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开始
第四百九十六章 开始 (第1/2页)此时,这两位的姿态,自信得近乎倨傲!
他们环视四周,睥睨众生,其目光扫过那些衣着朴素的士子,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
这二人,一个出身袁大娘子显赫的娘家董氏,名为董文昌,一个则是忠勤伯府旁支袁家的子弟,名号袁文显,他们俩“卧龙”、“凤雏”的名号已经在伯府里被下人们认可了。
没办法,你是主子爷,你说是啥就是啥吧。
董、袁二人在各自祖籍之地,仗着家族名望和地方官绅的逢迎,科场之路颇为顺遂,早早得了举人功名,便真以为天下才子不过尔尔,自己乃是文曲星下凡。
此次会试,他们私下里连探花郎的位置都觉委屈了自己,头名状元才是目标,只觉谦虚才说前三。
而就在他们踌躇满志之际,已经在考场外排队的盛长权却是将目光平静地掠过他们,落在了不远处另一处清贵车驾旁的一位青年身上。
那人约莫二十出头,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清俊,眼神沉静内敛,穿着一身半旧的月白色细布襕衫,通身并无华饰,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
他身边只跟着一个老仆,低调得近乎朴素,但盛长权认得他——河南道袁家,袁善见。
袁家,那可是传承了几百年的老牌世家,诗书传家,清贵无比,在前朝臻朝时更是显赫一时。
本朝虽稍显沉寂,尤其在真宗朝时,因奸相李昂势大,袁家为保全族,不得已屈身事贼,虽未沾染血腥,却也做了不少违心之事,清名有损。
当今继位后,袁家当代家主深感愧疚,曾上书自请封闭家族一甲子,禁止子弟参与科举以赎前愆,此事当年轰动汴京,人尽皆知。
眼前这位袁善见,竟是袁家沉寂多年后,唯一破例出仕的子弟。
盛长权曾听申礼提过,此事似有圣意在其中,涉及一桩隐秘往事,个中缘由外人难知,但袁善见能代表袁家复出,其才学与肩负的期望,不言而喻。
这袁善见,是劲敌。
盛长权心知,这贡院龙门之内,卧虎藏龙,绝非董、袁二蠢物所想那般简单。
“吱呀!!”
突然传来一声响音,贡院大门,在庄严肃穆的晨钟声中,轰然开启!
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冰冷尘土、汗液腥气以及无形肃杀之意的风,如同实质般扑面涌出!
“门开了……”
“走吧!”
众人精神一振!
士子们提着沉重的考篮,在衙役们如狼似虎的呼喝和鹰隼般严厉的目光注视下,排成蜿蜒长龙,依次接受着近乎屈辱的严苛搜检。
脱去外袍,解开中衣,散开发髻,连鞋袜都要脱下检查。
带的干粮被掰开揉碎,笔墨纸砚被反复查验,稍有可疑,便是厉声呵斥,甚至当场枷锁加身,驱逐出场!
空气凝重得如同灌了铅,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盛长权排在队伍中,神色自始至终平静如水。
他坦然解开衣襟,散开发髻,任由衙役仔细搜查,动作流畅自然,毫无窘迫与慌乱。
那负责搜检的衙役见他年纪虽轻,但气度沉凝,眼神清正锐利,毫无怯懦闪躲,搜检的动作也不自觉地收敛了粗鲁,变得相对“温和”几分。
搜检完毕,他平静地系好衣带,束好发髻,提起考篮,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汇入那通向命运之门的士子洪流,背影挺直如标枪,手中,依旧紧紧握着明兰给的荷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