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九百二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2/2页)临近七月一日,天心城的居民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喜庆。
一百多年前的七月一日,是大齐建立的日子,极为隆重。
往年这个时候,皇帝会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宣布大赦天下,人们会清洁院落,装饰家居,悬挂国旗。
到了这天,不用天心城官员们号召,街道上到处都是盛大表演,摔跤比赛,歌舞比赛,花车巡游、燃放焰火等。
此外飞艇展览,燃放爆竹、烟火,放孔明灯,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除了天心城市民,各地民众也会自发地进行庆祝游行,各地退伍老兵会排练话剧,重现太祖刘招孙当年平定辽东的剧目。
更有剧团会组织刘堪与长公主对决的史实场景,天空中飞翔着巨龙和玄武——当然都是飞艇装扮的····
在纷繁热闹的节目中,在欢歌笑语中,各地民众翩翩起舞,随性演讲,来自东部沿海的精明商人们则忙着叫卖纪念品,各地议员不忘在此时向民众宣讲自己的施政主张·····
~~~~~~~
一个月后,皇帝刘烨率三十多名大臣组成的访问团,乘船启程前往欧洲。
此行计划与不列颠人妥协,希望英国人能给与大齐一大笔无息贷款,用以支撑帝国接下来面临的财政危机。
按照皇帝对外发布的说法,他这次去欧洲,主要是去走亲戚,准确来说是去伦敦见一见他的外公,垂垂老矣的老乔治。
不管如何,两个月后,皇帝一行顺利抵达伦敦,立即受到了伦敦市民的热烈欢迎,英国人用最高最隆重礼仪欢迎这位东方大国的君主。
毕竟这是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不列颠王国的齐国皇帝,虽然皇帝这次来伦敦是向他外公借钱的,然而,无论如何的确意义非凡。
在接下来三个月时间里,刘烨的足迹遍布伦敦、巴黎,苏黎世,斯德哥尔摩等地。
这是改变大齐的三个月。
刘烨率官员在伦敦参观,他看到了英国人的生活全貌。
刘烨的外公垂垂老矣,两百五十斤的身躯深陷在圈椅中,说起话来像一架漏风的钢琴。
齐国皇帝只好和首相詹姆斯交谈。
詹姆斯丝毫不顾及刘烨是老乔治外孙这层关系,开门见山提出了极苛刻的条件。
“伦敦方面希望贵国能给予地方长官更大的权力,包括大不限于立法权,军事防护权、执法权等。”
刘烨愣了好久,脸色有些不悦,随即用流利的英语道:“您是想让大齐四分五裂吗?不,准确来说,是分裂为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国家。”
詹姆斯不卑不亢道:“是的陛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来长期和平。”
不等刘烨开口,英国首相抢问道:“贵国想要和平吗?”
和平的代价是大齐分裂为十几个彼此不相干的部分。
“如果皇帝陛下同意,我国可停止援助虾夷国,同时降低对贵国关税,至少降低一半。”
“大齐需要钱。”
“这个不难,我会号召议会通过一条援助法案,向贵国提供一笔不低于四千亿齐元的低息贷款援助。”
刘烨连忙摇头:“我们不需要齐国货币。”
首相大人连忙向皇帝解释:“我知道,我知道,我刚才说的是,等价于四千亿齐元的援助,可能是黄金,也可能是白银。”
刘烨咬紧嘴唇,忐忑不安道:“低息贷款,利息多少?”
詹姆斯翘起二郎腿,吞下口雪茄,伸出三根手指。
“三厘?”
“不,是30%。”
~~~~~~~
尽管极不情愿,皇帝最终还是接受了和平决议。
皇帝对维持这样一个帝国失去了信心,是的。
曾经那样严苛的法律,对民众敲骨吸髓,恨不能将税收收到了七十年后。
帝国所有这些苛政都是以齐人不怕吃苦,苦尽甘来之类的理由借口。
按照某种理论,齐人现在吃下的苦,将来要欧洲人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按照大齐的宣传风向,一个人生活在大齐,所有的不幸,都能从万里之外的不列颠王国或是法兰西王国找到痕迹,换句话说,坏的,都是外国给大家造成的。
或许这套紧密的机器还能维持帝国继续前行,然而操纵机器的人,终究是累了。
当皇帝对自己所为产生怀疑时,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是像腐肉中的寄生虫那样,终日啃食,直到暴毙?
想不通这些,最后的崩溃便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
刘烨回到天心城。
一切仿佛没变。
又仿佛变了。
按照大齐与不列颠达成的协议,接下来将赋予地方藩镇更大的权力。
刘烨不能与英国人对抗,他没有对抗的资本。
夜深人静时,他只能这样说服自己:
或许这片土地本就不适合大一统,就像盐碱地不能种植五花八门的庄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资源太过集中本不是好事情,放权是明智的。
然而在睡着后,他便梦到了列祖列宗,祖宗们使劲扯住刘烨耳朵,几乎用吼的声调警告这个不肖子。
不要自废武功,不要毁了大齐,
背叛大齐,等你死后,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刘烨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挣脱祖宗们纠缠,气喘吁吁道:
“大齐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只有放开权力,帝国才能长存,哪怕仅仅是帝国精神。”
根据与不列颠谈判内容制定的新法案,很快得到了推广。
很多人对此表示反对,更多人则选择支持皇帝放权。
大国崛起遥遥无期。
皇帝在法案开头这样写道:
“我们不需要一个死气沉沉,贪墨遍地的老大帝国,我们需要一个廉洁正直的政权,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有什么关联,大多时候是没有关联的。”
各藩纷纷自立,帝国进一步分裂。
皇帝下诏允许各藩高度自立,不对各藩事务进行过多干涉。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老乔治向皇帝许诺,只要完成新的改革,不列颠王国和他的盟友们会给帝国更多支持,用以渡过这段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