。”
  
  晏昌沉吟道:“君上,此法一旦大兴,恐惹天下物议沸然,说君上倒行逆施,行井田之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