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结局
第四百九十二章 结局 (第1/2页)墨兰的这次回门,过得相当难看。
梁涵怒气冲冲拂袖而去,几乎是踏碎了盛府门槛。
不过,厅堂里残余的尴尬与冰冷尚未散去,盛紘就已沉声唤来心腹冬荣。
“你即刻去一趟永昌伯府,”盛紘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不必提墨兰如何,更不必提梁六郎无状。只将今日之事,尤其是梁六郎对岳家的轻慢,对盛家体面的践踏,原原本本禀告伯爷与夫人。记住,只述事实,不加议论,语气要恭敬,姿态要放低。”
冬荣心领神会,躬身领命:“是,老爷。小的明白,只陈情,不告状。”
盛紘疲惫地挥挥手,待冬荣退下,他眼中那层被冒犯的怒焰渐渐冷却,沉淀为一种更深的算计。
眼下已然尘埃落定,墨兰更是嫁入梁家,木已成舟,此刻再与梁涵这竖子置气,除了让两家彻底交恶,于盛家百害而无一利。
他盛紘能在官场沉浮多年,靠的便是这份审时度势。
尤其是之前与老太太的一席深谈,老太太点醒了他:墨兰的婚事虽成,但维系与永昌伯夫妇的关系,才是长远之计。
永昌伯在朝中人脉深厚,几个哥儿,特别是长柏,还有即将春闱的长权,未来的前程也少不得需要这些世交勋贵的提携照拂。
他可以给梁涵这个不成器的女婿甩脸子、立规矩,但对亲家公、亲家母,必须把礼数做足,把姿态放对。
这层姻亲关系,得好好经营起来。
……
暮色四合,盛府内院的小厅亮起灯火,一桌简单却不失精致的家宴摆开。
盛紘端坐上首,脸色依旧阴郁如铁,显然近几日里的不顺让他余怒未消,他面前的筷子几乎未动。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在他下首的王大娘子,她眉梢眼角都跳跃着一种难以抑制的轻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布菜的动作都带着几分扬眉吐气的韵律。
“尝尝这新上的糟鹅掌,最是清爽开胃。”她殷勤地将菜夹到盛长柏和海朝云碗中。
盛长柏刚从翰林院赶回,风尘仆仆,官袍都未及更换,海朝云一如既往地温婉沉静,眉宇间带着淡淡的倦意,却丝毫不减其大家闺秀的端庄。
她默默地将一只剥得干净莹润的虾仁放入丈夫碗里,长柏低声询问了几句白日情形,听闻父亲当众怒斥梁涵,他英挺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旋即恢复如常,只沉稳道:“父亲处置得当。”
语气里没有评判,只有对父亲权威的理解和对家族体面必须维护的认同。
“嗤——”
一声清脆的嗤笑打破了席间的沉闷。
如兰扒拉着碗里的饭粒,小嘴翘得老高,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鄙夷:“四姐姐今天那样子,啧啧,浑身上下绫罗绸缎,金钗玉簪插了满头,穿得跟只开屏的锦鸡似的!”
“可惜脸上那粉,厚得风一吹都能掉渣!还有那个梁六姐夫,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上去了,鼻孔看人,活该被爹爹骂得灰头土脸滚蛋!”
她声音清亮,带着少女特有的直率,却也精准地戳破了墨兰强撑的华丽伪装。
坐在她旁边的华兰,气色比前几日倒是好了些,大病初愈的脸上还带着一丝苍白,眼神却逐渐有神起来,似乎,回到家中的这几日里渐渐地有了主心骨。
她用公筷稳稳地夹了一块最嫩的清蒸鲈鱼肚,轻轻放到身旁明兰的碗里,声音不高不低,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与冷峭:“攀龙附凤,原也寻常。只是,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命数去消受。”
“强求来的富贵荣华,不过是镜花水月,看着好看,一碰就碎。”
这些话清清淡淡,却字字珠玑,既是对墨兰不自量力的精准点评,更是对当年林噙霜费尽心机爬上主君床榻旧事的无情鞭挞。
席间众人,谁不明白这弦外之音?
只不过是她作为小辈,有些话不便明说罢了。
明兰安静地垂着眼睫,小口小口吃着姐姐夹来的鱼,动作斯文优雅,仿佛周遭的议论都只是清风过耳。
她咽下口中的食物,才抬起头,声音轻柔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六弟方才使人来回过话了,说今日在书斋用功,晚膳也在那边用,请父亲母亲不必等他,也请兄姐们勿要打扰他温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